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站在千余米高的山顛,方圓幾十公里的地形一覽無余。紅彤彤的山崖延綿不絕,大自然如頑童般頑皮的在廣闊的平原上樹起一叢叢積木般的峰林,或高或低,或密或疏,或如糾糾猛士負手而立,讓人肅然起敬,或如纖纖淑女戰戰兢兢讓人望之欲憐。
我無心欣賞這大自然的美景,腦子里都是想著這地形的演化歷程,如果吃透這過程,就可能幫助我們盡快地找到那個巨大的洞穴。近處幾株紅巖杉從巖縫中頑強的生長出筆直的干枝,枝上綠意昂然似在展示它旺盛的生機。這種杉樹形和已知的杉類似,但樹葉卻是不同,姑且叫它紅巖杉吧。它的樹枝在微風中搖曳不止,也不知是在觀迎我們,還是讓我們盡快離開這個星球。
我看了看腳下的山巖,滿眼都是紅色的石英砂巖,大大小小的節理布滿山崖的頂部,這座山峰風化比較歷害。小陳在山頂走來走去,小張干脆坐在了山崖上,今天已經查找了快一上午,大家都有點累了。專用于偵察的小鳥太少,最快也要后天才能建立整個星球的全息地圖,這兩天也不能閑著,只能先找找有沒有什么特殊地形,像這種技術活機甲就全無用武之地,除了必要的人員守備外,其它隊員全出動了。
“隊長,你說叛軍的最后的秘密基地會在哪里,這樣找就象大海撈針一樣。”小張降下面罩,一臉苦悶。
“慢慢找,這事急不了的,一定要注意細節,一株折斷的樹木、一片被踩踏的草地可能都會告訴我們答案?!?
“隊長,你是地理工程學的高材生,可我和小陳又不是學地理的,您有什么建議指導一下??!”小張干脆脫下頭顯,用手理了理他的頭發,站在我旁邊嬉笑道。這家伙又開始有點不正經了。
“少來!你以為地理工程學具體會學這塊石頭是什么材質,地理工程主要是學哪些星球可以用來開發,那些合適開發的星球又有哪些適合造航天母艦,以及在一個星球上選擇最合適的定居點等等?!蔽伊R到,順著撿起地上的一塊紅色小石頭說道,“看到沒有,這種巖石是石英砂巖。我知道這個是因為我對地質也有很大興趣,你如果看到這片平原有不是紅巖石的石頭就告訴我。”
“這么簡單!”
“簡單!是很簡單,你等會吃點東西后就去給我找,找不到不是紅色的巖石不要回來。”
“不是吧!隊長。那你們兩個呢?”
“我們兩個站在這里看你找!”我故意惡狠狠地說到。
這時小陳走了過來,拍拍張楊的肩說到:“隊長開玩笑的,我們也會去找的?!?
“這還差不多!”張楊也故做恍然大悟狀:“我還以為就讓我當苦力呢!”
“好了!”我看著這兩個一起經歷了這場慘烈戰爭的兩個隊友,笑道,“等會我們吃點東西,吃完后還是分頭行動。這樣速度會快點?!?
我隨便坐在一塊巖石上,拿出自帶的軍糧,這款軍糧是紅燒排骨飯。我捏碎了包裝袋下部的自熱塊,沒過幾分種,袋子鼓了起來,我看差不多了,撕開袋子。香噴噴的米飯讓人非常有胃口。我一邊吃一邊在想接下來的行動,熱呼呼的飯菜下肚讓人情緒都好很多。我吃完飯,把包裝袋折好塞進雜物兜里面。
“咦,隊長,你把包裝袋帶回去干什么?”小陳還在吃飯,奇怪地問到。
“哦,你們等會吃好也把包裝袋帶回去。”
“為什么?”小陳又問。
“一個袋子有時也會告訴你很多事,如果你今天扔了袋子,假如過幾個月后再接到命令再來這里邀滅殘存的敵軍,而在搜索敵軍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食品包裝袋,那么你知道這個袋子是你自己以前扔在這里的還是敵人扔在這里的。”
“哦!隊長,你的意思是不是我們也可以通過生活垃圾等生活痕跡也尋找敵人的老巢啊?”小張恍然大悟的樣子。
“對,總之等會兒分頭行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些細小的環節,有任何蛛絲馬跡都不要放過。成敗往往取決于細節。”
“是,隊長。”
吃完還算可口的野戰食品后,三人分頭行動,劃分了個自的行動范圍,約定一有什么特殊情況馬上聯系。我像一只小鳥一樣在天空中飛翔,為了這次搜索行動,在機甲背部還額外增加了滑翔翼,一來更加節約能量,二來可以降低速度,否則的話全憑背包想飛行的話速度要快的多,速度太快了反而不利于對敵軍的搜索。
我在一個谷地停了下了,這個谷地長了很多不知名的不同于山峰頂的樹木,有一條小溪緩緩地在林地間流趟,小溪的水很清,溪底都是塊礫石居多,棱角分明,少有圓潤的卵石。我揀起幾塊小卵石,仔細一看,可還是看得出是石英巖的質地,于是隨手讓卵石回到它的家。
我沿著小溪往上游走去,這片谷地比較狹長,寬的地方有二百米左右,窄的地方也就五六十米,直立的石英砂巖聳立在側,幾百米的高差讓狹谷完全處于山峰的陰影當中,裸露在外的臉分外感到涼爽。我一步一步的在原始林地里面行走,或密或疏的植被被我的雙腳踩在腳下,漸漸地在林地里形成了淡淡的線條。我仔細地想尋找到類似的線條,或者是曾經的痕跡,只要被我找到就有了希望。
搜尋了近半個小時,這片谷地天然的好像從來沒有智慧生物出現過,而我是第一個,看來我要換個地方了。我又飛上了天空向更遠的地方前進,這片石英砂巖區應該不會是敵人的秘密基地。峰林開始稀疏起來,我進入了峰林和平原交替的區域,這里的山峰翠綠了很多,已經由半荒漠向濕潤區轉變,植被也開始高大起來。有一條小河流趟在低低矮矮的原野上,像自然女神遺落了一條絲帶在這里。小河越來越寬,可流趟了一會就漸漸消失在一片從林里面,逐漸茂密的從林遮擋了我從高空對河流的探索,我飛了下來。
這里從林較多,不太好下腳,我挑了小河邊的一片淺灘停了下了。這片淺灘除了一片小灌木外沒什么大樹,裸露出大片的河灘石。這河灘石終于不全是紅色砂巖了,出現其它的巖質。我坐在一塊光溜溜的巖石上,撿起一塊又一塊石頭看了又看,看樣子都像是花崗巖而不是石英巖,河水在堅硬的花崗巖河灘上留下了深深歲月的印跡。
我目光轉往遠處,有幾塊圓潤的石塊突起在平坦的石灘上,顯的格外今人注意。我走了過去,這些突出的石塊不到一米高,一個個圓圓的,有一兩個底部也被河水掏空了,就像一個石蛋從遠方移到這里,而不像是本來就長在這里的。更有一個石蛋破碎了一大塊,破碎的部份也很圓潤,像一個大蛋里面本來裝著很多小蛋,但現在小蛋被取走了,形成了好幾個圓形孔洞,并露出里面一層層的紋理,每層厚度在十幾厘米不等,用手一掰還能挖出一小塊來,可見侵蝕比較嚴重了。
奇怪,我喃喃自語起來,如果是流水的作用石蛋不應該出現層層的片狀紋理啊!更不應該破碎形成一個個孔洞,流水從來都是溫柔的,暴力不被它所喜歡。這石蛋的形成我到是能猜出個七七八八,那應該是在一塊巨大的花崗巖基上,表面的石頭經水流或其它作用被分割成小塊后然后被侵蝕磨練成一塊塊石蛋。我把那塊挖出來的片狀碎巖收了起來,不知怎么的,總感覺這會有用。
我傳訊給張楊和小陳,看他們有什么發現沒有,回訊是讓人失望的,他們和我一樣雖然也發現了不同的巖質,可這不同的巖石也告訴不了我們那個巨大體量的洞穴會在那里。沒有一點頭緒。我又看著那破碎的石蛋,竟有幾只螞蟻鉆進了層與層之間的狹小空隙,應該是把那里當作它的家了??戳丝催@幾個小生靈,我突然想到,比起宇宙來,人類也就是弱小的螞蟻吧!
我飛離了這片石灘,繼續在高空飛翔,陸續發現了幾處不是紅色砂巖的巖層,下去觀看,發現也是花崗巖的結構,但風化及流水侵蝕都比較嚴重了。大自然總是讓人逐琢磨不透,那怕是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在石英砂巖為主的巖層中夾雜著點點的花崗巖地層,這應該還是很少見的。
我又找到了一片花崗巖地貌,這是一片高出地面十來米高的小山丘,巖石不像之前發現的那樣破碎,成規則的圓丘狀,露出地表的部份其實也不多,大部份被植被覆蓋。離這處不遠有個不大的湖泊呈狹長形,也就幾萬平方米的樣子。我無心欣賞這處美景,相信這地下不大會有大的洞穴,不然怎么會有湖泊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