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造肥皂
- 亂世梟君
- 豆腐本尊
- 2058字
- 2020-11-01 10:10:02
一輛馬車疾行在路上,很快停在了一座寬宏府邸前,這座寬宏府邸的匾額上有著三個燙金大字:齊王府。
從馬車上下來了兩個人,一個是工部尚書蘇庭立,一個是一個中年,卻生的無須。
那中年無須男子對蘇庭立道:“此事我們還是要先征求齊王殿下的意見。”
“陳公公說的極是。”蘇庭立忙恭敬道。這無須中年男子,又姓陳,而且看蘇庭立的行為舉止對他甚為恭敬,便可以想出來,這姓陳的公公不是別人,正就是那在司禮監呼風喚雨、濁黨的當之無愧的領袖人物,大太監陳洪,陳公公了。
這時,走到齊王府門前,那王府的守門侍衛顯然是認識這兩位的,忙是行禮,而陳洪只是淡淡道:“你趕快去稟報齊王殿下,就說咱家和蘇大人要求見齊王殿下。”
“是、是,陳公公。”當下,那名侍衛便趕忙去通報了。
……
齊王府的會客大廳內。
見到陳洪和蘇庭立剛一走進來,那齊王徐昊便急忙道:“我們正準備去找你們呢,你們卻來了。”
而這時蕭炎對陳洪、蘇庭立二人行禮,二人對他微微點頭,示意其:不必多禮。
然后,一番對話,他們彼此都知道,梁遠不僅是給齊王、蕭炎寫了信,還給蘇庭立寫了信,所以蘇庭立知道茲事體大,所以當即去找了陳洪,然后,齊王殿下和蕭炎在商量完對策后,也是當即要去找陳洪和蘇庭立的,——所以,陳洪。蘇庭立一來,彼此算是正好碰到。
然后,他們彼此都說了一番自己對于梁遠來信后的想法。
他們的想法,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既然交流了想法,想法又是相同,那么就要去辦事情了,陳洪道:“事不宜遲,這等縣上的事,不宜拿到朝堂上討論,還是咱家和蘇尚書一起去一趟樞密院,找那幾名清黨的宰執,陳述一番我們的想法,想來他們也應該不至于為難。”
“那就聽陳公公的。”其余三人皆對陳洪說道。
隨即陳洪和蘇庭立便又出了齊王府,二人聯手又去往樞密院。
在樞密院,果然按照梁遠在信上說的法子,樞密院的那幾位宰執也沒多久,就同意了陳洪和蘇庭立的說法。
很快就有一紙命令從樞密院出來,直往江北的定安縣而去。
而蘇庭立的事情卻還沒有辦完,梁遠還向蘇庭立討要了幾名做兵器的匠人,這對身為工部尚書的蘇庭立來說自然是一件小事,蘇庭立立刻就安排了幾名匠人也立刻前往定安縣。
而蕭炎那邊則是離開了齊王府后,他就找來了一名在金陵城都很有名氣的一名商人,他叫做王華谷,是依附于濁黨的商人;雖說依附濁黨的商人,自然沒有依附清黨的那些商人更實力雄厚,但是在都城的依附濁黨的商人,自然也不能小覷,——他們除了不能跟清黨比,跟一些無黨派的比,那自然要厲害多了。
蕭炎找來那商人,將梁遠信中的意思告訴他,并希望他親自去一趟定安縣,跟梁遠看看合作做什么生意,總之梁遠是不會虧待他的。這商人王華谷在想了想,這個如今濁黨的新貴,梁遠梁大人,能給陳家那么大的生意,想來也不會讓自己吃虧,當然肯定賺肯定會賺的,抱著這樣的心理,那王華谷二話不說就答應了,要親自去定安縣,見梁遠。
……
而這六天來,梁遠也沒閑著,他先是在城內買了一座很大的院子,當然不是太新的,因為梁遠并不是要住在這里,所以花的錢就少。梁遠身上可還有八百兩銀子呢,按照如今的物價,買座院子,那自然屬于九牛一毛了。
他買了院子后,又買了豬油什么的一大堆什物,然后在這院子里,自己開始忙活,不久,就從那屋子里,傳來他的歡呼聲:“哈哈,肥皂做出來了!”
接下來,梁遠就把他的忠仆趙陵叫過來,手把手地教他怎樣做肥皂,然后教會以后,二人就開始忙活起來,大批量的開始造肥皂。
等到又過了六日后,當然梁遠并不是一直都在那房間中做肥皂,而是他還要去縣衙值班,只有沒事或閑暇時,他才會去那座院子,跟著趙陵一塊繼續地造肥皂,——自然,這趙陵是幾乎一直都在那座院子,在造肥皂。
梁遠造出了這些肥皂,暫時先不賣,他在等蕭炎給他介紹來那大商人,等那大商人過來后,梁遠才會將一大批量的肥皂賣與他,好直接一次性賺大錢。
這些時日中,梁遠還雇了人過來,然后教做肥皂,隨后那些人會了后也是忙活開了,開始更大批量的造肥皂。
當然這些雇的人,梁遠都給他們簽了協議,這制造肥皂的方法不能對外有絲毫透漏,否則就要賠錢,陪個傾家蕩產那都算輕的。所以他們也不敢泄露這造肥皂的配方和方法。
而且梁遠給的工錢足,傻子才不簽那做工協議呢,那么豐厚的工錢,也值得簽。
就這樣又在第七天的時候,消息吧是不來都不來,一來全都來了,而且全都是好消息。
首先是朝廷的委任令過來,任命梁遠在縣城自成一軍,人數竟然定在了一個很高的人數一千人,梁遠一看這任命就笑了:“這些樞密院的宰執們,看來是不認為自己能招兵練兵成功,給了個人數一千人,足足是那鐵樊的兵營的一倍。
不過他們想來應該就是想要給自己下套子的,到時候自己完成不了一千人的兵員兵額,到時恐怕他們便要論自己的罪了。
可是,他們萬萬料想不到,我是只怕自己的兵少呢,至于養兵,那對我來說,可也并不算什么太難的事。”
隨后,梁遠就又見著了工部尚書蘇庭立給派來的三名造兵器的工匠,而且蘇庭立回信中說,“這三人都是工匠中的大匠,造兵器、器械是一流的,只要配備足夠的人手,造兵、械還是很快的”。
梁遠看著蘇庭立給的來信,嘴角都快笑出花來了,他喃喃自語道:“這下可是發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