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2020年11月23日
書名: 十五病區手記作者名: 馥瑞太白本章字數: 2221字更新時間: 2020-11-25 11:37:28
2020年11月23日星期一
這兩天降溫,初冬寒意小試牛刀,
沒有讓人措手不及,比老張乖多了。
給張阿姨買了件厚毛衣,粉色,嫩嫩的,手感很好,她喜歡得很。
以前她說過膝蓋不好,給她添了條帶絨的保暖褲,
張阿姨63歲,年紀也不輕了,
可不能因為現在的體力活,落下日后的病根。
所以連保暖襪、各種筒長的襪子都準備了一份。
如果媽媽還在,比她大不了兩歲。
將心比心,我舍不得。
有時候物質比情感更讓人有安全感,不管是張阿姨,還是我們家老張,
比起我的情感,他們顯然跟物質更有共鳴,
可能是因為年紀大了,能掌控的事情越來越少,心中不安,
抓在手里的,才是靠得住的。
尤其是我家老張,人還躺在病床上,對未來就更迷茫了吧。
我的安慰對他,應該只是憑空畫出的大餅子而已,
他的肚子還是餓的。
————
————
這兩天有點忙,很忙很忙。
入冬,家里的夏衣秋衣要洗干凈收起來,
相對,冬衣冬被要拿出來曬曬,準備上場;
鞋子也該理一下。
抽空零零散散干完這些,不覺三天。
魚缸內不足20攝氏度了,魚都沉到了缸底不動。
前段日子我無暇顧及它們,想到的時候才喂點魚食,
一缸子漂漂亮亮的魚養了近兩年,
這兩個月,死得差不多了。
魚缸壁上黃黃臟臟,缸底更不消說。
前幾天晚上回家,給老張煲湯的時候想起喂魚,
順手開了魚燈,
赫然發現所剩無幾的幾條魚身上都有白斑或是黑色創口,
那傷口讓我想起老張左小腿上滿滿一路的傷痕累累,
不禁有些心酸。
雖然魚不像貓狗,可也終歸是個生命。
草菅魚命,不好。
在水里下了些藥,昨夜再看,魚的傷好了很多,
幾分欣慰。
數一數,大個頭的魚還剩六條,
意外的,兩盒小魚仔在兩個月間長大了。
養了水清理了魚缸,換水換藥換過濾棉換細菌屋,
固定加熱棒。
小魚,對不起,不能像以前一樣悉心照顧你們,
但是你們要懂得自力更生的道理,要堅強地活著,
好好看家,等著我帶老張回家。
————
————
接到樓下業主的電話,說我們家外衛漏水。
外面的衛生間是老張專用的,空了兩個多月,
突然漏水的理由不得而知。
沒空在家等人上門修理,直接關了外面的水閥。
老張的車9月就提示要換引擎機油,
現在快12月了,4S店打電話來提醒保養。
今年5月給老張辦過一張保養卡,可用6次,
老張把卡藏了起來,我把車翻遍了也沒找到。
老張得意,對我叫囂:有本事你找出來啊~
嘿!老頭!趕緊交出來,我可沒時間當你的手下敗將。
這兩天真的好忙,醫院的各項檢查,老張的各個治療項目,
為老張買菜做飯磨營養液、洗衣洗毯;
雖然我和老張暫時停止了社會生活,可周圍人的日常還在繼續,
喜喪消息都有,去不了宴席,人情還是要到。
所有各種,都叫人應接不暇。
————
————
老張最新的檢查報告出來了,
小任醫生對老張的鑒定讓我如鯁在喉、如芒在背,
她說老張的腳踝想長好很難,眼下能保證不感染就是勝利。
腳踝長不好就不能負重,所以以后老張應該站不起來了,
站都不行,那下床走路就更是奢望了。
這與我來十五病區的初衷完全相悖。
她說燒傷整形科的主任已經來看過了,
老張的腳踝,植皮手術已經解決不了問題,
需要從身體其他地方移植生長細胞,這個手術比較復雜,
目前本地醫療技術無法完成此水平操作;
日后待老張性命無虞,可以考慮去上海醫治,
眼下,穩定生命體征才是第一位。
我對小任醫生沒有任何意見,但我并不打算聽她的。
拜托了閨蜜抽空來看看老張。
————
————
閨蜜是真正的大忙人,
據說那天接了80多個電話,恨不能扔了手機。
在閨蜜面前我不敢說自己忙,我只說:我也是個有工作的人!
不容置疑的事實,我說得沒底氣。
在閨蜜跟前,總覺得自己矮了半截。
閨蜜答應第二天會來看老張,但是等了一個白天都沒出現,
過了晚飯的點,猶豫再三,發了個微信確認,
黎明的歌是這么唱的:今夜你會不會來。
發問之前第六感告訴我:不會來。
果然,閨蜜說在ICU指揮搶救病人。
需要搶救的,都是危急的人,老張也是從ICU出來的,
那種緊迫感、家屬揪著五臟六腑的痛,我懂。
————
————
第三天,沒抱什么希望,
昨晚連夜搶救的人許是還沒脫離危險,
又或者還有一線生機。
閨蜜說過,做手術的時候很開心,能救人很滿足。
人道主義者總是那么高尚可敬,以及偉大。
隨著時間的推移,心里對老張的隱憂越發擴大,
康復科是獨立在其他治療科室之外的存在,如隱于市的高人,獨來獨往的俠客,
攜康復之一技之長,傲然清冷。
就治療而言,他們不擅長,我也沒想在十五樓治療;
原本我想要的,只是他們擅長的,
但在他們看來,老張還沒準備好。
————
————
陪著老張不知不覺又到傍晚,閨蜜千呼萬喚始出來~
看到那張算不得熟悉卻又非常熟悉的臉,心定了。
在醫院,閨蜜是我領導。
跟到醫生辦公室,領導正向年青的醫生詢問老張的病情,
真可惜,小任醫生不在,
要是領導能向小任醫生說明一番,
日后小任醫生應該不會再說“老爺子現在連生命體征都不穩”
之類的嚇人話了。
一番安排指導,領導回到老張病房通知:下肢手術要提前了。
我看不到口罩下的表情,猜不出情況是否嚴重。
大概三年前,老張說走路的時候小腿疼。
每走五百米左右就到了極限,需要停下休息兩三分鐘。
認識的骨科主任一聽癥狀、拍板定案:
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跛行,蛙泳可緩解大部分病狀。
我自己也是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通過一年蛙泳,患處明顯好轉,
于是帶著老張一起游泳。
老張堅持了兩年多,期間也堅持每天步行八千到一萬步,
效果并不明顯。
9月9號,我帶著老張再次找到相熟的骨科主任,
一番詢問,老張被介紹到閨蜜的血管外科。
確定下肢動脈閉塞后,定下16日手術,
為減免并發癥幾率,閨蜜聯系了老師一起操作,可縮短一半手術時間。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老張15日凌晨突發腦梗,
后來閨蜜心有余悸地說:幸好不是在手術臺上發生的,否則你會恨我一輩子。
總之,老張用自己的倒下給我換了個閨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