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氣傳動的原理和實踐
- 秦曉平
- 1217字
- 2020-11-27 16:38:20
前言
電氣傳動這門學科已經有百年的歷史,從最初簡單的電動機控制技術到當今的數字控制技術,無論是數學、物理概念,還是元器件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同的生產機械對于電氣傳動的技術要求也不同。在工廠中往往會有各種不同年代、不同方式的電氣傳動裝置。
鑒于目前國內一些電氣傳動的書籍重理論輕實踐的現狀,深感廣大青年讀者迫切需要實用性強的電氣傳動參考書的迫切心情。為了適應實際應用的需要,作者根據多年科研開發、設計、調試、維護的經驗,結合目前國外電氣傳動新技術、新教材的發展趨勢,編撰本書。
電氣傳動是一門傳統技術的學科。隨著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原有的一些理論性較強的概念,現在已經成為技術人員應知應會的常識,例如三相交流電動機旋轉磁場的形成,變頻調速的理論依據等。基于這種理念,形成了本書的兩大特點:簡明性和實踐性。
簡明性是本書的第一個特點,對已有的知識進行刪繁就簡,不做繁瑣的公式推導,只是列出必要的公式和圖表,指出該公式和圖表的使用條件和方法,使讀者能夠在實際工作中聯系學過的知識,直接利用這些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本書還引入了一些目前教材中缺少的內容。
本書第二個特點是實踐性,從內容到編排,都是體現以實際應用和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目前國內許多相關專業的大學生缺乏實踐經驗,不知道怎樣把所學的理論應用于實際。本書試圖引導剛剛走出校門的學生們在工作實踐中主動地運用所學過的理論知識。本書提供一些計算例題,讀者仿照本書提供的例題,可以解決實際中遇到的計算工作。
本書既可以彌補高等學校師生在教學工作中缺乏實踐經驗之不足,也可作為供現場實際工作者的隨時閱讀的參考書。本書還可以作為大學本科非電類專業或電類專業的專科類電氣傳動的教材。能夠為我國的電氣傳動事業做出一點微薄的貢獻,使讀者能夠在實際工作中處理一些疑難問題時有所收益,這就是編者的一點心愿。
本書主編有過農村插隊和礦工的經歷,“文革”后恢復高考考入大學,讀研時從師于著名傳動大師丁蘊石先生,對雙饋電機有所建樹,編著了《感應電動機的雙饋調速和串級調速》一書,受到業界好評。20世紀90年代初期曾留學日本名古屋工業大學,開始了對伺服電機的研究。90年代后期,在德國西門子公司工作,參加交-交變頻器的設計和調試工作。在這些經歷中,學習到發達國家在電氣傳動領域的先進理念和實際工作經驗。在科研開發、生產廠礦的多年實踐,尤其在冶金自動化和電氣傳動方面,一直在一線工作,積累了大量的有益經驗和深刻的挫折教訓。利用工作之余的點滴時間,編著和翻譯了一些自動化類的書籍,撰寫了一些論文,積累了一些素材。目前已經從緊張的一線工作中退了下來,于是就萌生了整理資料、編撰成書的想法。能夠為我國的電氣傳動事業做出一點微薄的貢獻,使讀者能夠在實際工作中處理一些疑難問題時有所收益,這就是編者的一點心愿。也希望讀者對書中的紕漏、缺陷予以指正。
本書由秦曉平主編。秦川、蘭樹蒙、林筠、吳雨杭為本書的編寫付出了辛勤工作和巨大努力。
秦曉平
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