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西湖佳人與美景
- 大唐:從退婚開始
- 蜂蜜熊貓
- 2016字
- 2020-11-04 22:53:36
第24章 西湖佳人與美景
程處立很是無奈,這怎么湊一起了?
長樂公主冷哼一聲,撅著小嘴,酸溜溜問道:“你是程處立的誰?!”有股質問之意。
畢竟,程處立也算是與自己有婚約了。
明月姑娘也是一女子,心思細膩,怎么不知長樂公主的意思。
她坐在湖邊的石椅上,無心與長樂公主辯解,淡淡道:“我只是過來走走罷了,我不認識你口中的人。”
長樂公主可不相信這一套,她深知當時除了一百兩黃金,還有就是與明月姑娘游西湖。
明月姑娘來到這里,更是想起了那日少年答的如此精彩,卻只是匆匆離開。
何況,他的確不知道程處立是誰。
當日,程處立帶著面具,都未看清面貌。
程處立很是尷尬啊,但還是硬著頭皮走了上去,假裝從未發生一般。
“麗質,我來了。”
身后的小翠看著程處立極為不滿,認為程處立就是紈绔,看上了自家公主的容貌才如此。
長樂公主見程處立來了,手中領著燈籠,頓時眼睛亮了起來。
“給我的嗎?”
程處立點了點頭,笑道:“很適合你。”
長樂公主接過燈籠,朝明月姑娘看了一眼,有些心疼。
的確,她忘記了,程處立那日帶著面具。
或者,是意料到自己話有些重了。
明月姑娘沒有看去,只是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萬家燈火,沒有一家是為她而亮。
程處立有些不明所以,不知明月姑娘怎么來了。
“麗質,我們上船吧。”
李麗質撅著小嘴,點點頭:“好。”
程處立無奈一笑,只感到麗質真是可愛。
作為公主要什么沒用,為一個小小燈籠如此開心。
他率先上了一艘船,給船夫幾兩碎銀。
“開穩妥些。”
小翠扶著長樂公主上船,坐在了程處立的對面。本來,程處立想幫把手,沒想到小翠跟防賊一般,防著他,讓他很是無奈。
長樂公主坐下后,撅著小嘴:“我還以為你忘記了呢。”
她足足等了半個多時辰,有些委屈。
程處立笑了笑,調侃道:“那下次我等回來?”
長樂公主笑了出聲,“這還能等回來的嗎?”
“只要你想,當然可以。”程處立挑了挑眉,看向遠處“公主請看。”
只見,湖上先前擺放的花燈,一個個都亮了起來。
為這西湖增添了一番美景。
清爽的風更是減少了一絲燥熱之意,百姓們紛紛購買花燈,更有伴侶一同在花燈上寫上心愿,只求白頭偕老。
程處立不由得走神了,看上去有些心不在焉。
小翠準備開口提醒,怎么能在此時走神呢?
長樂公主及時拉住了小翠,搖了搖頭,示意不要。
“你在想什么,是因為父皇的事情嗎?”她略帶好奇地看著程處立。
并未責怪程處立走神,只是,乖巧的想要替他排解。
總覺得,面前這個少年,偶爾露出的眼神,讓她感覺很不一樣,似乎有很多故事。
程處立回過神來,笑了笑,搖頭示意沒有。
“只是感覺,這西湖變得不一樣了。”
長樂公主沒聽明白,她的小腦袋飛速運轉半天。
“是不是就好像父皇說的,人長大了,看一樣東西總是會用不一樣的眼光看?”
程處立愣了愣,輕嘆口氣,笑道:“可能是吧。”
不無道理。
他的心中,還在思索今日高句麗之事,明月詩人一事。
事情傳出,李承乾定然明白了他的身份。
皇宮雖然看似很大,但消息卻是傳的極快,如此一事,不知道李承乾心中如何所想?
皇宮,李承乾寢宮。
一名小太監走了進來,就是今日守在太極殿外的小太監,更是李承乾的眼線。
小太監行了跪拜之禮,恭恭敬敬道:“太子,明月詩人就是程處立。”
李承乾為了找到明月詩人,這幾日費盡心思。
小太監更是知曉此事,特意前來,想要邀功一番。
身旁,高士廉也在一旁。
他聽完一番話,臉色微微一變,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眼睛微瞇,這聲音有些耳熟。
“退下吧。”他緩緩道。
小太監不明所以,但還是退了下去。
等屋內就剩下高士廉后。
李承乾起身,詢問道:“這程處立是齊國公所提之人?”
長孫無忌便是站位李承乾太子這一派,所以不論何事,李承乾都會很快的受到消息。
包括,長孫無忌前幾日所提起的程處立,本他未放在心中,畢竟小小的雜魚,也不用他堂堂太子出馬。
高士廉微微點頭,應了下來:“是的。”
李承乾眉頭緊皺。
“他不就是紈绔,怎么會是明月詩人,而且……”
而且當日,程處立身上的武功,根本不是傳聞中所有的。
有所隱瞞。
高士廉再次點頭,見李承乾有些搖擺不定,他提出建議。
“太子,不如將程處立招攬麾下,如此人才,定然能輔佐好太子。”
他一心為太子所想,如今也提出很好的建議。
李承乾看了高士廉一眼,略微不滿。
“那你讓我如何和齊國公交代?”
如此一來,豈不是啪啪打臉?
高士廉無奈,面子為小,此事才是極為重要啊。
“這……”他嘆了口氣,不再多言。
他深知李承乾的脾氣,恐怕不會再找程處立第二次了,只希望程處立有些眼力見。
況且,在李承乾的所想之中,程處立再怎么厲害,又能厲害到哪里去?
如今,不過也是跳梁小丑罷了。
長孫家底蘊深厚,還有長孫皇后撐腰,更是跟不少百官交好。
只要搞定了長孫無忌,朝政之中至少有一半都是李承乾的支持者。
而程處立,背后說破天也不過是程咬金。
長樂公主,并不算什么。
這只是一個身份罷了。
孰輕孰重,李承乾心中一目了然。
但高士廉還是不死心,接著道:“太子,只要程處立與齊國公化干戈,便是天子強而有力的左膀右臂啊,請太子三思。”
李承乾怒了。
“高士廉,你是不是聽不懂我說的話?!”
忠言逆耳利于行,此話極其不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