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旗袍設計、制作與剪裁實例教程
- 李荒歌
- 399字
- 2020-11-21 19:30:16
1.4 香港旗袍的流行
在40年代末期,大量旗袍裁縫遷居到了香港,旗袍在香港發展了起來,即所謂的港工旗袍。五六十年代的旗袍,主要成為中、上階層女性的普遍服裝,和之前流行的旗袍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其脫胎于30年代的旗袍,加入了更多的西方元素。
這個時期的香港旗袍,不采用整片剪裁、不收腰線僅靠歸拔工藝,加入了西方立體剪裁的技法,領子加高,有了胸省,收了腰線,拼接了袖子,這樣的旗袍更加緊身,強調豐胸細腰;裙擺收窄,顯得臀部豐潤。這更加體現了西方結構的美感,讓女性的身體美感更加明顯。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旗袍
到了60年代末期,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大量西式成衣出現,款式和面料都五花八門,價錢也比量身定做的旗袍更加便宜,年輕人追求新事物,又追求活動靈活舒適,旗袍漸漸變成了老一輩的服裝。到了70年代,美國的波普文化,更加沖擊了旗袍這種傳統服飾,具有含蓄審美的旗袍和具有沖擊力的西方流行服飾相沖突,漸漸退出了日常穿著的大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