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基礎輕松學會松下PLC
- 王時軍
- 2462字
- 2020-11-27 17:57:55
2.6 時序結構設計方法
時序結構是PLC的基本結構,本節以實例方法進行一一講述。
2.6.1 啟動和復位控制結構
啟動和復位(停止)控制結構是構成PLC梯形圖最基本的結構,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實現。
1.直接用輸出繼電器實現
【例2-33】 編程實例
如圖2-57所示,當X0為“ON”時,X0的常開觸點閉合,Y0得電(ON),并由Y0的常開觸點實現自鎖,保持輸出Y0處于接通狀態。X1為“ON”時,X1的常閉觸點斷開,Y0失電(OFF)。
圖2-57 啟動和復位控制結構(一)
a)梯形圖 b)指令表 c)波形圖
2.用保持指令(KP)實現
【例2-34】 編程實例
圖2-58 啟動和復位控制結構(二)
a)梯形圖 b)指令表 c)波形圖
如圖2-58所示,當X0為“ON”時,X0的常開觸點閉合,Y0得電(ON)并保持;當X1為“ON”時,X1的常開觸點閉合,Y0復位(OFF)。
3.利用計數器實現
【例2-35】 編程實例
在圖2-59中,當X0第一次為“ON”時,Y0得電(ON)并通過自身觸點實現自鎖,同時計數器減1;當X0第二次為“ON”時,計數器的當前值減為0,C100的常閉觸點斷開,Y0失電(OFF)。
圖2-59 啟動和復位控制結構(三)
a)梯形圖 b)指令表 c)波形圖
2.6.2 優先控制結構
對于兩個輸入信號(X0、X1)先接通者獲得優先權,而另一個無效,實現這種功能的結構就是時間優先結構。
【例2-36】 時間優先控制結構
如圖2-60所示。
圖2-60 優先控制結構
a)梯形圖 b)指令表 c)波形圖
當X0先接通,R0線圈接通,Y0得電(ON),同時由于R0的常閉觸點斷開,X1接通時也無法使得R1接通,因此Y1無輸出。如果X1先接通,則X0輸出而Y0無輸出,這樣,就實現了先接通者優先輸出。
2.6.3 比較控制結構
比較控制結構(譯碼結構)是預先設定好輸出條件,然后對多個輸入信號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的結果來決定輸出狀態。
【例2-37】比較控制結構
如圖2-61所示,當X0、X1同時接通時,Y0得電(ON);X0、X1都斷開時,Y1得電(ON);當X0斷開而X1接通時,Y2得電(ON);當X0接通而X1斷開時,Y3得電(ON)。
圖2-61 比較控制結構
a)梯形圖 b)指令表 c)波形圖
2.6.4 分頻結構
【例2-38】 利用PLC可以實現任意分頻,如圖2-62所示為二分頻結構。
圖2-62 二分頻結構
a)梯形圖 b)指令表 c)波形圖
在輸入端X0加上脈沖信號,當輸入X0第一個脈沖到來(由OFF變ON)時,上升沿微分指令使得R0接通,其常開觸點閉合一個掃描周期,Y0得電并自鎖。
當第二個脈沖到來時,R0再次接通一個掃描周期,其常閉觸點斷開,此時Y0的常閉觸點處于斷開狀態,使得Y0失電。
當第三個脈沖到來時,R0再次產生導通一個掃描周期,Y0重新接通并保持,在第四個脈沖的上升沿使得Y0再次斷開。依次往復循環,實現對輸入信號X0的二分頻。
2.6.5 延時結構
利用PLC的定時器和其他元器件構成時間控制結構就是延時結構。各類控制系統經常用到的功能,下面介紹幾種實現延時的方法。
1.通電延時接通結構
FP1系列PLC的定時器是通電延時型的,即定時器接通后,當前值開始遞減,當減到0時定時器開始輸出,對應的常開觸點閉合,常閉觸點斷開。定時器在輸入斷開時被復位,當前值恢復為設定值,觸點也同時被復位。
【例2-39】 通電延時-接通結構
在圖2-63中,當輸入X0接通時,R0接通并自鎖,定時器T0開始定時,T0從K50開始遞減,減為0時(從X0接通到此刻延時了5s),T0的常開觸點閉合,Y0得電。當輸入X1接通時,R0失電,其常開觸點斷開,定時器復位,T0的常開觸點斷開,Y0失電。
圖2-63 通電延時-接通結構
a)梯形圖 )指令表 c)波形圖
2.通電延時斷開結構
【例2-40】 程序實例
如圖2-64所示,當輸入X0接通時,Y0和R0同時得電并實現自鎖,R0的常開觸點接通定時器T0,T0從K50開始遞減,當減到0時(從X0接通到此刻延時了5s),T0的常閉觸點斷開,Y0失電。
圖2-64 通電延時-斷開結構
a)梯形圖 b)指令表 c)波形圖
當輸入X1接通時,R0失電,其常開觸點斷開,定時器被復位。
3.失電延時斷開結構
在繼電器、接觸器控制系統中經常用到失電延時控制,而PLC中的定時器只有通電延時功能,那么可以利用軟件實現失電延時的控制功能。
【例2-41】 程序實例
在圖2-65中,當輸入X0接通時,輸出繼電器Y0和內部繼電器R0同時得電并均實現自鎖,定時器不工作。
圖2-65 失電延時斷開結構
a)梯形圖 b)指令表 c)波形圖
當輸入X1接通時,R0失電,其常閉觸點閉合(此時Y0保持通電),定時器T0接通。T0從K50開始遞減,減為0時(從X1接通到此刻延時了5s),T0的常閉觸點斷開,Y0失電,Y0的常開觸點斷開,定時器復位。
4.通電延時接通失電延時斷開結構
【例2-42】 編程實例
在圖2-66中,當X0接通時,定時器T1開始延時,2s后定時器T1的常開觸點閉合(置位信號),保持指令使Y0得電并保持;當X0斷開時,定時器T2接通(此時Y0的常開觸點閉合)開始延時,4s后定時器T2的常開觸點閉合(復位信號),Y0失電。
5.長時間延時結構
控制系統有時需要比較長的延時,而每個定時器的時間設定都很有限,有時候可以通過定時器串聯來實現,但是更長時間的延時僅憑定時器是無法實現的,可以利用PLC內部的計數器組合來實現。
圖2-66 通電延時接通失電延時斷開結構
a)梯形圖 b)指令表 c)波形圖
利用定時器串聯可以實現長時間的延時,實質上就是讓多個定時器依次接通,延時時間是多個定時器設定值的累加,如例2-43所示。但這種方法有一定的限制。
【例2-43】 編程實例
程序指令及梯形圖如圖2-67所示。
圖2-67 定時器串聯長時間延時結構
a)梯形圖 b)指令表 c)波形圖
【例2-44】 編程實例
在圖2-68中,以定時器T1的設定時間作為計數器C100的輸入脈沖信號,這樣延時時間就是T1設定值的若干倍(圖中為4倍)。
圖2-68 定時器和計數器聯用長時間延時結構
a)梯形圖 b)指令表 c)波形圖
【例2-45】 編程實例
圖2-69 計數器長時間延時結構
a)梯形圖 b)指令表 c)波形圖
在圖2-69中,以內部特殊繼電器R901E(1min時鐘)作為計數器C100的輸入信號,這樣延時時間就是若干分鐘(圖中為6個脈沖時間)。如果一個計數器不能滿足要求,可以將幾個計數器串聯使用,即用前一個計數器的觸點作為后一個計數器的輸入脈沖信號,可實現一個更長時間的延時。
2.6.6 順序控制
【例2-46】 編程實例
在圖2-70中分別利用定時器和計數器實現順序延時控制。
圖2-70 順序延時接通結構
a)定時器延時電路 b)計數器延時電路
在X0接通時開始延時,延時10s后Y0得電,延時20s時Y1接通,延時30s時Y2接通。此外還可以利用比較指令實現順序延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