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地設計與工程實踐
- 叢遠新
- 722字
- 2020-11-27 17:38:16
第1章 接地基本原理
關于接地的定義,不同的規范不盡相同,一般認為,接地是電氣設備的可導部分與地(或可用來代替地的導體)的電氣連接。我國行業標準DL/T 621—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對接地的定義如下:
接地——將電力系統或建筑物中電氣裝置、設施的某些導電部分,經接地線連接至接地極。
其中,接地極、接地線的定義分別如下:
?接地極——埋入地中并直接與大地接觸的金屬導體,稱為接地極。兼作接地極用的直接與大地接觸的各種金屬構件、金屬井管、鋼筋混凝土建(構)筑物的基礎、金屬管道和設備等稱為自然接地極。
?接地線——電氣裝置、設施的接地端子與接地極連接用的金屬導電部分。
但凡用電,就得有電位差(譬如,沒有220V的電位差,就不可能有我們的日常用電),可若電位差因故障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則會導致危險甚至致命的事故(譬如電熱水器漏電導致電位差轉移至人體上,則會造成致命的后果,事實上這樣的事故年年都有報道)。然而,故障卻是無法避免的,無論電氣工程師作多大的努力,都無法絕對避免,為此,必須有合理的接地系統以最快的方式消除這些可能產生的故障電流,為此,就得實現最低的接地電阻值。
DL/T 621—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中按照用途將接地分為如下4類:
1)工作(系統)接地——在電力系統電氣裝置中,為運行需要所設的接地(如中性點直接接地或經其他裝置接地等)。
2)保護接地——電氣裝置的金屬外殼、配電裝置的構架和線路桿塔等,由于絕緣損壞有可能帶電,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設備的安全而設的接地。
3)雷電保護接地——為雷電保護裝置(避雷針、避雷線和避雷器等)向大地泄放雷電流而設的接地。
4)防靜電接地——為防止靜電對易燃油、天然氣貯罐和管道等的危險作用而設的接地。
下面結合幾種最常見接地類型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