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歐姆定律

歐姆定律是電工電子技術(shù)中的基本定律,它反映了電路中電阻、電流和電壓之間的關(guān)系。歐姆定律分為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和全電路歐姆定律。

1.2.1 部分電路歐姆定律

部分電路歐姆定律的內(nèi)容:在電路中,流過導(dǎo)體的電流I的大小與導(dǎo)體兩端的電壓U成正比,與導(dǎo)體的電阻R成反比,即

也可以表示為U=IR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歐姆定律,下面給出歐姆定律的幾種形式,如圖1-12所示。

圖1-12 歐姆定律的幾種形式

在圖1-12(a)中,已知電阻R=10Ω,電阻兩端電壓UAB=5V,那么流過電阻的電流

在圖1-12(b)中,已知電阻R=5Ω,流過電阻的電流I=2A,那么電阻兩端的電壓UAB=I·R=(2×5)V=10V。

在圖1-12(c)中,流過電阻的電流I=2A,電阻兩端的電壓UAB=12V,那么電阻的大小

部分電路歐姆定律的應(yīng)用舉例如圖1-13所示。

圖1-13 部分電路歐姆定律的應(yīng)用舉例

在圖1-13中,電源的電動勢E=12V,A、D之間的電壓UAD與電動勢E相等,三個電阻器R1、R2、R3串聯(lián)起來,可以相當(dāng)于一個電阻器R,R=R1+R2+R3=(2+7+3)Ω= 12Ω。知道了電阻的大小和電阻器兩端的電壓,就可以求出流過電阻器的電流I

求出了流過R1、R2、R3的電流I,并且它們的電阻大小已知,就可以求R1、R2、R3兩端的電壓UR1UR1實際就是A、B之間的電壓UAB)、UR2(實際就是UBC)和UR3(實際就是UCD),即

UR1=UAB=I·R1=(1×2)V=2V

UR2=UBC=I·R2=(1×7)V=7V

UR3=UCD=I·R3=(1×3)V=3V

因此,UR1+UR2+UR3=UAB+UBC+UCD=UAD=12V。

在圖1-13所示電路中,如何求B點電壓呢?首先要明白,求某點電壓就是求該點與地之間的電壓,因此B點電壓UB就是電壓UBD。求UB有以下兩種方法。

? 方法一:UB=UBD=UBC+UCD=UR2+UR3=(7+3)V=10V。

? 方法二:UB=UBD=UAD?UAB=UAD?UR1=(12?2)V=10V。

1.2.2 全電路歐姆定律

全電路歐姆定律的應(yīng)用舉例如圖1-14所示。全電路是指含有電源和負(fù)載的閉合回路。全電路歐姆定律又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閉合電路中的電流與電源的電動勢成正比,與電路的內(nèi)、外電阻之和成反比,即

圖1-14 全電路歐姆定律的應(yīng)用舉例

在圖1-14中,虛線框內(nèi)為電源,R0表示電源的內(nèi)阻。在開關(guān)S閉合后,電路中有電流I流過,根據(jù)全電路歐姆定律可求得I,即;電源輸出電壓U(電阻R兩端的電壓),即U=IR=(1×10)V=10V;內(nèi)阻R0兩端的電壓U0,即U0=IR0=(1×2)V=2V。如果將開關(guān)S斷開,電路中的電流I為0,那么內(nèi)阻R0上消耗的電壓U0為0,電源輸出電壓U與電源電動勢相等,即U=E=12V。

根據(jù)全電路歐姆定律不難看出以下幾點。

? 在電源未接負(fù)載時,不管電源內(nèi)阻多大,內(nèi)阻消耗的電壓始終為0V,電源兩端電壓與電動勢相等。

? 當(dāng)電源與負(fù)載構(gòu)成閉合電路后,由于有電流流過內(nèi)阻,內(nèi)阻會消耗電壓,從而使電源的輸出電壓減小。內(nèi)阻越大,內(nèi)阻消耗的電壓越大,電源的輸出電壓越小。

? 在電源內(nèi)阻不變的情況下,外阻越小,則電路中的電流越大、內(nèi)阻消耗的電壓越大、電源的輸出電壓越小。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市| 黄浦区| 库车县| 高邑县| 沂水县| 扶风县| 桃源县| 九寨沟县| 城口县| 新晃| 灵石县| 松滋市| 鹤壁市| 江门市| 镇雄县| 财经| 黔东| 蓬安县| 永川市| 南皮县| 涡阳县| 广德县| 固安县| 枝江市| 尖扎县| 汶川县| 衢州市| 钦州市| 宝鸡市| 疏勒县| 阿合奇县| 衢州市| 东丽区| 宜都市| 中山市| 郁南县| 西吉县| 阿拉善左旗| 固始县| 手机| 灵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