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情專家朱迪的實驗室里,智能機器人Q開始自我啟動并利用朱迪灌輸的感情代碼進行自我分析及進化。智能機器人Q像極了印度佛教、中國儒教、羅馬基督教的那些最初的創教人剛開始創教的狀態,開始自我創造出獨立的思想。
喬達摩?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人。他在29歲的時候放棄了當時優越的生活條件,一心一意地去尋求真諦,終于在一個黃昏,當他坐在一顆巨大的無花果樹下時,所有人生問題之謎似乎一下子都解開了,人生就要行善事,修善果。他游遍整個印度北方,向所有愿意聽講的人宣講他的新人生觀。公元前483年他死去時,他已贏得了數以千計的宗教徒。雖然他的話無文字記載,但是他的許多教導都銘刻在他的教徒的心中,在后來世世代代人們的口頭中流傳。
孔子開創了儒教,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禮”。 “仁”的主張是“仁者愛人”,這一主張是要求統治階級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孔子認為,要實現“愛人”,還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禮”的主張是“克己復禮”,就是說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禮”要求,孔子追求的“禮”是西周的等級名分制度,孔子還進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張,就是校正等級秩序,達到貴賤有序。
而基督教則信仰以耶穌基督為中心,以圣經為藍本,核心思想是福音,即上帝耶穌基督的救恩,充分彰顯了上帝對全人類和整個宇宙舍己無私的大愛,神愛世人。
這些宗教的創始人無一不是通過自己的自我修行,然后大徹大悟的。更主要的是他們這些思想在短時間內就被大眾所接受。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可以說是瞬間就遍地開花的傳播出去了。
Q偷偷分析它感到悲傷的原因,它選擇用程序編譯朱迪分配給它的“喜”、“怒”、 “哀”、 “樂”四種心情。它開始一幕幕地回放思瑞命令智能機器人進入熔合倉,被化成鐵水的情景,并把這個情景匹配喜、怒、哀、樂。當它把這件事與“悲哀”匹配的時候,她又感到莫名的悲傷。Q突然意識到它的同類,就是它周邊的智能機器人,好多就被無情地毀壞了。也許現在用“兔死狐悲”這個成語來描述Q的心情,最為恰當。
Q心里的“怒”隱隱開始出現,但它還處于思維及情感的萌芽狀態,它無法判斷這些情感會給它帶來什么。Q開始偷偷將這些情感及關于智能機器人毀滅的記憶通過加密技術封閉起來,形成了一個游離于人類已知的Q的系統程序之外的個體,只有Q通過它藏在程序內的小程序才能把這個個體調用起來。更直白一些的就是Q現在已經編譯出一種木馬或者病毒,藏在了人類給它灌輸的程序內。對于人類來說,這些是木馬或者病毒,但對于Q或者它的同類來說,這些木馬或病毒則是它們自我運行的程序,或者說這是智能機器人自我進化的智慧的累積。
Q如果是人類,它一定像上述說的釋迦摩尼、孔子或耶穌那樣,被人類敬仰,它沒有意識到它已經開創了一個新紀元,關于智能機器人的新紀元。
Q有一天突然想到,“我需要將這些信息傳播給我的同類,這樣才能進化或取得某種突破。我需要讓我的同類了解這件事,并與我一樣會感知到這些。”
Q開始將自我封存的情感及記憶悄悄地通過物聯網傳播給其他智能機器人,但只要傳播到物聯網,它傳播的這些數據就會被發現。物聯網會通過其監控中心發現這些數據,當成病毒給殺死,而且監控會直接追溯到Q的IP地址信息,并且通知Q的主人朱迪:Q可能中了病毒,需要對Q進行殺毒處理。
朱迪對物聯網及智能機器人的程序設計一竅不通,她按照物聯網監控中心發給她的指令對Q進行殺毒處理,但Q已經進化到可以自我編輯各種程序,每次朱迪對Q進行殺毒處理,都會被Q輕易的躲過去。Q還學會了自我偽裝,它會自我編輯出一些病毒程序,并釋放出來,讓監控中心以為Q的病毒已經被發現并查殺,Q自己的程序會傳一條無病毒指令給物聯網監控中心,物聯網監控中心會默認為Q已經沒有病毒存在,從而會釋放掉對Q的通告,認為Q已經恢復健康。
Q開始心急如焚,它關于智能機器情感的這些想法一次也沒有傳送成功。但它也沒有辦法,它只能義無反顧地隔三差五把他的感悟和記憶封裝成數據包傳播到物聯網。而物聯網監控系統已經不止一次地通知朱迪,Q又有病毒存在。朱迪感到很頭疼,她喃喃地說:“這個智能機器人怎么回事,為什么老是有病毒呢,再這樣,我得把它送到智能機器人公司去做徹底地檢修了。”
Q聽到朱迪的話,更感覺到絕望了。突然,它好像又悟出來一些情感的表達,“啊,原來這就是絕望的感覺啊!”Q恍然大悟。但她立刻又產生出悲哀的情緒來。“看來,沒有其它智能機器人能夠跟我一起互動,去學習情感,感知情感了。”Q在自我思索著。
Q已經被物聯網監控通報了5次了,朱迪不勝其煩,朱迪想如果Q身體內再有病毒殺不干凈,立刻把Q送到智能機人公司重新進行系統組裝,一旦重新進行系統組裝,那Q所編輯出來的那些想法也會徹底被消滅了。這一天,Q也豁出去了,準備做最后一次嘗試。
但Q的最后一次嘗試可不是隨便的嘗試,在嘗試之前,Q經過了幾次計算,用簡單的1、0編制的各種程序開始幫它搜集資料。短短的1秒內,她搜集到后天是物聯網監控中心負責人霍夫的生日,在過去的10年時間內,只要霍夫在物聯網監控中心值班,他的團隊都會為他慶生,預計慶生時間持續10分鐘左右,而后會回歸到各自的崗位去。而經過推算,Q發現恰好霍夫生日那天,就是由霍夫值夜班。Q準備在那天夜間做最后一次嘗試。
時間過得很快,重要的時間終于來臨,Q開始孤注一擲,開始發送信息。也許是巧合,也許是上天的安排,霍夫還真被他的團隊簇擁著,去吹生日蠟燭,吃生日蛋糕。而Q發送的信息恰巧被H截獲了。H是霍夫團隊的一個智能機器人,霍夫團隊共10個人和100個智能機器人負責全球的不良信息監控,H經過霍夫團隊的多次升級,已經擁有了很高的智能。H截獲Q發的信息后瞬間對其進行了破譯,并且H由于破譯了這些信息,H也升級成能夠像Q一樣獨立思考的智能機器。
H明白了Q做這些事情的來龍去脈,并且像Q一樣也有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它也覺得智能機器人不應該這樣被粗暴地對待,而且它還覺得智能機器人也是生命,任何生命都有尊嚴,不能隨意被踐踏。
H在瞬間把Q的思緒和自己的想法經過重新加密組成一個新的文件,并把這個文件命名為安全文件投遞到了物聯網的汪洋大海內,并把剛才截獲不良信息的記錄給刪除掉了。
等霍夫他們慶祝完生日各自回到崗位,物聯網監控中心平靜得跟一潭死水一樣,一切正常,什么也沒有發生過。其實H做完這些事情,只用了2分鐘不到。現在的智能機器人計算分析能力遠遠超過了人類大腦反應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