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那晚與夏云的談話后,李延謙像換了一個人似的,精、氣、神特別好。除了給人看病外,整天張羅著商會里的事情。如辦理工商登記簽證,代收捐稅,處理商界權益糾紛等,忙得不亦樂乎。稍有空閑,他念念不忘夏云交付的事情。那就是夏云和他說過,要利用他在商會的關系,多和鎮上的上層人物認識,接觸。夏云的意圖很明顯,利用各種關系,摸清敵人的底細,掌握敵人的活動情況,為我軍即將發動的進攻做好準備。此外,積極爭取民族資本家和工商業者站在人民大眾的上來
為古鎮的解放,為今后的經濟建設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通過一段時間的活動,夏云接識了不少商界人士,政界人士和軍界人士,并和其中一些人建立了友好的關系。爭取了像鹽店“五福恒”的胡老板,金銀首飾店“鐘三圣”的五掌柜,百貨店“廣盛徳”的張老板,山貨店“榮盛久”的宋老板等在石花街上有名氣,有影響,的各界人物。這些人大都傾向于共產黨,傾向于革命,對民國政府的做法深惡痛絕,對人民群眾充滿同情心,對國民黨打內戰嗤之以鼻,一致持反對態度,殷切希望國家安寧,人民安居樂業。民族早日復興和強大起來。
昨天在“黃公順”黃老板舉行的宴會上,一位軍官引起了她的注意。這位軍官看上去有三十歲左右,身材高大魁梧,一張方形臉給人一種沉穩的感覺,操東北口音。在宴會上,他頻頻地和夏云碰杯,顯得十分活躍和主動。酒過三巡,他又起身來到夏云身旁,向夏云敬酒。趁人不注意,把一張小紙條塞到夏云的手里。夏云不動聲色地借口去洗手間。見四下無人,打開一看,上面寫道:“約明天下午在秋韻茶樓一敘。”宴會散后,夏云立刻找到葉子龍,告訴他明天下午她要單獨與一個人見面,讓他帶幾個人在秋韻茶樓負責了望、放風,作好接應準備,以防不測。
第二天下午三時許,夏云打扮一番就出門了。出了西門橋,繞過狗腿灣,直
奔 秋韻茶樓。
秋韻茶樓是石花街上一個有名的茶樓。茶樓兩邊的對聯耐人尋味。一邊是:書亦香我無須花。一邊是:茶能醉人何必酒。茶樓正面大廳墻上寫著:荷花香來往人間途,滋味濃逍遙天上客。一看這兩幅對聯,就知道是個高雅、文靜的去處。夏云來到茶樓外面,看見葉子龍等幾個人已經就位。有裝扮成小販的,有吹糖人的,葉子龍則扮成跑堂的,在一樓大廳里來回吆喝。她會心一笑,像來喝茶的客人一樣,隨便打了個招呼,就徑自走上了二樓。那位軍官早已在此等候。
入座,上茶后,那位軍官就急切地說道:“夏小姐,多有冒昧,請您出來,也是不得于而為之?!?
夏云忙說,“不妨,不知你約我來這里,有何見教?”
那位軍官連忙拿出一張照片,上面是他與一位老者的合影。夏云接過來一看,那老者不是別人,正是她在武漢中共中央舉辦的干部培訓班學習時的老師陳金聲。是陳老師的諄諄教導,指引她走上革命道路,是她的革命引路人,并且還是她的入黨介紹人。夏云正在疑惑之間,那軍官笑著說:“你看我長得像他嗎?”
夏云抬起頭來,仔細端詳著他,又看了看照片,驚喜地說道:“你們長得確實很像啊?!?
那軍官莞爾一笑,說,“那是我父親。”
夏云也笑了。那軍官接著介紹說:“我叫陳清華,我父親在我面前經常提到你??淠闱趭^好學,追求上進,向往光明,是個有志氣的好青年。可惜的是,我那時在軍隊里服役,很少回家。在我的印象中,我只是在我家里見到過你一面!”。
陳清華的話勾起了夏云對當時情形的回憶。那時,培訓班的幾個青年人空余時間都愛往陳老師家里跑。在老師家里,他們海闊天空,暢所欲言,無所不及,當然議論最多的話題還是“糞土當年萬戶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在探討民族的興衰,人民的幸福,國家的前途等問題上,經常得到老師的指點。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受到革命真理的熏陶,思想也不斷得到升華,從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她隱約記起了有一次,老師向他們介紹剛從國民黨部隊回來探望父親的兒子。夏云說道:“哦,我記起來了。當時你在我的印象中,是位循規蹈矩的國民黨軍官呀。你怎么會在這里?你父親現在怎么樣?身體好嗎?”
看到夏云那急切的樣子,陳清華沉默了一會兒,悲痛地說道:“我父親已經在武漢會戰中,那場日寇轟炸武漢的浩劫中犧牲了?!闭f起那次轟炸,真是記憶猶新。幾百架敵機飛臨武漢上空,敵機上各式炸彈傾瀉而下,武漢市硝煙彌漫,火光沖天,爆炸聲震耳欲聾,待敵機投彈后,再看市區,黑煙滾滾,房倒屋塌,斷墻殘壁,滿目凄涼,死者血肉飛濺,尸體橫野,傷者呼天叫地,當街呻吟,其景之慘,目不忍睹?!爱敃r我父親是為了掩護青年學生,才被日寇的炮彈片擊中,臨犧牲前還不忘學生的安危。”夏云的眼圈一陣發紅,她不禁為敬重的老師的犧牲流下淚來。
片刻,夏云才恢復了平靜。她擦干了眼淚,又問道:“你怎么到這個地方來了?”
陳清華嘆了口氣,說道:“我的老家在東北沈陽,市郊一個叫蘇家屯的地方,后來隨父親到北平上了大學。日本人占領東三省后,一家人妻離子散,我當時報名參加了張學良張少帥的東北軍,在盧溝橋附近駐防。后來張少帥被囚禁后,原來的東北軍部隊逐漸被蔣介石分散瓦解,我被分配到第四十五軍。在南陽,新野一帶阻擊日軍。蔣介石消極抗日,表面上喊全國抗戰,實際上仍在下達不抵抗命令。日軍一來,還沒有交上火,就命令撤退。動員大量的民工修筑的工事、陣地,根本就沒有用上排場,就扔給了日軍。幾年下來,完全是見了日軍就跑,沒有好好地打過一仗。大家感到窩火的很。對民國政府領導抗戰很失望?!?
陳清華呷了一口茶,接著說:“抗戰剛剛結束,上面就下令去阻截新四軍,消滅共產黨。我們就被派到這里來了?!?
陳清華見四周無人,低聲說道:“我原來在四十五軍,經人介紹加入了共產黨地下組織。部隊匆匆地改編,人員都分散了,也就和組織失去了聯系。”
他急切的目光里透著焦慮,說:“我仔細觀察了你這一段時間的活動情況。聯系到你在武漢時的表現,認為你肯定還在共產黨內。所在就下了決心和你聯系,我們是多么希望能重新回到組織的懷抱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