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讓你內心強大(暢銷5版)
- 隋巖
- 1818字
- 2020-11-15 12:12:37
笑對失敗——隨時準備重新開始
人生的道路漫長而曲折,一生當中也充滿著成功和失敗。順境和逆境,幸福和不幸,往往都是同時存在,兼容并包的。順境常常讓人感到欣喜和高興,逆境也不是一定悲傷和痛苦。笑對失敗,帶著一種輕松、隨意的心態看待生活中的挫折,或許比成功帶來的喜悅更加難得。
拿破侖·希爾的17條成功法則中,有一條就是“笑對失敗”。因為他深信:“失敗”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嚴格考驗,它借此燒掉人們心中的“殘渣”,從而使人類這塊“金屬”變得更加純凈。
德摩斯梯尼是古希臘最有名的演說家。人們都稱贊他知識淵博,口才絕佳。因此,德摩斯梯尼的每次演說,都能征服聽眾的心。可是人們并不記得,這樣一位出色的演說家,曾經是一個說話不流利、發音不標準的口吃者。
德摩斯梯尼從小就喜歡學習,對各類知識都頗有興趣,他的愿望就是成為一名演說家。可是,當他第一次登上講臺的時候,原本平靜的聽眾一下就躁動起來。人們大聲地批評著這位口吃的演說者,有的人甚至大聲喊著“下去,下去”。
德摩斯梯尼知道自己失敗了,可是他沒有灰心,相反,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克服自己的弱點,成為一名優秀的演說家。
為了訓練自己的聲帶和肺活量,德摩斯梯尼每天早晨會上山跑步,用一邊爬山,一邊呼喊的方式練習演說。爬到山頂時,他還會將樹木和山林當成觀眾,對著空曠的遠方大聲地演說。除此之外,他還經常去看話劇,認真地研究演員在臺上表演時的姿態、手勢、神情。回到家中練習時,他就模仿演員的動作,在演說中注入自己的感情。
他在糾正口吃毛病的同時,也沒有忘記繼續看書學習,積累各種知識。與之前的默讀不同,德摩斯梯尼選擇了朗讀的方式,將書本的內容高聲地讀出來,一遍又一遍,直到讀得口齒清楚,發音正確為止。
當德摩斯梯尼再一次登臺時,他的聲音洪亮、口齒清晰,完全征服了臺下的聽眾。當他演說結束時,全場掌聲雷動,熱烈歡呼。德摩斯梯尼也從一個口吃者變成了一個富有魅力的演說家。
可以說,成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幸運的事,失敗對每個人來說卻是一件普遍的事。成功地完成一部作品,成功地開發出一個軟件,成功地學會一門外語,都是在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后的所得。因此,在迎接成功之前,我們更應該學會笑著面對失敗。
談遷是我國明清時期的歷史學家。他從29歲便潛心著書,歷時27年,終于完成了《國榷》這部近500萬字的巨著。然而一天夜里,他家被盜,丟失了許多名貴物品不說,《國榷》的書稿也不幸丟失了。幾十年的心血毀于一旦,談遷肝膽欲裂。
不過,他并沒有在悲傷和抱怨中度過余生。不久后,談遷冷靜下來,又從頭開始寫起。9年后,他終于寫成了這部傳世巨著。書稿比前一次更加完美。
無法接受失敗的人,往往因為他們過于脆弱,糾結于過去的所得和擁有,不愿意接受失敗的事實。否認、逃避、放縱都不是面對失敗最佳的狀態,反而會讓自己始終處在失落的情緒中,無法自拔。其實,如果失敗和成功同樣占有50%的概率,我們能滿心期待成功,為何不能笑對失敗呢?
許晨畢業兩年后,帶著工作中僅有的一點積蓄,只身來到了年輕人的夢想之地——上海。初來乍到的他,和朋友租住在即將拆除的公寓里,每天為了工作和生活奔波。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卻又那么凄涼。
找工作屢屢碰壁,生活馬上就要難以為繼,家鄉的父母還在催他回老家,所有糟糕的事情都碰到了一起。面對在夢想之地的窘境,許晨對自己說:“大不了就回老家,兩年之后再來。”第二天,他接到了一家科技公司的面試邀請。
順利地通過了激烈的考核,許晨開始了在上海的生活。高速的生活節奏和緊張忙碌的工作,讓他每天分身乏術。不過,他仍舊憑借出色的技術在第一年的年終考核中留了下來。
轉眼到了第三年,許晨第二次被列入中層干部的培養名單。上一次因為下屬的失誤,造成了軟件測試時bug過量,許晨失去了審核的機會。這一年中,許晨都在做技術把關,極力地避免重蹈覆轍。同時,他依舊帶著最低的心理預期,對自己說:“大不了再來一年,我隨時都能重新開始。”很幸運,許晨通過了最終的評估,順利升任公司的技術總監。
當許晨在上海工作了十年后,他動了創業的念頭。此時,他剛剛結婚不久的妻子懷孕待產。他和當初一起來到上海的朋友商量了一番,便開始注冊公司,選辦公室,招聘員工。妻子擔心地說:“金融危機剛過,創業的風險太大了吧?”許晨說:“沒關系,大不了從頭再來,我是兩手空空來到這,最多兩手空空回老家。”
兩年后,許晨的科技公司漸漸走入正軌,兩個人的世界也變成了幸福的三口之家。這些都得益于他“隨時準備失敗,大不了從頭再來”的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