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管理混亂到領導成功
- (美)斯科特·杰弗瑞·米勒
- 2542字
- 2020-11-16 17:32:28
挑戰8 角色平衡
假如上個星期狗仔隊跟蹤了你,
他們能否看到你平衡的工作和業余活動?
平衡與否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在企業界有一個到處流傳的秘密,名曰“工作/生活平衡”。這一說法是你需要將其作為一項必不可少的企業價值觀來談論的。然而這里的秘密在于,大家其實是口是心非,不太當真。每個人都心知肚明,雖然我們會在公開場合高談闊論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力以達到工作和私人生活角色的有效平衡,但如果你真的想要成為一名成功的領導,你要投入盡可能多的時間,你需要是那個第一個到辦公室并且最后一個離開的人。平衡生活,見鬼去吧。那些認為現在的潮流已經轉變了的人請聽好,根據2018年發布的一項名為“業余時間調查項目”的研究, 24%的美國人表示他們在一年多的時間里未曾度過一個假期, 52%的人聲稱2017年年底時自己尚有未用過的假期。
事情并非一直如此。 30年前,我的父親是一家財富500強企業的中層領導。在我的記憶當中,他的辦公室在傍晚時間打電話到家里找他不過一兩次。他的老板從未在他回家后給他打過電話。 20世紀90年代初以前,無論你是什么級別,離開辦公室的時候,你的工作就已經完成了。當然,你還會想著工作的事,但在下一個工作日之前你不必去關注(周末的時候你肯定不會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面)。
這些年來,我們似乎失去了這種老派的智慧。在我看來,如果沒有業余時間里用來充電和恢復活力的活動,你就不可能感到“身心健康”(whole)、“幸福滿足”(fulfilled)。而如果你在生活的多個方面都不能感到滿足,那么你在工作中可能就會效率低下。一些研究甚至將積極活躍的性生活與提高工作滿意度和工作投入度聯系起來(說明一下,不是說在工作中進行積極活躍的性生活)。關鍵是,你的滿足感越高,你的效率就越高。而你的工作效率越高,你的工作時間就會越少。相反,你越不快樂,你的工作效率就越低,因此就需要你花更多的時間在辦公室里來完成工作。是惡性循環還是良性循環,取決于你自己的選擇。
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最終弄明白這一點。我已經駕輕就熟了嗎?還差得遠呢。我有條件反射式地說“yes”的習慣,我會接受大跨度的職位提升,接受在世界的另一端做主題演講的邀請,等等。說實話,“得益”于技術,實現工作/生活的平衡從未像現在這樣艱難,而且這種情況只會變得越來越糟。工作和生活之間的界限大都變得模糊不清。當然,我知道有些人自豪地宣稱他們會堅定不移地遵守工作/生活之間的明確界限。然而,在晚餐后逐項查看賬單并且支付41%(因為你喝了兩杯酒,而他們只喝了一杯)的,也是這些人。我衷心祝愿他們在堅定的平衡承諾方面一帆風順。賬單分開,好吧……最好桌子也分開。
幾乎每家私營企業都需要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競爭,因此我們只會越來越期望利用科技來保持聯系并參與其中。通常,作為對持續隨叫隨到的交換,我們中的許多人都獲得了更靈活的工作環境。事實上,許多公司已經對受薪員工采取了靈活的休假政策:“按需選擇假期,但要保證能交付成果。”
聽起來像是一種合理的針鋒相對。但請原諒這個用語,我敢打賭,其中的“鋒”(“但要保證能交付成果”)要勝過“針”(“按需選擇假期”)。在過去一年中,有多少人的假期超過了10天(不算法定假期)?我可以告訴你我沒有,而且并非因為我想不起來要去哪里或者要做什么。我要么是出于習慣應諾別人,要么是在認為請假會降低而絕不會提高我的工作效率的錯覺下繼續工作。歡迎來到我的管理亂局。我意識到這種模式可能更多是以美國為中心,但世界其他地區的競爭也很殘酷,所以還是多花些心思在事業上吧。
我們稱這一挑戰為“角色平衡”是有原因的,并不只是“倡導”這一理念。如果領導者自己沒有生活,他們不僅在團隊成員眼中顯得可憐,而且也會為其他人的行為設定一個非常低的標準,無論是有意或無意。
不要忘記,這是你的生活,所以不要把它全部用在工作上。引用無數人說過的話,沒有人在臨終前希望自己以前能在辦公室呆更長時間。沒有人能規定怎樣的平衡才是正確的,一切由你決定。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個人的和職業的),不同的職業生涯階段、經濟需求、技能、恐懼,等等。不要讓別人插手你認為有價值的東西。我覺得沒有必要占用你的時間來進一步宣揚為什么要保持平衡,以及為什么要在生活中從容不迫。基于所有前人的經驗,這個道理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顯而易見的。我現在想要花時間談論的是,作為領導者,為什么在此方面為他人做榜樣對你來說很重要。
除了是對自身的投資外,你所做的示范很可能會在你的同事身上再現。你的員工需要知道休假對他們來說是安全的。無論你是否認為自己的行為會轉化成他們的,請相信我,它確實會。你的團隊成員會基于你的言語和行動來判斷什么可以接受,什么不可以。如果你真的希望自己的員工能有一個平衡的生活方式,以便他們能夠在工作環境中振作精神,目標清晰,工作效率提高,你就必須以身作則。
生活的平衡不一定意味著就要去度假。領導者需要抽出時間投資自己,培養愛好,維護自己的健康和人際關系。同時,我們也需要變得更多維,不要讓工作限制住自己。生活中我們都曾經歷過一些更側重于事業的階段——這沒什么錯,只要它僅限于某個階段。要記住,階段是會結束的,或者說至少應該如此。
永遠不要找這樣的借口:一旦休假,你就會在返回時面臨更加令人發怵的工作量。可能對于我們來說的確如此,但這種蹩腳的邏輯同樣適用于洗澡——永遠不要洗澡,因為你還會變臟的。
如果你真的不想度假,或者真的度不起假,那也不是什么丟人的事。一些單身人士或社交圈很小的人,可能不希望獨自旅行。還有一些人財務壓力大,顯然不愿意在預算中強加一個假期來增加已有的壓力。這是你自己的事,但不要讓這些成為你被陷在工作中的借口。宣布你要休息一星期,然后轉身離開。可能實際上是一次“宅假”,那也無妨。宅在家里,畫畫,學習用鉤針編織。只是不要給任何同事打電話、發短信或電子郵件。請記住,你的團隊成員也會從“老板休息”中受益。
最有可能的是,不休假會讓你看起來很可憐。人們會談論此事。這對你的個人形象來說是很糟糕的事。更糟糕的是,你的團隊會對你的工作失去興趣。(誰會想像你一樣呢?)你最好消失一個星期,然后撒個謊說是去羅馬度假了。說到這兒,批評我鼓勵你們撒謊的郵件就會來了,但如果謊言能讓你離開辦公室,收到一大堆這樣的郵件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