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回家
- 我家大理寺卿
- vvvv云顏
- 2098字
- 2020-10-31 23:30:05
祈玉從前和她說過要去洛陽,洛陽有個案子他很感興趣,只不過大理寺前些日子因為公主遇刺一案忙得焦頭爛額,這件事就擱置了下來,如今紅袖的案子一了,祈玉自然而然又提起了這件事。
洛陽以前是她的家,雖然這些年一直不曾回去過,但她的父母都在那兒,能夠得空回去探望他們一眼自然好。
祈玉抿了一口茶,想起他要去洛陽,遠離京城一段時間這才長舒了一口氣道:
“正好讓我路上清凈幾天,我就不信她們能追到洛陽去。”
“大人,門口那些既然是給說親的人,大人若實在不想考慮親事,不如出去直言拒絕。”
這樣不清不楚的話,寧洛有些擔心那些侍衛撐不了太久。
總不能每日都在那里干耗著,他們身上可都有別的事情要做。
祈玉看了一眼寧洛,臉色白了白對她解釋道:
“我昨天拒絕了一整天,今天還是這個結果,我同意與否她們從不擔心,這都是我母親的功勞,說我前些日子死里逃生,又到了差不多可以成婚的年紀,索性就在丞相府辦個婚事沖沖喜,我爹想來不管家里的事,就由著她。”
聽祈玉的意思他好像挺不樂意現在就成婚。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躲著了,等他們出一趟遠門回來,這些人的熱情自然就能消散一大半了吧。
寧洛沏好茶準備出去。
祈玉忽然放下手里的卷宗看著她問道:
“寧洛,說起來,你將來成婚打算是什么時候,找一個什么樣的?”
寧洛以為祈玉打算拿她當參考,了當地道:
“自然是等遇到合適的人。”
祈玉跟著就問了一句:
“那如果遇不到呢?”
“那就一生不嫁,年輕時留在大理寺當差,等老了拿不動刀劍了就回洛陽守著家宅。”
“挺好,一生不婚娶也需要很大的勇氣。”
“還好,屬下從小就在京城,不在家里,家里人難免覺得愧疚,又見過多少因兩人不睦而鬧出來的案子,不會過多干涉我的決定,但大人不一樣,大人總需要優先考慮家里人的意見。”
“是啊。”
祈玉忽然不自覺地皺起了眉頭道:“我的母親總是考慮事情簡單些,外面的那些說親的人,大多是給朝廷里哪位人家的女兒說親,別說我現在有大理寺一堆事要忙,無暇成婚,就算是有心成婚,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落下結黨營私的口實,父親也是這個意思所以才會無可無不可,就算我將來要找,也得找個沒有家世背景的女子,與朝廷遠無牽連,不過我也沒有時間精力去認識那樣的女子。”
“所以成婚的事還得再往后托。”
寧洛覺得事情復雜,他只是成個婚,背后居然還要考慮這些彎彎繞繞,他們大人也不是不容易,一天到晚都沒個閑下來的時候,看來大官也不是那么好當的。
祈玉在前殿看各地呈上來的卷宗,寧洛領了命令去大理寺庫房找文征安排去洛陽的事。
“你要準備這些東西,可是大人又要出一趟遠門?”
文征接過寧洛的信,信上提及的馬車,馬,出行的干糧,以及各地打點的文書,都像是他們要出遠門的。
寧洛點了點頭直言道:“大人說過兩日去一趟洛陽。”
文征是大理寺的人,與她相識多年,自然沒什么好隱瞞他的。
話音剛落,果見他略帶些抱怨地道:
“這才回來就又要出遠門了。”
明明出遠門的人是他們這些侍衛,每次都是他比他們還擔心。
寧洛只得跟著勸道:“忙過這段時間就好了,再過一月便是年底,往年年底的時候案子少,不必這般東奔西跑。”
既然是祈玉的意思,文征自然不敢怠慢,知道了這件事便著手去差人準備該準備的東西。
又平安過了兩日,大理寺這兩日還是被給祈玉說親的人圍得是門前水泄不通,寧洛每日都按時翻墻回去,這兩日倒是聽說祈玉一直被困在大理寺根本不曾回去他的丞相府。
這日又見祈玉,果然比前幾日見他更有些形容憔悴。
見祈玉還伏在案上看書看得入神,寧洛走到他身邊出聲道:
“大人,去洛陽的車馬已經備好了,隨行的侍衛我也已經點好了,都在后門,大人若是也準備好了,就隨屬下一起從后門走罷。”
前門堵成那副樣子自然走不成,后門實在是無奈之舉。
祈玉拿起桌上的卷宗,對著旁邊的寧洛點頭道:
“我這里也沒有什么需要準備的,我們即刻動身便是。”
其實對于如今的祈玉來說,其實有的選已經算不錯,畢竟圍在后門的“賊心不死”的那幾位媒婆還是被其他侍衛用了不大光明的手段支開。
祈玉親自拿著厚厚一沓卷宗,與寧洛一起上了馬車,皇城離洛陽大約有七八日的路程,好在這個案子并不著急,洛陽牢獄里關押的犯人明年春天才問斬。
祈玉只是上個月翻到這個案子的案宗,按照朝廷律法,各地判處問斬的案子都必須上報大理寺過目,祈玉關心這個人的原因是他哪怕是證據確鑿了卻臨死了還在喊冤,洛陽城過往十年所有問斬的案子都是定案,每個死囚都是心甘情愿地認罪,這還是十年以來的第一個要含冤的人。
也許是真有冤情,也許沒有他們注定還是要白跑一趟,畢竟是一條人命,祈玉想總值得他辛苦一些出來這么一趟,馬上就要冬日,大雪皚皚的馬車不方便出遠門,若是到了春日問斬前幾日再去,又怕查得不夠仔細,所以眼下正是合適的時候。
順道還能給自己的屬下落一筆歸鄉的人情,馬上便是新的一年,這個時候能讓她見見家人也好。
“對了寧洛。”
祈玉和寧洛如今都在馬車上,祈玉的手邊堆著那些他這幾日從不離身的卷宗。
“還沒聽你提起過你家里的人。”
“回大人的話,我的父母他們都是普通百姓,沒什么好提及的。”
寧洛沉聲應道。
不僅如此,寧洛常年在京城不回家,只是偶爾會與家里的人互通書信,信里兩邊自然都是報喜不報憂,所以也不大清楚家里的真實樣子。
“也挺好,不過你父母如今一定以你為榮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