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9章 【夏公本紀】(18):天子命氏

  • 夏秦帝國風云錄
  • 木子武少
  • 1267字
  • 2020-12-03 19:59:13

【夏公本紀】(18):天子命氏

始皇帝二十七年三月,新婚燕爾,先祖隨駕至蘄年宮。

天子設宴宮中,問策群臣,群臣皆以海內宇一,當休兵戈為上意,獻策論以助富國,始皇帝不置可否。

百官當中,唯先祖與李斯、趙高等近臣猜測到上意恐怕不欲休兵,先祖遂獻西征與屯田之策。

西征,百年大計也,西域三十六國本華夏后裔,因商末災禍流離至此,歷數百年,竟忘卻中原冠帶,致使語言不通,風俗各異,猶如戎狄,令人嘆惋。

時有粟特商賈傳言極西之地有臨海大國,國母治之,其國母黑發黑瞳,長生不老,極似西王母,先祖一并書于策論呈上。

始皇帝見之大喜,欲尋西王母納為妃,便著少府即刻開始發六國遺民、俘虜遷于西北邊郡屯田,準備西征。

后白馬將軍李信統軍出關,一路向西征服城邑,直至玄海北岸方停(今黑海北部亞速海與克里米亞半島周邊區域)。

八月,荊軻密友高漸離自毀雙目博得信任,于殿上演奏《秦頌》時刺殺始皇帝未遂,先祖因殿前救駕有功,升爵為中更,出任北地郡郡尉。

九月,先祖到任,北地郡民風彪悍,民間常有私斗相爭,官吏不能止也。

先祖巧用拔河之法,當日便成功調解大原戎爭端,兩方皆服,此舉遂推行全郡。

始皇帝二十八年四月,先祖征調郡中各縣良家子1000練兵,北地良家子皆自備軍馬,力能騎射,不遜胡人。

先祖雖身在北方,卻心系咸陽,知道北邊匈奴胡虜遲早為中原大害,始皇帝既已統一六國,勢必北定大漠攘外安民。

七月,先祖獻靖邊祠之策,為北伐一事建立開戰輿論,上允之,李牧等古之抗胡名將皆入各地靖邊祠享受香火供奉,軍兵祭拜。

九月,匈奴納昫衍君內戰失利,只得來降,先祖當機立斷,出兵以降君為餌,輕取花馬池。

十月,胡騎南下,分兩路企圖入關劫掠。

先祖屯兵于花馬池,識破匈奴聲東擊西之策,將計就計誘使匈奴深入邊塞,再從腹背殺出,與關內兵夾擊,陣斬匈奴千余胡騎,繳獲戰馬數百。

始皇帝二十八年一月初十,長子誕生,天子賜姓,命氏為尉(yu)。

先祖喜不自勝,遂取長子名為破虜,寓意愿為天子振長策,駕長車,破胡虜!

時有咸陽高官羨慕先祖為始皇帝寵信,丞相李斯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五月,先祖再次統率北地軍兵出蕭關,抵達花馬池駐扎,使胡騎不敢南下犯境。

六月,先祖配合隴西兵團,以中心開花之策長驅數百里,大敗匈奴單于部,一戰梟首一萬兩千余級!

秦軍將人首壘成京觀,血染草原,此后十年,匈奴聞尉黑夫之名而人馬俱驚,不敢靠近南邊。

戰后,先祖因功升爵為少上造,親撰戰記將詳盡過程錄下,名為《北地戰記》,呈送咸陽。

始皇帝閱畢,撫掌贊道:“好黑夫,真乃國之磚石!使之為守,歷練數載,十年二十年后,不止能為將,亦能為相也!”。

言罷,始皇帝命人將先祖之戰記藏于閣內,親臨輿圖旁,欲將先祖調任關東六國地為守。

三十年春,先祖于北地組織移民墾地實行大開發建設運動初具成效,將原本因為胡虜犯境而空虛凋零的北地郡充實起來。

不過兩年光景北地郡便換了模樣,不僅年終審計位列諸郡最上,還練起一支以良家子為骨干的北地兵團,上馬可騎戰,下馬可攻堅,精銳不亞于滅六國之老卒。

凡此種種,始皇帝皆看在眼中,先祖亦簡在帝心。

三十一年十月,先祖升任膠東郡守,東往齊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苑县| 宁化县| 虎林市| 东乡| 凤阳县| 广饶县| 饶平县| 平塘县| 宝山区| 稷山县| 阿坝| 安顺市| 蓝山县| 涟源市| 玉山县| 阿拉善盟| 朔州市| 定南县| 常德市| 乌拉特后旗| 平谷区| 平远县| 巢湖市| 潼关县| 德清县| 大兴区| 兰溪市| 韶山市| 香河县| 龙海市| 泸溪县| 双桥区| 韩城市| 桑日县| 桦川县| 遂平县| 十堰市| 天门市| 郸城县| 洞口县| 民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