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娘的心情也慢慢的平復,習慣了一個人來面對一切事物,那天我們下班之后,惠子說想出去吃點什么,老板娘也說想吃點什么,也不知道吃什么,倆人商量著,說想吃拉面,但不知道哪一家的拉面好吃,不知去誰家吃,我們經常去的是車站附近那幾家的拉面館,這次想換一家嘗嘗,我說那就去古川的那家店吧,她倆說行,于是我們三個人就走了一段路,去了古川的拉面店,古川正在后廚忙著,剛剛走了幾個客人,我們去的時候店里正好不太忙了,古川看到我,愣了一下,過來和我們打過招呼,我們三個人叫了三份拉面,一份煎餃子,老板很快給端了上來,我們幾個人都有些餓了,吃完后,我去付賬,古川說他付就行了,我們三個人坐著休息了一會兒,我看了看古川的店,店不太大,能坐二十多人,除了拉面,墻上還寫了一些炒菜名,價錢還不算太貴,店里就老板一個人了,老板的媳婦先回去了,我們幾個人出了店,古川出來送我們,說也快關店了,他把東西再收拾收拾,我們三人就分了手,各自回家,我到家沒多久,古川也回了家,倆人聊了一會兒就睡下了。
我們現在租的房子當時需要保證人,我倆也不認識日本人,古川就去找了店里的老板,老板也希望古川能在店里一直做下去,所以就同意做古川的保證人,因為保證人必須是日本人,所以老板同意了,給簽了字,如果讓我們自己去找保證人,也很不容易找,看一些報紙上登的,說有專門做保證人的,但需要交錢,我們哪里有錢呀?所以也很感謝老板,我和古川也剛好碰到了他們的老板,剛來日本,誰都不認識,誰會當你保證人呢?那都是需要承擔一定風險的,還沒有好處,所以古川也很感謝老板,雖然工作累點,但慢慢習慣就好了,剛來時還不太適應新環境,現在老板對古川也很好,因為古川工作的很認真,不像剛來時,什么都要教,什么都不會,我們最困難的時候終于度過去了!
日本的拉面歷史,可追溯到從江戶時代末時,當時有很多的外國人移住到剛剛開通的幾個主要港口,中國面的料理傳入到日本,到了明治時代時,中國面的料理包括中華料理店鋪慢慢多了起來,伴隨著從中國來的留學生增多,港口之外的店鋪也逐漸多了起來。有的地方有很多的華僑定住,1910年時,在關東這里第一次開了一家日本拉面店,雇傭了12名中國人,從而越來越有名氣,日本開始陸陸續續的開了很多中華料理店,有拉面、餃子、燒麥,有100多年的歷史,后來發展為日本獨特的拉面料理,素材、味道,也分了很多種類,拉面湯有醬油味、鹽味、大醬湯味、豬骨頭湯、雞湯、魚湯、咖喱湯,很多種口味,面里素材也很多種,有蔬菜的、有瘦肉的、餛飩的,肉菜魚雞蛋等五種材料面,全國各地的面也是各有風味,面也很有筋道,再配以各種湯、配料、魚、肉、蔬菜混合在一起,飄來陣陣的香味,在碗里攪拌均勻,熱氣騰騰的,很好吃,有的拉面店因為太火,排隊的人也很多,尤其是在冬天,如果吃上一碗熱乎乎的拉面,全身都不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