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的秋季,我剛踏上社會工作,先是小學校的教師,其次是中學校的教師,接著又升了一級,在杭州城隍山元寶心的浙江藝術專門學校擔任圖案教授。到了那里,和幾位老同學如沈秉廉、邱望湘、陳嘯空諸人又聚在一起了。當時由我發起,組織了“春蜂樂會”。我們經常創作抒情歌曲。正好這時《新女性》月刊在上海誕生,是由剛從商務印書館辭職出來的原《婦女雜志》主編章錫琛創辦的。我試著把我們創作的抒情歌曲,完全畫成與西洋...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1925年的秋季,我剛踏上社會工作,先是小學校的教師,其次是中學校的教師,接著又升了一級,在杭州城隍山元寶心的浙江藝術專門學校擔任圖案教授。到了那里,和幾位老同學如沈秉廉、邱望湘、陳嘯空諸人又聚在一起了。當時由我發起,組織了“春蜂樂會”。我們經常創作抒情歌曲。正好這時《新女性》月刊在上海誕生,是由剛從商務印書館辭職出來的原《婦女雜志》主編章錫琛創辦的。我試著把我們創作的抒情歌曲,完全畫成與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