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鐵路商業的未來是構建生態體系
- 中國鐵路經濟方略
- 解筱文
- 1828字
- 2020-09-12 14:17:41
鐵路商業的未來是構建生態體系
日前,全國27個主要高鐵客運站推出動車組列車互聯網訂餐服務,旅客通過12306網站訂餐成功后,鐵路站車服務人員會把餐食送到訂餐旅客指定的車廂和席位。可以說,這是鐵路在互聯網商業時代真正意義上邁出的第一步,具有重要的開局價值,有利于更好服務廣大旅客、塑造中國高鐵品牌、提升中國鐵路整體形象。
就此項商業舉措本身而言,筆者認為或將實現三個方面的改變。一是鐵路餐飲服務線上線下貫通,打通了車站與列車間的商業通道,有望實現站車商業一體化經營運作,產生鐵路商業價值最大化;二是鐵路互聯網訂餐服務,有望改變高鐵餐飲以冷鏈為主向熱鏈發展的格局,實現鐵路餐飲服務革命性變化;三是開放式的餐飲服務模式倒逼鐵路,促使鐵路餐飲企業與社會品牌餐飲企業同臺競爭,可進一步提升鐵路餐飲整體服務質量。
從鐵路此項服務新舉措初期運作看,市場反響較為強烈,輿論給予充分肯定。可以預見,鐵路部門在這27個主要高鐵站試點成熟后,可能還會覆蓋到更多具備條件的高鐵車站,有望向普速列車擴展,從而將改變整個鐵路列車餐飲生產管理、服務運作格局,甚至可能取消不必要的餐車編掛,或者將餐車變為客戶服務中心,更大程度完善客運功能和擴充運能,提升鐵路服務質量、效率和效益。
但是,隨著網上訂餐持續上量、進駐平臺的品牌企業增多、旅客多樣化需求增加,要實現常態化服務管理,不斷適應市場發展,單純靠鐵路傳統管理模式是難以為繼的,還需要做實做細很多內外部工作。要以市場化手段不斷理順鐵路站車商業內部運作,融合各方利益,使鐵路非運輸企業與運輸企業密切協作,鐵路企業與社會企業共贏發展,為整個鐵路商業發展奠定基礎。
毫無疑問,動車組列車互聯網訂餐服務可謂是鐵路商業發展最具示范意義的一塊“試驗田”,這片田地成功“試種”應該可以給鐵路商業發展帶來新的啟悟和推動。像此前某鐵路局在列車上開設傳統“列車超市”這種逆時而為的商業模式,應該可以休矣。新的經濟環境下,鐵路應該與時偕行,主動把握趨勢。
無論是傳統時代,還是互聯網時代,鐵路都具有天然的商業優勢,諸如客流巨量化、高度黏性、超級規模化、系統完整性,這是其他商業企業或行業所不具有的天然優勢。所以,鐵路雖然錯過了互聯網經濟發軔初期諸多重大商業戰略機遇,但面向未來,依然具有機遇主宰者的能量和發展空間。
在新技術不斷應用發展的時空下,將鐵路構建為社會化、平臺型的生態體系,無疑是鐵路新經濟時代的“成王之道”。
建設生態體系對于一般企業而言,更多可能只是一種發展噱頭,但對于鐵路企業,其超級體量、行業重要地位、社會不可或缺等先決條件,決定了構建生態體系能落地生根的可能。
社會化、平臺型的生態體系可以讓鐵路與商業的融合更簡便,讓鐵路與社會的邊界模糊,讓消費者更離不開鐵路,而不能將鐵路商業僅狹義定義在鐵路站車或鐵路商圈。
相比社會商業而言,鐵路現代商業才剛剛起步,增量空間巨大,發展前景可期。在互聯網經濟時代,從鐵路餐飲服務新變革開始,鐵路應以創新的思維,立足當下,贏得未來。
中國鐵路總公司要發揮總部戰略規劃、市場主導、內外協調職能,改變過去客運和貨運的單純思維模式,以金融創新戰略為支撐,緊扣商旅和物流兩大領域持續發力。
鐵路要融合運輸業與非運輸業發展,改變“互聯網+鐵路”的被動適應和追隨尷尬境遇,以“鐵路+互聯網”的勇氣主動出擊,以我為主,積極拓展,互利共贏,讓一個個商業模塊在互聯網經濟環境下在鐵路領域生長擴展,自然融入整個社會服務鏈和產業鏈中,以利益驅動推動生態體系構建,真正為員工、企業、行業和產業賦能,引領中國鐵路步入新的經濟時代,持續推動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本文刊于2017年7月24日《國際金融報》)
【網友評點】
新浪微博@捕快鵬鵬(2017-7-25 09:27):未來,不要太商業化好嗎?鐵路服務于社會,服務好旅客,老想著錢,多不好。
微信公眾號“中國民間評論員”訂閱網友“王帥”(2017-07-24 22:37):商業利益交織,鐵總與路企,上層與下層,執行與抵抗,好似在一線欣賞商業諜戰片,而你可能看到的可能是美好文藝片。
微信公眾號“中國民間評論員”訂閱網友“wds22722606”(2017-07-24 21:51):"動車組列車互聯網訂餐服務項目"的確是鐵路商務以餐飲為開始突破的性探索。鐵路的特點是規章促生產促管理。因此,任何新的商務項目的開發與升級,都不可野蠻生長。
微信公眾號“中國民間評論員”訂閱網友“葉道春秋”(2017-07-24 21:40):解先生不愧為新時期鐵路商業研究第一人! 我此前幾年間已經看過您諸多的鐵路商業評論,非常有戰略遠見和創見,這一晃多年過去了,機遇不等鐵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