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戲曲博物館
- 蘇州與懂懂
- 槐姨
- 744字
- 2020-11-25 10:07:33
“蘇州戲曲博物館座落在蘇州平江歷史保護街區中張家巷14號,設有中國昆曲博物館、中國蘇州評彈博物館兩館。館內現藏有昆曲、蘇劇及其他劇種,蘇州評彈及其他曲種等各類文物古籍、珍貴史料三萬余冊?!?
----蘇州戲曲博物館官網的戲博簡介
每一個博物館的資料和展品都是文化的瑰寶,內行人去參觀,是一次探索和研究,我們普通人去參觀,是一次見識和感悟。
原本對昆曲的欣賞僅僅是在聽說杜麗娘的階段,走近看過“昆曲展廳”、“昆曲服飾”、“昆曲樂器”之后,不得不感嘆昆曲的精妙了。
唱腔美,姿態美,詞曲美;看昆曲表演的人,看的是對美的共鳴吧。
會館里面那個超大的古典戲臺更是一絕,建造設計得很精美,戲臺是不能上去的,我就仰著頭一直瞧著,甚至在想上面是不是真的鑲金的。
旁邊悠悠地走來一個老師傅說,這個戲臺有擴音效果!
有被驚訝到!
轉念一想,也是情理之中,戲臺很大,要讓下面的人能聽清詞兒,這戲臺確有玄機。
腦海中想象著表演者在臺上絕美的唱腔,觀眾在下面靜靜地享受著,突然懂了什么叫“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可惜聽說第二天下午才有演出,我們下午就要離開,只能等下次再來!
再走進評彈博物館,就更覺得新鮮了。
第一次知道評彈,是看尹正在節目上學習的時候,聽兩位老師示范:
“義烏風景美如畫…”
其實不放字幕我是聽不懂的,光聽旋律只覺得吳儂軟語,娓娓動聽。
館內各種評彈孤本、歷史資料、評彈實物,還有音像資料,十分全面地展示了評彈的文化和歷史,也讓人真實感受到了評彈藝術的魅力。
評彈表演的地方是一個小臺子,下面一片整齊的座位挨得挺近,像是茶館的擺設。
我摸了摸那小桌子,又找座位坐下,沒有演出的小屋冷清到發呆,想象著時空重疊的話,從前和未來坐在這個位置的人,該是怎樣的心情。
下次一定要打聽好哪天有演出,早早來找個座位占著,聽聽評彈,再泡杯熱茶,愜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