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和盤托出
- 回到三國當皇帝
- 都門明月
- 2070字
- 2020-11-04 21:54:07
第35章 和盤托出
陸康憂慮的道:“如此,若劉勛回返,豈不是惡了劉勛?”
劉曄只是笑道:“方才吾已言,劉勛攻伐上繚已是必遭喪敗的局面,即便能夠返回,若有精兵屯于舒城,劉勛不能歸返,糧草斷絕,已是喪家之犬爾,陸公當屬杞人憂天了,須知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故事耶!”
陸康已經被劉曄說動,再度問道:“陸家在皖口也有千余守軍,加上家丁青壯數百,但依舊是杯水之薪,現在又能尋何方諸侯做外援才能抵擋住孫策?”
陸康腦海之中在揚州各大勢力之中不斷挑選,均是一一排除,最后眼前一亮:“子揚所言,莫不是大成朝那邊?”
劉曄搖了搖頭:“袁術自建立大成登基稱帝之后,遭到曹操呂布劉備等多方諸侯聯名征討,現如今是自顧不暇,根本沒有余力派出足夠的兵馬守下廬江,況且眼下事務緊急,即便袁術肯派軍前來,現如今才派人前去聯絡,恐怕未等到成軍前來,舒城便已經被攻破,還不是萬事皆休的局面!”
陸康來回踱步道:“那么揚州其余勢力不是過于弱小,難當孫策,就是自顧不暇,子揚啊,莫不是當真無救了么?”
說實話,陸家現在的位置很尷尬,往南就是江東孫策,雙方就是命中犯克,難以善終,而北邊就是袁術,若是陸家這個時候臨陣脫逃,偌大家業遭受損失暫且不說,能逃亡的只有北邊的成朝袁術所在,但據說袁術橫征暴斂,江淮殘破,即便陸家遷往袁術轄區,也不是上策。
更不用說,現如今天下群雄人人討伐袁術,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此獠能支撐多久,尚且未知,怎么能夠尋求庇護呢?
劉曄上前一步道:“現如今,有一條明路擺在陸公面前,不知公……可有魄力走乎?”
陸康眼前一亮,聲音有些顫抖的道:“子揚但說無妨。”
劉曄道:“此事茲事體大,非是晚輩無禮,還請陸公答應,即便不走此途,此事絕不入第三人耳。”
陸康莫名的看了劉曄一眼:“好,吾答應你便是。”
劉曄道:“好,陸公德高望重,想必不會食言,陸公可知吾現在于何處做事?”
陸康對劉曄的根底自然是摸得清楚:“聽說子揚如今在寥縣縣令蕭鼎賬下做事,屈居縣丞一職,這蕭鼎名聲不顯,但據說寥縣短短半年有余便是肅清了境內賊匪,得以保境安民,并出兵收復了潛城,平定了雷薄陳蘭之亂,這其中想必都是子揚的功勞罷!”
劉曄卻是大笑道:“好教陸公知曉,吾在蕭大人下面做事已不算屈居,大人之才遠在吾之上,劉某雖然不才,但豈會效力于一碌碌無為之輩。”
陸康慚愧的道:“吾不識蕭鼎此人,是故誤判,想來亦是如此,這蕭鼎莫不是真有高超手段?”
劉曄道:“不錯,蕭大人才能見識匪淺,短短時日,便已經蕩清寥縣,整練兵馬,治下百廢俱興,糧草充沛,實不相瞞,前番送到舒城的戰報,乃是作假,這陳蘭雷薄二將如今已經歸附我家大人,吾主麾下,如今已擁虎賁上萬。”
陸康臉色驟然一變,喝道:“子揚與蕭鼎欲成何事耶?”
劉曄絲毫不懼,只是坦然道:“還能如何,吾與蕭大人早就料定孫策必圖廬江,孫策若是攻克廬江郡,廬江郡必定殘破凋零,此番布署,還不就是準備此戰。”
劉曄慨然道:“按照計劃,吾主現如今已經在討伐鎮守舒城北面的劉豹,不日便要抵達廬江治所舒城。”
陸康頹然坐倒在桌案:“吾明白了,子揚前來,是為那蕭鼎行說客之事?”
劉曄坦白承認道:“不錯,舒城易守難攻,若強攻之下,我軍必然損失慘重,后面抵抗孫策便是有心無力,但有陸公在城內配合,我軍奪取舒城便不再話下,更不用說劉勛一去,依照陸公之德高望重,定能在短時間內助我等平定廬江郡局勢,全力備戰以待孫策。”
這一系列的消息實在對陸康沖擊太大,陸康只是閉眼沉思,“還請子揚在偏廳稍坐,吾稍后再給子揚答復。”
劉曄道:“可以,吾便靜候陸公的佳音了。”
廬江郡這一盤棋現如今委實太亂,各方都有布局,陸康需要慎重考慮,自然是不必多說。
劉曄推開房門,外間一縷陽光照射進來,倒是如此賞心悅目,郭雄侯在外間,跟隨劉曄一同到了偏廳,待得無人之后,郭雄問道:“先生,怎樣了?那老頭兒答應沒有?”
劉曄笑罵道:“你這渾漢,怎能如此喚陸公。”
郭雄急忙賠笑臉道:“先生你是知道的,俺老郭是個粗人,莫怪,莫怪。”
劉曄道:“人前萬勿要如此口無遮攔,事情還未敲定,該說的某已經說清楚了,至于陸家如此抉擇,便是成事在天了。”
郭雄急道:“那老頭若是不允,將你我二人擒了,送予守將馬明,又該如何?”
郭雄身配兩劍,這個時候取出劉曄的一柄遞交給劉曄:“先生還是妥當一些好,若是事情不對,你我二人便殺將出去,城中還有數十兄弟,怎么也保得先生平安。”
劉曄笑道:“把劍收好,事情斷斷不會到那個地步。”
陸康待劉曄走后,便是喚來家中老仆,“將昊兒近兩個月時間送回來的書信拿來我看。”
陸康所言的,便是陸家在廬江郡最后一支可以得用的軍馬,皖口水軍,廬江郡最南之城池乃是皖城,背靠長江之水,皖城有港,名曰‘皖口港’,皖口港之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言,乃是廬江郡之南方門戶。
皖口港一旦失卻,廬江郡便將喪失在長江的水域控制權,若孫策來犯,必將奪取皖口港,以此地為根基,兵馬糧草便是會通過水路不斷的輸送到此,展開征伐。
而皖口港的守將便是陸康次子陸昊,整個家族的子輩當中,也僅僅只有陸昊稍稍拿得出手,但是陸昊領兵在行,大局觀卻是差了不止一籌,是以陸康這才將整個家族的希望放在第三輩的培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