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中國南方地區以自然地理劃分而言,主要是指秦嶺—淮河以南地區。秦嶺廣義上指橫亙于中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巨大山脈,狹義上指廣義秦嶺山脈的中段,即位于陜西省中部的一部分,本書所說的秦嶺是指狹義而言。淮河地處中國東部,介于長江和黃河兩大流域之間。秦嶺—淮河一線是中國自然地理南、北方的分界線。此線南北,從古至今,在自然條件、地理風貌以及人文景觀等方面都有明顯的不同。

宋代(960~1279年)歷史上分為北宋和南宋。公元960年趙匡胤在開封(今河南開封)受禪,建立宋朝,978年宋朝統一了幽云十六州以南地區,1127年亡于金,史稱北宋。同年,北宋徽宗之子趙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稱帝,輾轉多年后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統治了秦嶺—淮河以南地區,1279年亡于元,史稱南宋。

兩宋統治時期留下了豐富的物質文化遺存,墓葬就是其中的代表性遺存之一。北宋時期,南、北方墓葬就有著較大的差異。北宋滅亡后,原北宋統治的中原、北方地區淪為金國統治區。南宋與金先后達成了“紹興和議”(1141年)與“隆興和議”(1164年),兩國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分而治之。秦嶺—淮河以南地區發現的南宋墓葬在歷史分期上仍屬于宋代的歷史范疇,以北地區的金代墓葬雖然在風俗上很大程度延續和發展了北宋時期的風格[1],但已超出了宋代的歷史范疇。

本書所說的南方宋墓,不包括浙江省紹興市的南宋六陵。南宋六陵元初被盜掘,破壞殆盡[2],加之考古工作開展較少,因此難以得知其原貌。對南宋帝陵的研究多集中在文獻考證和復原上[3],或是在對元末江浙地區起義首領張士誠之母曹氏墓形制研究的基礎上,對南宋帝陵推測復原[4]。從幾十年考古發現來看,宋代南、北方地區的一般墓葬在葬俗上存在著較大差異,對南方地區普通宋墓的研究更能體現本地區的葬俗特征。

綜上所述,本書的研究對象主要是秦嶺—淮河以南地區報道的宋代普通墓葬。其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就自然地理而言,秦嶺—淮河以南地區是中國自然地理分區的一個整體。

第二,就歷史分期而言,秦嶺—淮河以南地區的宋代歷史體現了兩宋時期不隨朝代而更迭的時代連續性。

第三,就考古發現而言,秦嶺—淮河以南地區的宋代墓葬在墓葬形制與隨葬習俗上與以北地區存在著較大差異。

因此,對秦嶺—淮河以南地區兩宋時期墓葬的研究,能夠在宋代社會連續發展的基礎上,更好地了解宋代南方地區各地葬俗的特點和變遷。

宋代帝王年號起止年月表(公元)

續表


[1] 秦大樹:《宋元明考古》,文物出版社,2004,第208~220頁。

[2] (元)陶宗儀著,王雪玲點校《南村輟耕錄》卷四《發宋陵寢》,點校《四部叢刊三編》影印明成化本,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第42~47頁。

[3] 陳朝云:《南北宋陵》,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第205~222頁。

[4] 秦大樹:《宋元明考古》,文物出版社,2004,第135~137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左市| 云龙县| 忻州市| 长寿区| 壶关县| 榕江县| 乌拉特前旗| 正蓝旗| 岑溪市| 清水县| 九台市| 南康市| 江北区| 普格县| 昌黎县| 土默特右旗| 广水市| 田阳县| 江西省| 弥渡县| 道真| 泸州市| 都兰县| 千阳县| 旬邑县| 宁陵县| 泗水县| 方山县| 会宁县| 广州市| 嘉峪关市| 淳安县| 武平县| 贵溪市| 南澳县| 甘德县| 石首市| 保亭| 贵阳市| 拜泉县| 建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