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天合六年 春 婚配
- 謂大同天下安
- 愛吃火鍋鍋
- 3001字
- 2020-10-31 23:59:55
閑來李牧九在家翻閱書籍,已是春末夏初,天氣開始熱了起來,李牧九最怕熱了,年年在家的時候,都得命廚做上一碗消熱解暑的涼補羹,這個涼補羹是用草藥研磨成汁,經過數道工序,那燒開后的草藥汁,冷卻之后成了跟豆腐一樣的狀態,然后切成小塊放入碗中,在加入永州城有名的糯米圓子,淋上一層厚厚的桂花蜜醬,冬時藏在地窖保存下來的冰塊,稍稍刨下來一些,夾在其中,草藥味苦,桂花蜜甜,冰塊清涼,團子軟糯,入口之后,喉嚨回甘,消暑敗火,實為上品,可惜,如今人在都城,沒有了家中廚子的手藝,這邊的廚子根本不知道這些,叫李牧九只有不停的喝水解熱了,然而于事無補,這天已經熱得他無精打采的躺在書房半日了,手中翻閱的書籍,全然看不下去。
“大人!伯公的小廝來了。”管家來報。
李牧九一聽伯家這個字眼,渾身就緊張了起來,伯堯上這個人叫他有些懼怕,總是不知道這人到底在琢磨些什么事,又感覺伯堯上是個什么事都能做出來的人,所以,在每一次的見面與交談中,李牧九都是謹小慎微的,生怕說錯了話,辦錯了事,畢竟目前自己剛走了第一步,借著伯家的光做了左無咎的門生,在廟堂之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這官位來的輕松,才讓人沒有握在手里的實在感,總覺得,這官位會因為行差踏錯,便瞬間失去,那自己的計劃,就難以實施,將會控虧一潰。
“快傳,讓他去前廳等著我。”李牧九一個激靈起了身,又覺得頭有點暈沉,可能是躺的時間太長了,稍作休息就穿好衣衫,到了前廳。
那小廝正在前廳恭敬的等候,看到李牧九來了,上前行禮道:“給李大人請安,我家的伯公在蓬蓽樓有請。”
“好,我叫人去備下馬車,稍后就到。”李牧九說道。
那小廝又說道:“我家公子已經備好了車馬,就在門口停著那,煩請李大人移步就是。”
李牧九一聽,不知道伯堯上起什么幺蛾子,連車都準備好了,那是吃準了他不管有沒有事,都得過去,心中有些不爽,但還是說道:“好。”
蓬蓽樓內,包房里,同坐的除了伯堯上還有穗玉,穗玉穿著一身碧色衣裙,本就皮膚白皙的她,被這身衣裳襯的更甚了,她低垂著眉眼。在一旁靜坐,伯堯上則自顧自的煮著茶,然后說道:“過會兒他來了,你不必太過緊張,自然一些,你現在的任務就是能夠嫁給李牧九,這是我的命令。”
“是。”穗玉回道。
不過多時,李牧九的馬車就到了蓬蓽樓下,伯堯上開著窗戶,等到馬車身上的鈴鐺聲,知道李牧九已經來了,嘴角露出淺笑。
李牧九下了馬車,跟著小廝上了樓,來到伯堯上的房間門口。
小廝輕叩門,說道:“公子,李大人到了。”然后推開了房門,讓李牧九進了去。
房內李牧九看到伯堯上,還看了一眼穗玉,心中的狐疑有些重了,心道:這女子頻頻出現,莫不是伯堯上有意為之,讓我跟她發生點什么吧?
“伯公好,六妹妹好。”李牧九客氣道。
伯堯上看到李牧九,熱情的笑道:“李大人快來。”
穗玉起身給李牧九到了萬福,然后依舊低下頭坐下了。
李牧九坐過去,伯堯上的茶香伴著一陣清風徐徐吹來,這讓懼熱的李牧九感到些許舒爽,說道:“伯公的這間房甚好,涼風習習,縱使夏日炎炎,也不會熱。”
伯堯上笑道:“我這間屋子獨獨懸于一樓的匾額之上,南北通透,三面開窗,自是十分舒爽。”
“我有朋友前些日子去過了永州。”
伯堯上說到這話的時候,李牧九忽然心頭一震,恐覺不好。
“得知,永州城有一位做特色解暑尚品的廚子,就在李兄家里,伯某人也實在好奇,就讓朋友把他請了過來,那廚子說,從前你在家的時候,到了夏日就很怕熱,他就做這個給你吃,今日,他就在后廚,過一會就能將做好的清補羹,送上來。”伯堯上說的云淡風輕,可李牧九卻在話里話外間,聽到了,他去了永州,進了李府,能從家把廚子帶走,必然也見過父親了,伯堯上這么做,叫他恐懼。
“今日請李大人過來,還是為了我的六妹妹。”伯堯上說道。
“伯公請講,如有需要李某人做的,李某人自當竭盡全力。”李牧九嘴上客氣的說道,心里:幾天前特意說他妹要出嫁,現在不會讓我娶她吧?
“小妹多日前跟李大人有過里面之緣,心有好感,不知李大人家中可有定下婚配?”伯堯上也不賣關子,直接的說道。
李牧九聽到這話,當即心里,狂喊:果然猜中!
“還沒有。”李牧九說道。
“能得小姐青睞,是李某人的福氣。”
“那真是太好了,聽你這么說,我這個妹妹心里是要樂開花了,婚姻大事,雖說講究門當戶對,媒妁之言,但我伯堯上的妹妹,日后成親,選擇的夫婿,必須是要她真心喜歡,才能嫁予,否則她不快樂,就是我伯家上下不快樂。”伯堯上說道。
“李牧九若能娶到六妹妹這樣的女子已是李某人三生有幸,必定傾盡所有,對她好的。”李牧九說道。
“但是,婚姻大事,我還需要秉明家里,還需三書六禮,定是要風風光光將穗玉娶進我李家。”李牧九接著說道。
穗玉在一旁聽著,心里面知道嫁給李牧九是伯堯上的命令,是任務,可是具體嫁給李牧九之后需要做什么她尚未知曉,可是方才伯堯上的那一席話,知道是假的,卻偏偏讓人心生感動,她多想自己就是伯堯上的親妹妹。
蓬蓽樓一別,李牧九回了府第就寫好了書信與父親,情非得已,他這個親事,是容不得他做主了,只可惜那個等他的王姑娘了,在永州的時候,王石父親弟弟的女兒,王家的二女王如詩,與李牧九通過王石相識,王如詩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喜好歌舞,善填詞,人也是帶著一股子的機靈勁兒,不像平日里的大家閨秀,規規矩矩,她總是活潑的如同一只小鹿,似乎永遠都不會疲憊,李牧九十分喜歡她,當時二人雖都沒有言說好感,但彼此心中有意,都是互相知曉的,在來都城之前,李牧九約出王如詩,表明心意,因為他不知道自己這一走,何時才能歸來,是生或者是死,那一天李牧就向王如詩表了心意之后,王如詩本就喜歡他,知道了之后,更是十分歡喜,便許諾,等會等李牧九一年,如果他不回來了,王如詩就在永州嫁人了。
如今李牧九做出這個決定,心中也是十分復雜,恍如昨夢,自己怎么就答應伯堯上了,也不知道王姑娘會不會覺得自己是個負心薄情寡義的小人,會不會憎恨自己。
而事實上,容不得他多想,伯堯上賭定李牧九日后定能被旬令唐跟左無咎重用,為確保李牧九一心會向著伯家,聯姻是最好的牽制。
那封書信,快馬加鞭,送到李自道手上的時候,李自道不由得長嘆了一口氣,李牧九最終還是沒有逃脫卷進這場政亂之中,自己當年為了保命,選擇回到永州城這個小地方,就是一輩子不想跟那個到處充滿著波云詭譎的朝堂再有半分關系,那都城里住著的,無一善類,個個都是削尖了腦袋的,無所不用其極的往上爬,他見到了太多了,本以為在這么個小城,渾渾噩噩,清清白白,安安靜靜的了此一生,卻終究逃不過。
永州城,翌日,清晨, 李自道便去府衙交代好事項,準備去往都城,幫助兒子準備嫁娶的聘禮。
李牧九將要在都城娶親的消息不脛而走,傳到了王如詩的耳朵里,丫鬟來報的時候,王如詩正在刺繡,那繡著鴛鴦的針一下子刺穿了手指,泛出一整顆紅豆。
丫鬟看到心疼的說道:“小姐,怎么這么不小心啊。”急急忙忙的去找藥。
“這個李公子,走的時候說的話款款深情,讓人還以為 是個專一癡情的,沒想到才去靈安多長時間,這就要娶別人了,虧得小姐還每月都給他繡一個鴛鴦荷包,盼他回來,還要等他一年。”
王如詩靜坐著,不說話,忽然拿起剪刀,憤怒的將繡好的鴛鴦一刀剪開,說道:“我王如詩可不是嫁不出去了,偏要等他,此等負心薄情人,也不配做我的丈夫。”說罷,哪根珍珠似的眼淚就齊刷刷的掉,丫鬟上前安慰王如詩,說道:“小姐你才貌雙全,定能嫁的更好。”
王如詩問道:“他要娶的是什么人?”
“聽說是靈安城的權貴,好像是什么四大家族的伯家六小姐。”丫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