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B-IoT物聯網技術解析與案例詳解
- 肖善鵬
- 1599字
- 2020-11-28 23:13:18
第2篇 NB-IoT關鍵技術
第2章 NB-IoT體系架構
NB-IoT網絡系統架構如圖2.1所示,由無線網、核心網、業務平臺(如物聯網平臺)、應用服務器(AS)、基礎通信套件以及終端和用戶卡等組成。
圖2.1 NB-IoT網絡的基本系統結構
1.核心網
核心網由分組域核心網、電路域核心網和用戶數據庫(HSS)組成,其中分組域核心網由MME、S-GW、P-GW等功能單元組成,主要提供分組域數據傳輸及能力開放等功能;電路域核心網由MSC/VLR、短信中心(SMSC)等功能單元組成,主要提供短信傳輸功能;用戶數據庫由HSS等功能單元組成,主要提供用戶簽約數據功能。
2.業務平臺
業務平臺包括面向用戶的物聯網能力開放使能平臺、連接管理平臺、空中寫卡平臺、業務網關等多個平臺。
為了向用戶開放網絡能力,物聯網能力開放使能平臺為終端設備提供設備接入、數據存儲、數據路由和轉發功能,為上層應用提供數據推送、設備管理、數據查詢、命令下發等功能。
連接管理平臺是面向客戶的運營支撐平臺,為客戶提供用戶卡信息查詢、通信管理、數據統計分析等服務。
空中寫卡平臺可實現用戶碼號之間的動態切換,即換號不換物理卡。平臺具有制卡密鑰生成、單張寫卡、批量寫卡,以及卡數據管理、碼號管理、寫卡日志管理等功能。
業務網關是物聯網業務體系中為終端、業務平臺、能力系統提供通信接入、業務鑒權、消息路由、協議轉換等功能的業務層接入設備。
3.無線網
NB-IoT無線接入網(E-UTRAN)由eNodeB組成,向下通過空中接口讓用戶接入到網絡中,向上通過S1-MME接口將信令面接入到MME,通過S1-U接口將用戶面接入到S-GW。
4.終端和用戶卡
NB-IoT終端需滿足基本功能、通信功能、業務功能、射頻性能、卡接口能力、電磁兼容性等技術要求,具備NB-IoT網絡接入能力。
用戶卡作為用戶身份標識,主要提供存儲安全數據、動態加載更新應用、安全運算、標識用戶身份、鑒權接入等功能。
5.基礎通信套件
面向NB-IoT終端的通信中間件,實現物聯網終端與業務平臺的通信、應用數據傳輸及設備管理等功能,是提升數據服務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6.應用服務器
完成垂直行業相關數據的存儲、轉發、管理等功能。
以上NB-IoT端到端架構總體可以劃分成管、云、端三大部分,針對每一部分,本書將選取NB-IoT技術與傳統移動通信技術存在較大不同的方面進行重點介紹。
1.管
(1)空中接口關鍵技術
第3章從子載波間隔、工作模式、物理信道、信令承載方式以及演進技術等方面,重點介紹NB-IoT空中接口(簡稱空口)關鍵技術,分析其與LTE系統的異同。
(2)關鍵信令流程
第4章從接入控制、移動性管理、數據傳輸、Non-IP、短消息及后續演進等幾方面,介紹NB-IoT的關鍵流程,通過與LTE系統的對比,深入分析其為適配物聯網特性所做的各種調整。
(3)物聯網安全
NB-IoT沿用了LTE的安全架構,其中網絡域安全、用戶域安全、應用域安全、安全可視性和可配置性等4個方面的安全特性沿用了LTE系統的安全機制,本書將不再贅述。考慮到NB-IoT在無線接入網安全方面進行了協議精簡,第5章將對NB-IoT網絡接入安全特性進行重點介紹。
2.云
(1)能力開放平臺
移動互聯網時代,能力開放是運營商渠道拓展、聚合合作伙伴的抓手。運營商獨有的網絡運營資源,可以向上游提供內容與服務的聚合,向下游提供特定業務功能與分銷的支撐,便于運營商在新型市場探索新的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收入來源。第6章將面向物聯網行業,圍繞產業期望運營商提供的能力(如網絡數據配置、終端監控、Non-IP數據傳輸等)進行詳細介紹。
(2)通信套件
針對物聯網終端形態、傳感器類型以及系統軟硬件環境千差萬別、不一而足的特性,基礎通信套件可最大化獲得物聯網運營的數據服務能力,降低物聯網設備的開發和接入難度,減少產品發布周期,推動相關產業發展。16.3節將詳細介紹基礎通信套件,實現一套標準SDK和終端設備管理接口規范,統一終端側應用連接與通信協議以及與移動物聯網數據平臺對接。
3.端
通用模組:物聯網終端形態千差萬別,模組市場存在碎片化嚴重、兼容性低、缺乏規模效應等問題,16.1節將圍繞通用模組行業標準、參考設計以及產業情況,闡述通用模組的設計理念。
參考文獻
[1] 3GPP TS 36.211.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2] 3GPP TS 36.321.Medium Access Control(MAC)protocol spec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