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考研人
- 藍色的城市
- 春風關
- 2007字
- 2020-11-19 23:13:49
在2019年9月7日,小a開始了他艱難曲折而又有趣的4年大學生活。
小a深知,自己高考成績并不是很好,自然WF大學也并不是一所很優異的大學。
但是小a曾說,他已經很滿足了,畢竟還有一所大學可以收留他。讓人感覺到很渺小,小a只不過就是茫茫宇宙之中的一個小小的生命而已,一株會思考的蘆葦罷了。
說這話的時候小a的眼里閃著淚花,這時,時間已經步入了十月,北方的秋意漸濃,綠的發光的樹葉也逐漸出現了一道道黃色。
有一天,舍友郭了解到小a的高考分數硬生生的是比小a舍友高出了20分之多,與當年的一本分數線僅差兩分。
舍友郭為小a感到非常惋惜。
“小a,你要是努力多去考二分,你也是一個一本了,再者說了,你這么好的分數也不應該到咱這個學校啊,而且你還不喜歡這個專業……”
小a苦笑道:“我……想出去闖闖,但又不想離女朋友太遠,所以在報考學校的時候只找了HB省周邊的學?!?
“畢竟,咱也是出省了……”小a補充道,但終究還是沒有把話說完。
舍友郭真的可以想象小a心里有多么的矛盾,小a每天書包里必帶的書是高等數學,線性代數,不管上啥課,這兩本書絕對不會將它們留在宿舍里。要知道,小a報考的這個專業是不學數學的……
如果我們知道小a報考的專業,與小a每天都在抱著數學做做對比,我們就可以知道小a是多么的熱愛數學。
小a專業是政治教育一班,一個完全不接觸數學,半點公式都沒有的專業,而小a每天都在學高數。
小a說:“我十分喜歡物理,長大后想成為錢學森,程開甲那樣的科學家,而高中一失足則成千古憾!誤報了文科,退而求其次,我只能將數學重新拾起,好難好心酸?!?
曾有人問過小a,你上大學了,要為自己的未來負責,你學數學為了什么呢?你難道要轉到數學專業嗎?
大一時小a仍存在著幻想,他希望可以轉專業,轉到有理科性質的專業,哪怕只這個專業只有一科是數學也行啊。
聽小a的語氣有點卑微。
后來小a很傷心,他發現WF大學不允許文理之間的專業互轉,而且一年都沒有學數學了,小a的數學素養日益下降。
但是,小a自己可是生活在21世紀呀,難道要在這樣一個美好的世界中干一個不喜歡的事嗎?
考研!??!
這個念頭又一次在小a的腦中蹦出來,深深的扎根在他的心里,為什么要說又一次呢?
小a在高考后就已經打算考研了,只不過那時的他還將考研,想得非常簡單,小a幻想,自己升入一個211在大學中就可以保研,連自己考研都不用了,想想這是多么的美好。
也許那僅僅停留在了幻想中,我們都知道小a的高考分數,連一本分數線都沒有上,又怎可能上得了211大學?
從那以后,改變自己命運的最后一次機會——考研,再次考入自己喜歡的專業,用四年的時間,不,現在還有不到三年的時間了。
小a很有志氣,再死拼一把,在網上找到所有的高數,專業課的網課資源,在2020年的11月份就已經開始自學了。
我很佩服小a,他有一個堅定的信念,考研的種子在小a的心中扎根發芽。
其實小a的做法被很多人不理解,但他不管,小a一直死守心中的那份信念,一直用這份信念引領著他向前。
無論每節課小a都會去,它不會挑選任何一個位置。后排也好,前排也罷,唯一擋不住的就是小a心中那份對高數的熱愛。
老師在講臺上面講課,而小a拿著手機,戴上耳機,手機放在桌面上,掏出筆記本,老師在講臺上面講了,而小a也在下面聽了兩個鐘頭的網課。
我真的好佩服他,他為了自己的夢想勇敢的去追。
但有時覺得小a很固執,固執的像頭驢。小a會為了一道數學題,從晚上一直算,算到將這題解出來。
有天晚上,郭舍友看到小a桌子上還亮著燈,看見小a仍伏在桌子上寫字,又看了眼手機上的時間,便問道:“小a這都已經已經凌晨1點多了,還不睡?”
小a沒有回答,經過了好長一段時間,他才反應過來,“哦,我做完這幾道題再再睡。”
然而,這時候的郭舍友已經又睡下了。
小a從來沒有告訴過我們他喜歡什么專業,我們從他口中得到的信息僅僅是他不喜歡這個專業。
那天,我心血來潮問道:“小a,你想考什么專業啊?”
小a滿懷希望,抬頭看向一望無際的藍天,回答道:“考研經濟學,。這是我距離夢想的專業最近的一種專業,即考慮了我的實際情況,又可以兼顧著我的夢想,這對于我來說真的很好?!?
我在小a的眼里看出了希望,這是小a今生的盼望,他不會放棄,小a已經利用大半個學期學高數,恐怕很少有人這樣拖下去吧!
也有人問小a,那你的期末怎么辦?你一個學期都沒有學……
小a反駁道:“但凡這個專業可以動一點腦子,我也就沒有精力去學高數了。而且你不也一樣嗎?我的書是白的,你的也一樣,大一下學期我背了兩周,應付了期末考試,那這一次我多抽出一點時間,我拿出一個月的時間,來應對期末考試,這個專業不就是這樣嗎?”
那個人被頂的一愣一愣的,因為他知道自己上課也沒有學,一直在那里耍手機,最起碼小a在學高數。
期待小a這類人,為了自己的理想可以不顧一切的去追,生活也許就是這樣,跌跌撞撞又回到了原點,從自己最初的模樣,活成了自己不想見到的人,最后為了自己最初的夢想,又一次找尋以前的記憶,將塵封記憶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