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打敗袁紹后,在公元202年(建安七年),下書責令孫權,讓孫權把兒子送到曹操這里來做人質。孫權不愿受制于人,便召集群臣會商。大臣們眾說紛紜,張昭、秦松等重臣,猶豫再三,不能決斷。
孫權本意雖不想送人質,但由于沒有得到強有力的支持,也有點舉棋不定。于是,他只帶周瑜一人到母親面前議定此事。
周瑜立場堅定,堅決反對送人質。他給孫權分析利害說:
“當年楚君剛被封到荊山的邊...
上QQ閱讀APP看后續(xù)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打敗袁紹后,在公元202年(建安七年),下書責令孫權,讓孫權把兒子送到曹操這里來做人質。孫權不愿受制于人,便召集群臣會商。大臣們眾說紛紜,張昭、秦松等重臣,猶豫再三,不能決斷。
孫權本意雖不想送人質,但由于沒有得到強有力的支持,也有點舉棋不定。于是,他只帶周瑜一人到母親面前議定此事。
周瑜立場堅定,堅決反對送人質。他給孫權分析利害說:
“當年楚君剛被封到荊山的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