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見劉曄
- 回到三國當皇帝
- 都門明月
- 2095字
- 2020-11-04 21:54:07
第2章 初見劉曄
劉曄不過是憑借偌大的名聲才將寥縣父老擰成一股繩,也算不上朝廷正式的官員,兩人便是以兄弟相稱。
“子揚兄客氣了,我這身子骨雖說看上去瘦弱了些,但糧草乃是軍中之根本,我自然義不容辭,受些許傷又值什么。”蕭鼎對劉曄說道。
這一番說辭中規中矩,倒也不算什么,蕭鼎繼續對劉曄說道:“我看劉先生面容似有愁色,是何事為難,莫不是那對面的丁沛賊軍?”
劉曄聞言,臉色上也是略顯憂愁:“蕭鼎兄弟所言不錯,我最近正是因為這丁沛賊軍而頭疼。我原本準備帶兵奇襲鳳鳴嶺,剿滅丁沛這一伙山賊。可不曾料想那丁沛竟然早有防備主動出擊,我軍倉促應戰,折了近百個士卒。
“現在我們與那丁沛相對扎營,陷入僵持,時間緊張,我也一時沒有想出穩妥的取勝之策。但是這一仗,是越快結束越好。”
對此,蕭鼎也略有耳聞,連日來,丁沛不斷對劉曄軍所在營寨發動了進攻,二者對峙地區是一片平原,毫無遮攔。
雙方都是付出了一定的傷亡,而蕭鼎在押運的糧草又因為丁沛率軍的偷襲,折了半數糧草。
雖說打退了丁沛軍的進攻,但是劉曄軍的壓力也是很大,主要就在于縣中精壯已是盡數出征。
而這寥城周圍賊軍又不止丁沛一股,若是其他地方賊軍獲知寥城空虛,發兵突襲,那么寥城的后方便是要失火了,到頭來卻是其他賊軍漁利的局面。
而這些嘯聚一方的山賊,多都是派出幾匹快馬,幾波斥候去探查周圍村縣的防備情況,寥城空虛的事情,恐怕不日便會傳到那些虎視眈眈的山賊頭目耳中。
因此,劉曄現在需要盡快在寥縣周圍的山賊反應過來之前,盡快殲滅丁沛,回師寥縣。
不過,劉曄一時之間也沒有良策,因此這幾日也只是命令部隊堅守不出,抵御丁沛的進攻。
劉曄身邊沒有得力的人手,蕭鼎一受傷,這軍中糧草調動的重任就全落到劉曄身上。
蕭鼎眉頭微皺,寥縣鄉勇與賊軍苦戰,現在已經陷入危局,自己身在軍中,又豈能獨善其身?一旦軍中糧草告罄,或者丁沛攻破軍營,那么自己也將會和寥縣鄉勇一般,死于此戰。
一時之間,一股濃郁的危機感襲上心頭,蕭鼎忍不住道:“子揚,如今我軍已然與丁沛賊軍遭遇,先機已然消失。當下寥縣空虛,其余地方山賊隨時可能對我寥縣發動進攻。以我之見,當下最好便是撤兵,返回寥縣固守。”
“萬萬不可。”劉曄聞言急忙制止:“如今寥縣剛剛恢復了些許生產,眼下秋收將近,若是不能剿滅丁沛,到時其必復來侵擾。”
“若不能撤兵,此時最需要的便是速戰速決。不可頓兵于此,空耗錢糧,否則若是其他地方賊軍發現我寥縣空虛,必然會出兵寥縣。到時我軍近不得進,退不能退,局勢將更加不利。”
“確實如此。”劉曄點點頭說道:“只是現在我一時想不到什么好辦法啊,不知計將安出?”
“要我說,直接帶兵沖上去,把賊軍的營寨砸開,擒殺丁沛。”郭雄不知道從什么地方冒了出來說道。
蕭鼎頓時有一腳踹去的沖動,此人便是罵自己大傻子的渾人!
“郭雄不可胡言亂語,你難道忘記了這幾日丁沛是怎么在我們營寨前敗的了?”劉曄聞言微微莞爾道:“咱們兩軍雖然野戰于此,營寨都是簡陋,但從這幾日的戰況看來,往往誰進攻,哪一方的傷亡便更大!”
“那……我們怎么辦?”郭威意識到自己想法太過簡單,撓了撓頭,問道。
“我們再想想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吧。”蕭鼎說道。
劉曄聽完蕭鼎的話點了點頭:“若是蕭鼎兄弟想到什么破敵良策,只管直言。”
蕭鼎雖然不通兵事,但自然是有自己的看法,見到蕭鼎欲言又止,劉曄道:“我們先進帳一敘,如何?”
“好。”蕭鼎點頭應下。
蕭鼎審時度勢的眼光自然是不差,當下便是將局面看了個透徹,可是對于劉曄討賊,他卻并不看好,眼前不過千把號精壯,那鳳嶺口賊眾應該與之相當。
可寥縣民壯雖然經過整訓,但很明顯,不能算得上一支合格的軍馬,單單從隊列上面來說,還比不上后世軍訓的學生。
這便是劉曄的短處所在了,雖然有謀略,曉天下事,可要論到親自練兵和打仗,甚至比不上當今二流將領,幸好鳳嶺口也是一群烏合之眾,蕭鼎面露苦笑之色,這便是所謂的‘菜雞互啄’罷。
進入帳中之后,劉曄的眉頭更是緊緊的皺了起來,鳳嶺口賊首丁沛,雖說沒有什么才能,但麾下近千精壯人馬卻是實打實的硬骨頭,不由得不慎重。
蕭鼎知道劉曄并不是拿捏身份之人,便說出了自己的看法:“那丁沛何許人也?其身份乃一嘯聚山林之賊首,平日里必然便是遣出幾匹快馬,四處偵探有無過往之商賈,劉兄本想行那奇襲之事,就應該晝伏夜出,出其不意,但此時說這個已經晚了,我軍動向早就為敵所知,達不到奇襲的效果也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只是如此一來,便失去了先機。”
劉曄心中了然:“吾也知道如此,那么蕭兄以為,此次征討我軍勝算如何?”
蕭鼎只是搖了搖頭道:“眼下這千人兵馬已經是寥縣能夠拿出來的所有精壯,盡數外出,一旦師老兵疲,就會生出變故。”
“吾未到寥縣之前,此地本就是群龍無首,常有盜匪肆掠鄉間,便導致不少良善人家棄農事而從賊事,又有多股盜匪流竄進來,下轄民壯就顯得捉襟見肘了,能夠有千余兵馬已經是不易。”
劉曄說的也是實情,這東漢末年,盜匪遍地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劉兄與那丁沛實力相當,依照在下看來,若不出奇兵,難以取得勝算,不如早早撤兵,保存實力才是上策。”
劉曄急忙道:“不可,今年寥縣好不容易恢復些許生產,眼看秋收將至,若不能剿滅丁賊,恐復來劫掠,到時候不堪其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