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課

認識棋盤、棋子及棋子走法

象棋的棋子共有32個,分為紅和黑兩組,每組各有16個棋子,由下棋的雙方各拿一組棋子。

象棋有7種兵種:

紅方:有1個帥,仕、相、車、馬、炮各2個和5個兵。

黑方:有1個將,士、象、車、馬、炮各2個和5個卒。

棋子的活動是需要控制在一個界限之內的,棋子的這個活動場所叫作“棋盤”。棋盤是一個長方形的平面,在這個平面上有九條平行的豎線和十條平行的橫線相互交錯而組成,這樣就形成了九十個交叉點,這些交叉點就是棋子所放的位置。中間部分的第五、第六條橫線之間的空白地帶被稱為“河界”。

兩端的中間,各有一個正方形的地方,是在兩端第四條到第六條豎線之間的部位,和兩條斜交線構成“米”子格的地方被稱為“九宮”。

整個棋盤用“河界”分為相等的兩部分,為了比賽記錄和學習棋譜方便起見,各種棋譜都是紅方在下面,黑方在上面。

紅方用中文數字一至九表示九條豎線,黑方用阿拉伯數字1至9來表示九條豎線(如圖1)。對弈開始之前,紅黑雙方必須把棋子擺放在規定的位置(如圖2)。

圖1

圖2

棋子的走法

①帥、將:帥和將是棋中的核心,對弈雙方都要竭力保護己方的帥(將),又要竭力爭奪對方的帥(將)。它的活動范圍比較小,只能在“九宮”之內的九個點上活動,可以向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移動,但每次只能走1格,不可斜走(如圖3)。還有一條很重要的規定要牢記,那就是帥和將不準在同一條直線上直接對面,即“明將”。圖3中A點,是“明將”的位置,帥不能走入。

圖3

②仕(士):仕(士)是帥(將)的貼身保衛者,它只能在“九宮”之內沿著斜線前進或后退一格,不能平移。

③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就是防守,保護自己的帥(將)。相(象)的走法是每次沿對角線斜走兩格,俗稱“相(象)走田”。若在對角線的交叉點上(即在“田”字的中間交叉點處)有一個棋子,就不能向那個方向走,這就叫“塞象眼”。

④車:車的威力最大,也是最自由的,因為它走的方向和格數都是不受限制的,它能橫走,也能直走,能進能退,故有“一車十子寒”“車正永無沉底月”的說法(如圖4)。

圖4

⑤炮:炮在不吃子的時候,走動的方法與車完全相同,可以橫豎上下自由行走,但如果想吃子就必須隔著一個子吃下一個子(如圖5)。

圖5

⑥馬:馬走動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橫著或直著走一格,然后再斜著走一個對角線,俗稱“馬走日”。因為從原來所在的一點,到新的一點,恰好是個“日”字。

馬有“八面威風”,如圖6,當馬的四周甲、乙、丙、丁處沒有棋子,馬可以分別跳到1~8位。

圖6

如果在馬的旁邊有棋子,馬就不可以通過。例如:甲點有子,則不能到達1、8位;乙點有子則不能到達2、3位;丙點有子不能到達4、5位;丁點有子不能到達6、7位。

⑦兵(卒):兵(卒)在沒有過“河界”時只能向前走,每次只限走一格,“過河”以后行動的方向由一個增加到三個:即向前、向左、向右,每次也只限走一格;不準后退(如圖7)。

圖7

任何棋子在走動時,如果己方棋子可以到達的位置有對方的棋子,就可以把對方棋子拿出棋盤(稱為吃子)而換上自己的棋子,只有炮的吃子方式與它的走法不同:它和對方棋子之間必須隔一個子,無論是自己的或是對方的都可以,具備此條件才能“吃掉”對方棋子,中間的這個棋子俗稱“炮架子”。圖8中的中兵,正處在紅炮與黑卒之間,這個中兵就是“炮架子”。紅炮有了這個“炮架子”,才能把黑卒“吃掉”。

圖8

因為帥(將)是一局棋的核心,所以除了帥(將)以外,任何棋子都可以讓對方吃或主動送給對方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西县| 开封市| 阜城县| 房山区| 自贡市| 文成县| 扶风县| 建宁县| 襄樊市| 英山县| 叙永县| 南澳县| 宜川县| 温州市| 临湘市| 精河县| 松原市| 镶黄旗| 康平县| 桐乡市| 库伦旗| 盖州市| 望都县| 泾源县| 荣成市| 镇康县| 阆中市| 依兰县| 汽车| 南木林县| 边坝县| 建水县| 庆元县| 额敏县| 恩施市| 隆子县| 临汾市| 乌鲁木齐县| 武鸣县| 双峰县| 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