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貿大日語MTI經驗貼~學渣的逆襲之路

@黑油精

寫在前面:

其實我原本不是很想寫經驗貼的,因為今年疫情原因,戰線拉長,說實話到現在我已經有點不太記得準備初試時候的很多細節了,所以我這篇可能會偏重復試多一些。再加上我是跨專業的,本科學的東西可以說跟日語八竿子打不著……所以我的方法也不一定就科學,不一定能適用于其他人。

說一下我的情況,我本科是在一個雙非一本的財經類院校,學的也是經管類專業,所以選貿大的理由也很單純粗暴,單純的對財經類院校感覺到親切。日語是從初中起出于愛好就一直有在零零散散著學的。大三的時候考N1的時候翻過幾天教材,但在那之后就沒咋正兒八經看過日語相關的書了。所以一開始準備的時候真的吃了蠻多苦的,因為找不到學習方法還哭鼻子,真的希望我的一些經驗教訓能幫助到一些人。

初試

政治:(70)

徐濤視頻課+肖秀榮八套卷(選擇題)&四套卷

政治這門沒什么好說的說實話,我是9月份才開始準備的,(如果沒啥底子的同學,建議7月就開始,進度上不至于太緊張)每天一兩節徐濤的視頻課,徐濤的課也挺有意思的,就當學累了每天放松心情聽他嘮嗑。

然后聽完課就去做題,同樣是徐濤視頻課配套的選擇題,這里我是岔開做的,比如第一天聽了認識論的內容,那么第二天再做這部分的選擇題,而當天則做前一天聽得視頻課內容對應的選擇題。這樣一來能多記憶一遍,二來也能及時發現自己聽課時以為明白了實際卻沒明白的地方。

視頻課看完了,就是二刷選擇題,我因為選擇題太能記答案的位置了,所以這一階段我是直接換了一本書,沒用徐濤的了,用的肖秀榮的1000題,相當于第二輪復習了。不懂的地方其實徐濤的教材上也能找到對應的知識點,也沒必要再買肖老的教材其實。

以上內容我是差不多9-11月上旬完成的,做題只做選擇題,大題一點沒碰,進入11月下旬開始就是準備簡答題了。這一階段主要是用的徐濤的《核心考案》,視頻課也會給你講哪些有可能是大題,但是說實話,我沒怎么背,主要是整理知識點和理解為主。真正開始狂背大題也就是最后肖秀榮的四套卷上的題。

翻譯碩士日語(80+)

這科其實就按著準備n1來準備就沒什么問題,貿大這科題型很簡單,選擇、閱讀和作文。我這科也是從9月開始準備的,平常就是每天背上10~20個語法,做上50個選擇題這樣。最后整理了一個不太容易記住和容易混淆的筆記,快考試前一個周就開始扒拉著背。

選擇題基本就和n1難度差不多,并且基本也都是語法或詞匯題(貿大喜歡考擬聲擬態詞,但也就幾道選擇題這樣,大部分還是語法題為主,平日多積累一些擬聲擬態詞,但也沒必要拿出大量時間來背,畢竟就那么幾分)

語法我是用的例句來記得,每一個語法配一個例句,也不用多么多么長,能記清楚變形和接續就好。

閱讀也不會很難,文體一般不會出很生澀的那種,算是中規中矩,大多為記敘散文之類的。作文近幾年都是「私と○○」之類的命題作文,今年是「私とゴミ分別」,也不算很難,閱讀和作文我都沒怎么準備,所以這一塊也沒辦法給出什么好的建議。

日語翻譯基礎(120+)

這門不用我說可以說是重頭戲了,我也是在這門吃盡了苦頭,流盡了眼淚。很多人上來會一臉懵,不知道怎么入手。這門其實就貴在一個字:練!

三筆二筆教材也好,貿大出版的那些書也好,不管用什么書其實我覺得都差不多,畢竟現階段,其實能分辨譯文好壞的人還是少數,能達到超越參考譯文的更是不多,關鍵是要練,要會對照譯文修改潤色。一開始一個月可能會完全沒有起色,但是不要懷疑自己,堅持練!練完一篇就把一些自己沒想到的說法啊詞匯啊搭配啊之類的記在一個本子上,然后每天翻一翻,一定要多積累。

我平日是以練習漢譯日為主的,前期每天一篇,后期手熟了就一天兩三篇,快到考試了又恢復到一天一篇這種。日譯漢可能就兩三天練個一篇這種頻率。翻譯一定要堅持,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可以每天少練點,但最好堅持每天都練,即便是到考前,也每天拿出個一個小時或者半個小時時間,練個一段兩段的,保持手感很重要的。

如果是翻譯技巧理論之類的學習,我用的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漢日翻譯教程》,但上面的例文偏文學性一些,所以看自己取舍了。

再就是詞匯翻譯那些,貿大近幾年考的慣用語明顯比例增多,我這里用的最笨的方法,買了本慣用語詞典,從頭到尾背了一遍,所以這一部分也算是皇天不負有心人,考的都是背過的。但考完我翻了翻專八的詞匯篇的書,那上面基本也都有,平常背也還是挑著背比較好,特別長的那種其實也不太會考,多研究研究歷年真題。再就是四字熟語,這個我就是對著專八的書背的。

還有就是一些熟語和經貿詞匯了,這些就需要平常的積累了。

①人民網日文版里面的週間時事用語

②貿大出版的《經貿日語口語》《商務日語翻譯》《日語經貿文選》前面都有經貿詞匯,人名地名去掉挑著背。

③《漢日日漢同聲傳譯》這上面詞匯也蠻多的,挑著經貿類的背。因為貿大往年有考過發言稿的翻譯,這本書可以說也挺合適的,但是也要注意初試的時候是筆譯,這本書主要是教的口譯的技巧,所以有些地方要適當靈活處理。(比如書中有很多譯文用到順句驅動的方法,但是筆譯的情況下就盡量按照目標語適當可以調整語序的)準備復試時我也是用的這本書。

漢語百科(100+)

這一門真的我給不出任何建議……建議翻一翻英語那邊大佬的經驗貼。我真的覺得貿大的百科出題真的無章可循,但是大方面上還是中外文化文學,國內的會涉及地理歷史常識等問題,國外的也會涉及到不少歷史問題,戰役啊包括美國憲法修正案啊這種,甚至往年還考過圣經舊約里是誰領導眾人出埃及這樣“內容型”問題……

我可以說完全栽在這門上……面試名單里這門比我低的幾乎沒有了……所以這門就拿我當反面教材吧。我真的背的很少,企圖去摸貿大出題思路,然后很多知識點都是跳著背的,有點偷工減料的意思在里面,當然我后面其實也有點放棄,想著選擇題一共就五十分,還要每天背那么多,性價比太低了就有點開始懈怠了,到后期反而沒怎么繼續背了。

這點千萬別學我!

復試

復試流程:

復試全程日語,但今年特殊情況,跟往年復試略有不同。取消了筆試,只有面試且為網絡方式。并且面試也取消了自我介紹環節,采用抽題的方式,每個同學到手的文章不一樣,但是也是會有人和你考的一套題的。

我抽到的文章偏散文一點,上來先讀一遍,從頭到尾。然后文章下面兩個問題,老師會給你讀題目,然后你回答。我的文章就兩個問題,文章中的一段日譯中,單獨一句漢語讓你中譯日,都是視譯。不用說的很快,能把意思說清楚盡量不要重復去修改就好。

然后就是自由問答環節了,我的情況老師是先問了一個社會現象,讓你就此回答,后來就是針對我為什么跨考之類的問了一大串問題,不要緊張老實回答就行。

最后會有政審老師問你一個中文問題,這里用中文回答就好。然后復試就結束了。

復試準備:

我因為初試分并不高,且大家分數都很密集,同分的特別特別多,所以很早就開始準備了。2月20號查到成績后就開始準備了,但由于疫情原因……我足足準備了快三個月,到最后都有點堅持不住了,所以其實大家也沒必要準備這么久,心態會崩……

貿大復試很注重~~~很注重口語的,如果口語不好的同學,一定早練,語音語調好的話真的特別加分。而且初試分不高也不要害怕,好好準備,成績不會辜負你的。我這三個月也沒算白準備,復試成績和幾個同學并列第一,最終成功逆襲總成績前進了十多名。

因為一開始并不知道沒有筆試,所以筆試也還是準備了,貿大往年筆試會考文學類翻譯,初試時這部分我沒準備,所以著重練了一下這方面……

再就是自我介紹,雖然沒用上,但是寫好潤色好,然后每天背一遍,模擬一遍,還能順道練練口語。重頭戲就是練視譯和口語了,貿大視譯并不難,要求也沒那么高,主要就是找感覺并去習慣這種翻譯方式??谡Z的話一是每天聽NHK新聞,然后跟讀練習,二是自己給自己設問,自問自答模擬復試。(有同學的就同學一起,我天天自言自語說實話都要精神分裂了。)再有一個我個人比較暴力的練習口語方式,因為我是自學日語,并且學的特別不系統,所以很容易開口就是タメ口,為了養成敬語的語感,特意找了《科搜研之女》這部日劇每天循環播放,學累了就跟著念臺詞……一是這個劇足夠長有近20季,二是劇中人物基本說話都是敬語,三是不容易看入迷不至于浪費學習時間,這個方式對我來說用處還蠻大的,但適不適用于自己就還請自行判斷了。

以上。

我其實并沒有寫太多書單,其實我覺得還是那句話,用什么教材,在精不在多,并且要挑選適合自己的。堅持才最重要。還有,千萬不要盲信網上那些時間安排,尤其是看到一些人三四月就開始準備,結果自己七月才開始,就妄自菲薄這樣,千萬千萬不要這樣想!把握好自己的節奏,你自己什么樣只有自己最清楚,像我九月才開始準備的,當時和我一起考英口的小姐姐政治都過完一輪了,但最后結果我倆政治分也差不多,要是老跟別人比進度,真的會把自己心態搞到很差很差。

考研最難的其實就是要保持心態,我不是什么學霸,真的就是很貪玩的那種,學累了我就拿起游戲機打一兩個小時游戲,但是該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學,別一會兒玩手機一會兒摳摳手指頭摳摳腳丫子的……制定好計劃,穩步前進,剩下就不要再去想了……相信一句話,你老媽會騙你,你的成績也不會騙你。共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河县| 特克斯县| 大理市| 杭州市| 荆门市| 河津市| 昌邑市| 焉耆| 大洼县| 三河市| 昌乐县| 稻城县| 平陆县| 开封市| 敖汉旗| 马鞍山市| 天全县| 凯里市| 麦盖提县| 临澧县| 辽中县| 韶关市| 丰都县| 鄯善县| 宝山区| 新田县| 武穴市| 新昌县| 合水县| 嵩明县| 奉化市| 南皮县| 仪陇县| 新野县| 万全县| 通辽市| 马山县| 孙吴县| 石河子市| 德州市| 宜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