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自立
- 皮皮的愛
- 美子小花
- 2639字
- 2020-11-27 15:45:37
大多數家庭都是一個孩兒,最多也就多那么一個,各個是家里的寶貝疙瘩,如果可以把自己的孩子拴在褲腰帶上,寧可走哪里帶哪里,很怕自己家的孩子受氣受委屈,自然的在孩子耳邊“打他”、“揍他”的長輩們的聲音時有聽到。給孩子撐腰的多,管束得少了,似乎從四書五經的約束管教一下子邁到了西式的開放教育。媽媽看到過關于某國家的某位總統小時候勇敢的故事——和小朋友打架,打輸了回家會挨媽媽的揍,他們只能去拼、去打贏,哪怕是頭破血流。是不是中國媽媽、爸爸都受到了這個故事的啟發,想象著這樣子教育出來的孩子將來也能當個總統啥的。那豈不是遍地是總統?如果那樣子,普通老百姓可就金貴了。
媽媽也曾經反省過自己的教育方式,會不會使孩子將來沒有出息?爸爸的回答讓媽媽安下心:“膽子小,少惹禍,像我不也很好!“確實,皮皮成長得很好,是招人喜歡的別人家的孩子,讓爸爸和媽媽引以為傲。
爸爸的哥哥在青春期時在書包里藏刀子、剪子上學,惹下了不少禍事。而爸爸就膽子小,沒有讓爺爺奶奶操過心,又是他們的驕傲。他們哥倆成了教育下一代正反面教材。
能干的爸爸想做投資,當然是用業余時間。把家里的新房子賣了,一家人暫時居住在一個老舊小區里。這里老人和下崗的居多,而孩子們很多都是父母離異后扔給了老人,缺少父母關愛,自然也就野了些,做了一些迫害小動物的血腥行為。其實在媽媽心里是不愿意讓皮皮和他們玩的,但是又不能不讓皮皮不接觸孩子,只能時刻關注著皮皮的成長。不是媽媽有偏見,很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夏天晚上,外面熱熱鬧鬧的,媽媽也把皮皮帶出來玩,小孩子很快就玩到了一起。媽媽坐在稍遠處關注著皮皮,另一位孩子家長湊過來,當然講的都是孩子。據說她是下面縣里的一位小學教師,嫁給了市里的一個老實人,只有周末才回來,平時是住在娘家的,她的孩子也在那群孩子里。沒有多大會兒聽見了大人著急的吆喝聲。一個男孩子正舉著一個帶釘子的木窗框追趕著皮皮,很像豬八戒的九齒釘耙。媽媽的心揪在了一起,緊張得竟呆愣了,忘記了過去攔截拿著兇器的孩子。皮皮跑得飛快,很快拉開了一段距離,那個孩子被家長攔住了,皮皮也跑得遠了。也不知道當時的媽媽是怎樣想的,竟然篤定皮皮會逃過去——負重的總不會跑過輕便的?,F在想想都覺得……萬一皮皮跑慢了,腦袋被釘幾個窟窿呢?媽媽又蠢了一回。
媽媽被從書上學來的東西中毒太深——小孩子打架,大人不要幫忙,不然以后遇到什么事都要找家長。媽媽不想自己百年后還閉不上眼睛。
四年級后,媽媽放手讓皮皮自己上下學了,孩子們邊走邊玩鬧是常有的事。一天放學回來后,媽媽看見皮皮的上衣后背上有一個完完整整的鞋印子,被媽媽問到,皮皮才知道,十分氣憤地說:“薛宇踹的,我去找他奶去?!懊撓乱路鸵ジ婺莻€和他同齡的孩子。媽媽忙攔住皮皮:“他的奶奶年紀大了,以后注意點就好,媽媽來洗?!?
“不行。”皮皮很生氣,把衣服脫下來團在手里。
“他的奶奶帶著他就很費勁了?!逼てぷ詈蟊粙寢屨f通,放棄了去找他奶奶的想法。小男孩子打架很正常的事,你踹他一腳,他給你一拳,沒有必要大驚小怪。媽媽只是告訴皮皮:不管什么時候,要學會保護自己。
后來我們搬了家,和這個小孩子再沒有交集過。皮皮上大學后,媽媽碰到過這個孩子的爸爸,媽媽關心的問了一句孩子的近況——普通高中勉強畢業,考了一個技術學校。學學技術也不錯,最起碼沒有長歪。這個孩子很小時候父母離異,被拋給了爺奶帶著,皮皮曾帶來家里玩過,還吃過媽媽做的飯。
家附近另一個小男孩和皮皮比較要好,他是那群野孩子里面比較老實的一個,皮皮來這里住后,他們經常在一起玩。就近上學,后來他們被分到了一個班級。皮皮羨慕他的自由,可以自己在家里,可以自己買零食當飯。媽媽告訴皮皮:“有可能,他還很羨慕你呢,能吃到媽媽做的熱乎飯菜,有媽媽陪著。”他的父母給人打工,不知道是什么工種,竟然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對孩子放手得很徹底,大多時候早早就走了,很晚才回來,早餐給孩子幾元錢自己買吃的,而小孩子買的都是些亂七八糟的垃圾零食,午餐吃小飯桌,晚上照樣是幾元錢買零食,寒暑假有學習班阿姨看著。皮皮也經常帶他來家里玩,媽媽有時會留他在家里吃飯,他似乎很愛吃家常的飯菜。感情沒有白培養,皮皮出水痘在家休息期間,都是這個小男孩給皮皮從學校帶回來作業,省去了媽媽跑學校的麻煩。到了初中,他們分別讀了不同的中學。后來聽說考上了一所普通大學。
皮皮剛上小學,媽媽培養皮皮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他做作業時媽媽做晚飯,遇到不會的,不認識的字去廚房問媽媽。皮皮完成作業后,讓他自己檢查自己的作業,然后媽媽再看一遍,如果被媽媽檢查出錯誤是要挨罰的——把錯誤的題重寫幾遍,有時候媽媽再出幾道類似的題。很多時候,罰了幾次,皮皮在哪里出過錯,還是錯哪里。媽媽覺得拿做題懲罰孩子的辦法會讓孩子慢慢討厭學習。媽媽小的時候,媽媽的老師就曾經是這樣,雖然媽媽的學習一直不錯,但是卻很討厭寫字,只因那時重復寫字寫得太多。皮皮應該是不明白自己錯的原因,媽媽改變策略,做錯題不再懲罰他,允許他犯錯,但是要把做錯的題弄懂。媽媽記得一個電影里有句臺詞:“我不會,可以學?!焙芤娦?,皮皮不再害怕做錯題,而且越來越少犯錯,隨著字認得越來越多,最后可以獨立完成作業了。爸爸的道理——寧做第二名,不做第一名,不要對孩子要求太完美。確實是,皮皮沒有成為書呆子,業余時間看看新聞,關心著國內國際的事。家里的電視最常播放的就是新聞和軍事節目,尤其喜歡深圳衛視晚間播放的《軍情直播間》。高考前一天,他還在手機里翻看新聞。
自檢是培養孩子從小養成學習細心的好習慣,不僅要心細還要有速度。媽媽不給他規定寫作業時間,而是用誘惑的辦法,例如:學完習可以看動畫片或者玩二十分鐘智力小游戲。這種辦法真的管用,皮皮寫作業從來不拖沓。上了初中后一下子多增加那么多科目也沒有使皮皮感覺手忙腳亂。而高中后也會合理安排時間,沒有因為課程難度的增加睡得太晚,高三最忙的時候也沒有超過午夜十二點。據說很多孩子學到一二點鐘。第二天不困嗎?媽媽從來不主張這樣耗時間的學習,簡直就是惡性循環,長時間下去,正在長身體的孩子們身體吃不消。
皮皮確實是自立了,媽媽沒有被叫到學校挨過訓,皮皮也沒有從學校打給媽媽電話送忘在家里的書或本。這得益于讓他自己按課程表收拾書包。不,備考中考復習階段有一次,皮皮讓媽媽送一本初二的書。媽媽還被班主任嘲笑了一回,竟然不知道孩子的書長什么樣兒。是的,上初中以后,媽媽只負責皮皮的生活和思想方面;而學習上,在皮皮需要的時候媽媽隨時準備往上沖,只是皮皮不需要媽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