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和平與教育

和平非不戰之謂也,和平亦非不戰可得而幾也。戰爭之戰仗武力,和平之戰仗正義。正義存乎世,則真正之和平始可得而保。若夫武人專權,正義掃地,雖無戰爭,非和平也,茍安耳。國民各懷茍安之心,而猶自詡其愛和平,游魚嬉釜,供人烹調而已。

吾國人素以愛和平著。然一究其原,吾國人所謂和平者,實無堅固之基礎。何以言之?曰:吾國所謂和平之基礎者,非仁政也與?仁政也者,非即所謂牧民政治也與?國民如群羊,仁君牧之,牧之得其道,則五谷豐登,家給戶足,熙攘往來,咸與升平。雖然,仁政之下,暴政伏焉;牧之始,魚肉之始也。彼牧者一旦茍欲殺其群羊而供其大嚼,則又誰與之抗!讀吾國歷史,一治一亂相乘續者無他,羊肥而食,食者暴也;羊瘠而牧,牧者仁也。牧而食,食而牧,循環不已。政府以民為羊,而民亦自甘居于羊之地位。若是者數千年,積重難返,居今日而視全國之人民,要皆懦弱無能之群羊耳。故政客弄巧,國民無能為也;武人弄權,國民毋敢違焉。今日察吾國之大局,非一有政客武人而無國民之國乎?誰為為之?曰:仁政也,牧民政治也。牧民政治之和平,茍安而已。故今日欲得真正之和平,當一反吾國向日之所謂牧民政治。

牧民政治之反面,即平民主義是也(或曰民權主義)。平民主義,首以增進平民之能力知識為本,使人民咸成健全之個人,倡造進化的社會。于是一方以健全之個人,進化的社會,而為和平之保障;一方以個人之才智,社會之能力,而掃除強暴不良之政治。如此,則熙攘往來,咸與升平,真正之和平至矣。

欲得永久之和平,必以平民主義為基礎。然欲自牧民政治而躍入平民主義,決非可茍且偷安而得者,則必自人人之奮斗始。故吾所謂和平者,奮斗之和平也;達此和平之教育,奮斗之教育也。

向日德國教育主義,與夫自德國采取而來之日本教育主義,即所謂軍國民主義是也。日本以實踐之科學,武士道之軍隊,一戰而破紙虎之中國,再戰而敗雄羆之強俄,固軍國民教育之功也。然德國挾其軍國教育而與世界宣戰,卒敗于酷愛平民主義之美國與其他協約國。美國總統威爾遜曰:“吾美國將犧牲一切,為正義而戰,為世界平民主義求安全而戰。”德軍既挫,平民主義遂占勝勢矣。

讀者諸君乎!強國之道,不在強兵,而在強民。強民之道,惟在養成健全之個人,創造進化的社會。美國以七萬五千之常備軍,期年之間,集雄兵達四百萬;運到法國者,每分鐘計七人。每小時四百二十人,每日一萬人。十一月十一日宣吿停戰之日,美軍在法者約計二百萬人。其征集運輸之神速,令人驚駭。此無他,其國民之個人強也,其社會之進化率高也。美國之兵,皆平民也,未入伍以前,或為教員,或為商人,或為官吏,或為富家子,或為傭工,或為農人。其學校,無軍國民教育也;其陸軍總長,文人也。既無所謂督軍,更無所謂鎮守使。然而個個皆良兵,人人皆勇士。非國民個人之強健,而孰能臻此乎?總統一文告,而全國青年,均赴選舉區注冊入伍,無敢稍后。一舉公債,輒逾原額。主中饋者節省食料,大實業家棄職位為政府效勞。國中工廠,盡聽政府調度。學校男女兒童,或在庭前隙地種植,以增全國食料,或為紅十字會服務,以助救濟事業之進行。男子身赴前敵,女子代其職業;農場工廠,電車鐵路,女子均操男子之業。威爾遜曰:“工人之隊伍,其功與赴前敵之隊伍同。工人之機械,猶來復槍也。無工人之機械,則來復槍亦將失其功用。”由此言之,奏凱旋之功者,非獨兵士而已,全國國民與同功也。故和平云者,亦非獨弭兵而已,全國國民與有責也。茍非個人健全、社會進化,則戰時不足以制勝,平時亦不足以享受其幸福。故有健全之個人,進化的社會,則可戰可和;無此,則戰固不足恃,和平亦不足恃也。

和平之真義既明,而后始得言和平之教育。教育者,即達此和平目的之一方法也。欲圖永久之和平,必先解決教育之根本問題。吾國昔日之教育,牧民政治之教育也。孟子曰:“立庠序之教,所以明人倫也;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又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近世西洋之教育,平民主義之教育也。曰自治也,獨立也,自由平等也,發展個性養成健全之個人也,皆所以增進個人之價值,而使平民主義發達而無疆也。此次世界大戰之結果,平民主義已占勝勢;世界潮流,且日趨于平民主義。(如俄羅斯之革命,日本之內閣更迭,均為平民主義發達之結果。日本歷來之內閣總理,均系貴族,此次原敬以士族而組閣,實為創例。友人之新自日本歸者,為余言曰:“日本人民近數月間為世界潮流所感動,多傾向平民主義。”)平民主義愈發達,則其和平之基礎愈固。故欲言和平之教育,當先言平民主義之教育;欲言平民主義之教育,當自養成活潑之個人始。其道惟何?曰:

(一)養成獨立不移之精神

吾國青年最大之惡德有二:一萎靡不振,一依賴成性。萎靡不振,則遇事畏難,欲望減縮,事無大小,必無成功。依賴成性,則事事隨人腳后跟說話,新事業之創造,必不可能矣。故必使具高尚之思想,凡事須進一步想,勇往直前,百折不撓,以是而養成獨立不移之精神。此種青年愈多,則社會進化愈速。若夫垂頭喪氣,事事畏縮,豈所望于新教育所產生之青年哉!

(二)養成健全之人格

曾文正曰:“身體雖弱,不可過于愛惜,精神愈用而愈出。”此言當有界限。夫逸居飽食,以養精神,則精神必僵;若但用精神,不強體力,則終亦必踣。況近世文明復雜,必非枵朽之體所能擔當。回憶舊時同學之英俊,學成而夭折者,不可勝數。作者留外十年,返國訪舊,乃大半已入鬼鄉。以孱弱之身體,遇復雜之文明,不其殆哉!更念當時在外留學,十年之中,同學青年夭亡者,不過數人,衛生有道,非壽命也。體操也,網球也,野球、足球也,游泳、舞蹈也,皆所以延年之道也。球場、游泳池、舞蹈廳,到處皆是。彼國人士,群趨而游戲焉。野球比賽,舉國若狂。其活潑運動之精神,貫徹于全國人民之生活。此實歐美個人健強社會進化之秘訣。而反觀今日吾國則如何?其他且勿論,但以學界言之,日課以外,則無娛樂之地。好學者讀書,讀書愈多,而身體愈弱;不好學者玩撲克,撲克愈多,而志氣愈消。讀書過度,禍同撲克,臧谷亡羊,其失均也。

(三)養成精確明晰之思考力

甚矣,吾國人之不思也!凡遇一事,或出于武斷,或奴于成見,或出于感情。故全國擾攘,是非莫衷。其斷事也,不曰大約如此,則曰差不多如此。夫以大約如此差不多如此之知識,而欲解決近世復雜文明之問題,其能不失敗乎!某西人謂作者曰:“差不多三字,誤了中國人不少。人人以差不多為知足,故缺少精確之知識。試問中國人口幾何乎?曰:差不多四萬萬。試問此處到彼處幾里乎?曰:差不多五六里。其尤甚者,則視是非為差不多,公私為差不多。”此非全國人民共具一糊涂之頭腦乎!以糊涂之頭腦,解析中國之問題,其有不錯亂紛雜者乎!故以教育方法解決中國之問題,當養成精確明晰之思考力。欲達此目的,事事當以“何以如此”為前提。學校之中,當注重論理學、科學兩者,以為思考之基礎。記誦之學,非真教育也。

由上述來,欲養成健全之個人,則獨立不移之精神,筋血充實之體格,思考精確之頭腦,皆為至要。三者不具,雖有愛國道德等訓練,終亦歸諸無用而已矣。

個人強健,社會進化之基礎也。非此則成一不關痛癢之社會,今日之中國是也。雖然,謀一國文明之進步,有從個人方面入手而間接及于社會者,有直接謀社會之進步而間接及于個人者。個人與社會,固相互為用者也。至若個人之存在,所以為社會乎?抑社會之存在,所以為個人乎?此又別一問題,姑置弗論。(以個人之存在所以為社會者,德國及日本之人生觀也;以社會之存在所以為個人者,英、美兩國之人生觀也。)吾人但認謀社會進化,亦有直接之方法可也。以中國今日而論,直接謀社會進化之道,如之何其可乎?曰:

(一)改良起居

中國起居之不良,凡稍吸外洋空氣者,莫不知之。街道狹窄,居室不通空氣,人居其間,得毋瘦弱枵朽乎!吾聞西人之論校舍也,甲說曰:校舍之壯麗,徒使貧家學生離校后,若家庭之不良耳;乙說曰:學生在校養成起居清潔之習慣,離校后,知家庭起居之不良,長成獨立時,必設法以改良之,此乃改進社會之良法也。大多數之教育家,皆以乙說為是。故歐美之建筑校舍,必取壯麗而舍簡陋。學生在校時,藉以涵養心神,啟發美德。離校后,藉以改良起居,為良子女之出產地。馬相伯先生演說曰:“數十年前吾游日本,見其人民形容瘦弱;數年前再游日本,見其人民體力強壯,其理何在乎?曰:數十年前之兒童,其出產地為臭水溝也,為豬檻也;近年來之兒童,其出產地為花園也。試觀上海人民,其黃皮瘦骨之形狀,西人莫不謂中國人種之退化。此無他,我國兒童之出產地,為臭水溝也,豬檻也。”言之透徹,無以復加。或曰:校舍之不良,非不欲改良也,國家經費不足也。斯言也,驟聞之雖亦近似,然尚有他原因存焉。迂儒曲士,奴于草廬茅屋之舊見,以為講學之地,無取壯麗。一般社會,盲從其說而附和之。故一有壯麗之校舍,出現于其地,即物議沸騰,斥為浪費。若是,辦學者,其誰愿遭此物議乎!否則國家歲費數千萬,以養無用之兵,而未嘗有所吝惜,誰謂中國無錢乎!若以起居論,諸君不見上海靜安寺路、霞飛路之西人住宅乎?樹木蔭翳,花草滿庭,不疑若仙宮乎?然西人每日作事只八小時,事罷后,汽笛嗚嗚,汽車飛馳,往仙宮而息焉。吾國人自朝至晚,自元旦至除夕,一無休息。統一歲之勤勞,其所得尚不足以維持一清潔之家庭,而以臭水溝為子女之生產地,其故何耶?此足以深長思也。嗟夫!起居不良,皮黃骨瘦,精神疲倦,作事萎靡。社會衰落,良有以哉!

(二)修筑道路,振興實業

道路,一國之血脈也。國無道路,則麻木不仁。美之治菲律賓也,修大道,筑鐵路,全國之道路如蛛網也。日本之治臺灣高麗也,亦以此為入手辦法。以高麗而論,日政府之規劃不遺余力,行政之大機關與大機關相聯絡,有一等道路也;中等機關與中等機關相聯絡,有二等道路也;小機關與小機關相聯絡,有三等道路也;市鎮村落相聯絡,有四等道路也。菲律賓與臺灣,固作者所未親見也,而高麗則曾一涉足其地矣。若較以中國之大,非有數萬里之鐵路,數百萬里之道路,則必無發達之望也。

欲使社會發達,一面當修筑道路,一面振興種種實業。如礦產也,森林也,制造也,皆為富國富民所必不可少之事業也。或曰:修筑道路,振興實業,無一不須資本,中國貧極矣,將從何處以得資本乎?曰:外資可利用也。吾為此言,非欲鼓勵借債,以充政客之私囊,以填軍人之欲壑。蓋以修道路、興實業者,皆屬生利之事業。因生利事業而借用外資,有何不可?或又曰:君言良是,然于我教育界何關乎?曰:不知國家基本問題者,不足與言教育也。教育非養成書呆子而已,將為社會造有用之材也。不知社會之需要者,其能為社會造人才乎!諸君請勿以咿唔蹚嘩為教育之終點!請各放開慧眼,向全國與世界一為視察!數間教室,非完全之教育場;數本教科書,非完全之教育資料也。

試觀今日中國,學校之畢業生,無論習文學、習商科、習工科、在社會求一職業,不可得也。外洋畢業回國之學生,日益增多,欲求一適當之職業,難于登天。若欲于外國公司得一職位,如英美煙公司、美孚洋油公司、奇異電燈公司等,亦非易事。其服務于政府乎?則政府無若許之官職。故敢斷言曰:中國如不修道路,不興實業,則畢業生途塞;畢業生途塞,則為父母者對于教育子弟之熱度必減。如是而欲中國教育之發達,將待之何時乎?

(三)獎進學術

社會之進化,有兩種根本也。曰物質上的,即改良起居、修筑道路、振興實業是,前已言之矣。曰精神上的,即獎進學術是也。學術者,一國精神之所寄。學術衰,則精神怠;精神怠,則文明進步失主動力矣。故學術者,社會進化之基礎也。今以吾國之學術而論,一曰無系統,周秦之學術,最有系統者墨家也。而儒家最有系統之書,為《大學》。此宋儒之所以自《禮記》中分出,以獨立為一書。宋儒求知識之方法,所謂致知格物者,均自此出。然與希臘諸哲之書相較,其系統之完密,則吾國遠不如也。近世西洋學術之發達,科學之精密,皆導源于希臘學術之系統。蓋學術之系統完密,而后知識得精確。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之謂也。由是言之,欲為中國求精確之知識,非改良學術之系統不為功。二曰太重應用。夫學術太重應用,則惟適合于社會之現況而止,不能再求真理,因是而國民乏進步之思想矣。作者嘗以一小事而判中西人士思想之不同。比如以一物而贈西人,則必曰,此物甚有趣味;若以之而贈吾國人,則必曰,此物果何所用乎?蓋西人之愛物,以有趣味為前提;吾國人之愛物,以有用為前提也。三曰太重古文字。專重古文字,則解者必少;解之者少,則知識不能普及;此為社會進化之障礙。侯官嚴氏之譯《天演論》也,可謂譯界杰作;然而能讀而領悟之者,究得幾何人?其能作此種文字者,則更有幾何人乎?作者嘗讀英文原本之《天演論》,其文字之淺顯,雖小學學生,亦能解讀。而嚴氏矜尚古文,從事翻譯,其得名重于一時,要亦迎合社會重古文字之心理耳。此種心理不改,則必使譯者擱筆,將何所藉而輸入新思想乎?欲改良以上諸缺點,第一當講論理學、科學之方法,蓋此二者,學術系統之基礎也。第二提倡精神上之興趣。夫應用二字,當以物質的或社會的用處為限。若夫精神上之興趣,則以求得新理為愉快。新理愈多,則社會愈進化;而后始得言永久之應用。牛頓見蘋果墜地而明地心之吸力,豈為應用哉!然而于物理上之應用正無窮也。笛卡爾之造微積分,豈為應用哉!然而于工程上之應用正無窮也。西洋種種新理之發明,出于精神上之興趣者甚多。因有精神上之興趣,故不以目前物質社會之應用為限。因有種種新理之發明,則新理日出,而后應用乃無窮。故精神之趣味,應用之源也;物質社會之應用,新理之流也。吾國數千年來,過重應用,迄今新理用盡,而源絕矣,源絕而流涸矣。杜威博士有言曰:“太應用,則反不應用。”愿吾人三復斯言也。第三革新文學。文學革新之方法,作者不敢于此短篇中武斷之。然就教育方面言,知必先求言文之接近。言文接近,教育方能普及。八股敝,改策論;策論敝,將何改乎?文學革命乎,將來必澎湃全國,無可疑也。作者復有一言,為今日之著作家忠告曰:欲求學術之發達,必先養成知識的忠實。讀者試觀今日之出版物中,有明明抄襲而成也,則美其名曰著;明明轉譯自日文,而曰譯自英文、法文或德文。夫對于金錢不忠實,不可以為商。對于行為不忠實,不可以為人。對于知識不忠實,其可以言學術乎?作者又為教育部忠告曰:教育部為全國教育界觀感所系也。當設種種方法,獎勵學術,為全國倡。人民亦當結社研究,激發一般社會尊重學術之精神。學術興,則中國之精神必蓬勃蒸發,日進無疆。

雖然,欲實行以上種種之政策,必有千萬阻力,當于我前。必用全力奮斗,乃克有濟,不可以茍安幾也。以正義為先導,以養成健全之個人進化的社會為后盾,張旗鳴鼓,勇猛前進,此即所謂為和平而戰也。戰而勝,則平民主義由是而生存,真正和平由是而永保。和平與教育之關系,如是如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水县| 儋州市| 齐河县| 明溪县| 上饶市| 龙口市| 西乌珠穆沁旗| 榆社县| 无锡市| 鱼台县| 泰来县| 鹿泉市| 东乡族自治县| 扬州市| 榆林市| 北辰区| 惠东县| 梁平县| 海宁市| 凤台县| 汶川县| 吴忠市| 皋兰县| 新宁县| 台东市| 库尔勒市| 额济纳旗| 天全县| 苏尼特右旗| 民乐县| 星座| 益阳市| 运城市| 当涂县| 建阳市| 泾川县| 徐汇区| 苍梧县| 枣庄市| 闽清县| 青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