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朕就把駱養性打發走了。他一路感恩戴德就出了殿外。權力的游戲中,手里有一定的籌碼就可以有底氣做事,何況這貨還頂上了天家情報司司長的名頭,能不高興?至于名字這種東西怎樣都好,哪怕只是個傀儡,朕也是個皇帝,怎么取名都隨朕開心,就算取個二哈,給到可能的實際權力,人家還不照樣樂呵呵把這幾個字掛在自家門牌上?
想想軍統的名號比較大氣高端有內涵,逼格十足,但現在可不是管逼格的時候,所以我就取個務實點的名字,就叫情報司。
你丫的命都要沒了,還管自己管的部門的逼格?
軍統嘛...后世民國劇也是把它的形象渲染過度,變成那種濫殺無辜,能止小兒夜啼的存在,雖名字叫調查統計局。感覺很帥氣的樣子。
后面到了局勢穩定之后就可以搞搞形象工作,不掩人耳目嗎,給別人看的手時候給人看到情報二字多不好?到時再改吧!
反正后世的政客想給特工組織取名的話,那就得繼續絞盡腦汁,因為那時老學究會站出來說軍統是朕的“原創”!雖然說朕在前世是學了點文言文,但是要再想一個名字,絕對不是什么簡單的事兒。
作為一個懶人,有現成的名字,干嘛不用呢?
如今的大明有三司,直屬中央。
分別是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布政司或藩司,功能大致相當于我們現在行政區劃的?。ㄔz民在此點個贊?。?
提刑按察使司簡稱按察司,主要任務是掌管當地的司法事宜。
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主要目的是掌管當地的駐軍隊,實際上主要那就是衛所。
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
現在我崇禎皇帝為了搞好情報工作,現在秘密加一個“司”,曰情報司。
以后大明就要有四司直屬中央了!
不過嘛...
生在明末這個抑郁的時代,這唯一的令人歡心的優勢就在這兒了。從后世里面知道的東西,在這里就可以變成原創,嗯就是這么回事兒。但這個優勢都是,但是對于我來說也不能算是優勢,對于因為這對于毫無毫無工業基礎的大明來說,所有苦差事都得由我來引導,就算不是由我來干的話,呵呵我的參加程度也不會小,也是一個辛苦活。因為這些東西得自己造,或者引導別人造,一天造不出來就得忍受一天物資的匱乏。唉,有一步算一步?
唉,工作繁重啊,我好累。
由于現在是傀儡的身份,然而自己又深深的知道自己的命運,不知道接下來要拉攏多少個像駱養性這樣的,還擁有實權的官員呢。
記得在第一次上朝會的時候,朕有提到過罪己詔和忠臣證。前面那個開頭必是: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然后就可以隨便亂寫了?;鶞庶c是沒錯都得整出錯來。
反正現在是傀儡,朕說幾句自責的話又不傷筋不動骨不割肉的。本來前身做了這么多錯事,雖然不是出于他的本意,但確實對明朝局勢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雖然借前身身體,這也屬于是在批評我自己,但是皇家尊嚴是前世才遵守的,我他媽我就是一個平頭老百姓,皇家尊嚴對朕來說不存在的,下這玩意還可以穩一下文官的情緒,同時還有麻痹的效果,這何樂而不為呢?何況前身自己就下過好幾次,雖然都是不情愿的,不過這回朕是自己要下,你們能說什么?
至于忠臣證,朕就是從隔壁某點小說里穿越到太子的那貨搬過來的,這貨在這個時候有沒有穿越....
要是真就穿越的話就精彩了。這人是在自己快上吊的時間里出來防止總崩潰的。
不過這人當的太子,貌似就是朕的那位太子...人家出閣聽課去了...據說態度還蠻端正的。
如果說來了,只怕會以為自家皇帝也是穿越者...
雖然我就是...
到那個時候,他估計會被我發現得明明白白,然后立馬給他重要權力。畢竟身處一個陣營,必然也只能團結互助共建美好大明!
就是不知道會不會到一個位面就是...
廢話不多講,大明的振興可不能指望著皇帝期望著由于自己穿越的蝴蝶效應,導致另外一本小說穿越者出現在同一個位面,宇宙的平行可謂千千萬...能處在同一個位面的幾率,大約相當于猴子瞎敲打字機敲出個莎士比亞全集...
更多的是借鑒他們的使用方法是否可行,
然而用法不能全抄,俗話說的好,改編不叫亂編,戲說不叫胡說...開花就完事了...
誒朕剛剛說了什么?自從穿越以后朕越來越喜歡在思考中時不時的穿插后世的梗...雖然說這會西游記才出版一百年...可能又是前世思想在作祟,現在朕是皇帝朱由檢,不是原來的卑微的洪緣檢!
大明自有國情在此,洪緣檢(朱由檢)亦自有人情在此!
回憶的日子早晚要過去,前世已經過去,今世重重坎坷將會接踵而至。明天灰暗與否,明日飽餐與否,這個責任壓在這強壯而貌若衰頹的男人身上。
且看旦晨赤日升起,還有多少野花迎接朝陽。仍窺夜幕哀陽隕落,還有多少枯木等待腐化。
不是傷感的時候,這責任不是靠傷感解決的。也許這些后世的梗能讓朕在執掌大權時能想起現代和平和平凡的美好。
該干活了。朕拿起毛筆,開始寫大字。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朕在位一十有六載,承光,熹二宗之懿德,乃鋤奸臣,正朝綱。朕曾銳意圖治,為啟大明之再興而勤勉為政,然崇禎以來,天災頻仍,流民四起而為寇,初,遼事重,而朕罷商稅以還利于民,而致無錢以資之之窘境,乃無奈加課農稅,此流民所以為禍之根也,朕罪一也。
朕為還政以清明,裁撤錦衣衛,東廠,而東虜犯邊,流寇為禍,而朕亦裁驛站,致無數忠骨武烈因戰報有遲而死于非命,朕罪二也...
...
...
朕發愿生靈,若流寇得平,東虜得滅,朕當自請赴孝陵請罪于祖祠。欽此!”
不算特別專業,雖然有點發牢騷的因素,但總歸是寫完了,沒讓王承恩潤筆,字跡也是相當不錯,崇禎不愧書法家一個,即使在只有肌肉記憶的情況下操控的筆法也是相當精妙的。
然后就是忠臣證。既然是忠臣證,那就沒有必要發給忠臣了,因為忠臣不需要忠臣證來體現忠誠,這是對他們的侮辱。適用人群則是那些忠的對象未知的人了,比如說后面的宣府總兵王崇古和大同總兵姜瓖,就得拿,遼東總兵和福建總兵也拿上?反正這兩個志向淺短只能當臣,也不用害怕篡位。至于那些嫌水涼的...按人頭來發,然后拉去守城,一般情況他們都是會拼死抵抗,然后拿忠臣證給敵人交換籌碼的,不過這也得和軍統協調好...讓軍統在“適當時候”出現并把忠臣證拿出來。
沒錯,這就是一個缺德帶冒煙的計策,偏偏被坑的對象還得感恩戴德說讓自己名節得保,畢竟對面也看不起軟骨頭,直接投降不帶抵抗的人家用完之后,肯定要拿降臣的頭踢蹴鞠。清流文官別的不會,裝逼肯定是內行。什么大義凜然舍身赴死,什么忠君愛國這些東西。然后對面好說歹說,然后這一邊的“忠臣”為了手底下的弟兄勉為其難的投降,這種事情。
“大伴,記得在大朝會前先讓群臣都看過罪己詔后再入朝。”
王承恩表示明白,卻不明白為什么這么做。但是你不說咱家也不敢問呀。
然后這些忠臣還是放在一邊吧。皇帝的本職工作是處理政務,安排群臣的工作,必要時殺伐果斷或者領兵出征。如果說整天批奏章,那就讓人難受,工作繁瑣,而有可能得不到結果?,F在朕大權旁落,雖然說有一定自己的因素,但是現在朕如果要振興大明的話,我就不得不去練新軍了。有強大的新軍才有話語權,有話語權才好統領大明領導華夏人民走向世界民族之巔。我相信,也必須相信我做的會比前身好。
朕現在是要奪回太祖時的權柄,既是為了天下,也是為前身做過的錯事贖罪。后世的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也是在世界經濟危機前后在資本主義民主風潮下作為獨裁者而得到擁護的,何況深受危機的封建帝國!
這件事難做,回去冷靜冷靜再做事。該往哪里去?坤寧宮不錯,正好去會會便宜老婆周皇后?周皇后也是一個值得尊敬的歷史名人,她的忠貞也在歷史上有名,京城城破時前身找到她,讓她死,周皇后交代遺言后直接撞柱自殺。前身這事辦的...
雖然這樣想著,當天夜晚,經過王承恩的一系列指點下,我從養心殿出發,在暗處的侍衛的保護下,就這么大搖大擺地進了坤寧宮。
進了坤寧宮,當然是走進自己家一樣安全,畢竟再怎么說稱得上一聲朕,里面的人明面上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樣,更何況自己也能文能武,莫慌莫慌。唉,前世的因孤獨而自然產生的不安全感作祟起來,雖然古代皇帝都有總有刁民想害朕的情結,不過好歹前身也是連殺朝野數萬人的猛人??!
似有一處裝飾略顯華貴,而周遭則是樸素甚至顯得破爛,亂世烈皇的后宮竟也如此凄涼,想必這也是崇禎前身作為丈夫所不盡責的地方。明代的傳統女人大多不求事業有成只求丈夫得歸,然而明末亂世下,男丁十減六七,皇室宮殿里的后妃也不知道這個君王何時將離她們而去,貧困下諸妃寢宮內大多疏于裝飾,也就皇后有點宮女幫忙弄了。然而這仍然讓我很容易地找到了皇后的住所。
寢宮外隱約聽到了女人細微的呼吸聲,想必是皇后已然入寢。
我悄悄的讓王承恩把寢宮周圍所有人都帶到宮外面去,然后悄悄走進去。
寢宮燭火通明,眼見里去,只見周皇后靜靜地躺在床上。面色寧靜而又帶點憂傷。這容顏讓我怔住了,然后一股怨念無名而生。
朱由檢!你干皇帝干得不好想不開別連累你愛的人一起死!還親手老婆孩子一起殺!朕絕對不能讓這件事發生!
哪怕只是為了守護眼前人,也得干下去,畢竟也融進了前身的記憶,無論如何不能釋懷。
雖然說兩世為人,老皇帝的少年心就這么住進了皇后。皇后要是知道這事估計做夢都要笑醒,然而皇帝注定要當種馬,很難專注于一個人,就算如此朝野也要逼我們偉大的陛下為繁衍后代而廣招秀女。
后來朱由檢總結后宮破事的時候得出結論,男人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就只要娶一個妻子就好了,如果要更多,那是遭罪,你想照顧幾個女人的想法讓她們滿足與別人共享親夫,難度絕不亞于攀登珠峰。除非你只是想滿足自己的私欲而不管她們的想法。不過來自后世,阿檢我表示必不可能做這樣的自私的事,除非出于無奈,絕對不會讓皇后因我而被冷落。哪怕是精神上也不行。
一番寒暄之后,我在床上躺著,我凝視床頂,只見皇后躺在我旁邊,面帶深情。這是久違了的家的感覺嗎?當然這種感覺很好,不過最該關注的不是這些...因為我可能活不久了...
閉上眼,暢想過去與未來,細心研究今世的對策。
“如果當時沒被雷擊中,朕絕對想不到有一天朕會從前世孤獨的時光中想起現代和平和平凡的美好,更為諷刺的是,這是在朕已經一統天下后的事。
如果當時沒被雷擊中,我絕對想不到有一天我會從今世孤獨的時光中想起古代戰亂和權術的殘酷,更為諷刺的是,這是在我已經高考落榜后的事?!?
-------《回望碑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