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161]。
十二學彈箏[162],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163]。
十五泣春風,背面秋千下。
【解讀】
歷來注家多以為此詩是義山借少女之從幼稚而懷春,進而傷春,以托寓自己的少負才華,長竟淪落不偶。這是一種結合作者生平的體味法,是對詩意的引申。若將本詩直解為寫女兒命運、為女兒憂心,雖少了曲折,實...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161]。
十二學彈箏[162],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163]。
十五泣春風,背面秋千下。
【解讀】
歷來注家多以為此詩是義山借少女之從幼稚而懷春,進而傷春,以托寓自己的少負才華,長竟淪落不偶。這是一種結合作者生平的體味法,是對詩意的引申。若將本詩直解為寫女兒命運、為女兒憂心,雖少了曲折,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