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天合七年 春 左氏
- 謂大同天下安
- 愛吃火鍋鍋
- 3203字
- 2020-10-31 23:59:55
最近宗寒嶺沉迷馬球,日日都要跟那些小內官們打上一天,朝中的政務都是孟國公旬令唐辦的。
孟國公府中,趙國公說道:“這小子可真是會享福,自己一天天吃喝玩樂,政事一點也不管。”
“哼,他不是不管,他管的了嗎?”齊國公嘲笑道。
“你們二人也就在我這說說,畢竟,那是天子,我們是臣,叫人留下口舌就不好了。”旬令唐說道。
“說來也是奇怪,今年那個小皇帝突然開大試,恢復科考,在排榜上整這么一出,到底是什么意思?”趙國公說道。
“你們可不要小瞧了他,他可比他哥哥,精的多。”孟國公說道。
“精?任他精,這么多年,朝堂之上都是咱們的人,誰能給他用?左無咎算個什么東西,還不是咱們扶上去的,說到這個忘恩負義的就生氣。”齊國公說道。
左無咎也是出生名門,乃靈安城鼎鼎大名的左氏一族,其族內出過三代丞相,一任太傅,可謂十分顯赫,而其父就是玨帝在位之時的丞相,可是天不假年,突染惡疾,英年早逝,左無咎作為相府唯一嫡子,為延續家族榮光,也投身官場,當時孟國公十分賞識這個文采卓絕的少年,讓他拜在自己的門下,精心培養,花費了大量心血,將他推舉到丞相之位,而左無咎倚著孟國公,大樹底下好乘涼,初初時,得了不少好處,且左無咎為人圓滑,聰慧機敏,深得旬令唐的喜歡, 而他比孟國公更有野心,孟國公老了,舊浪始終是要被新浪拍死在沙灘上的,左無咎想要成為代替孟國公,做大洲最大的權臣,他也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只可惜,現在孟國公死死地壓著他,他便投身宗寒嶺,做起了賢臣的模樣,打著鏟除奸佞的名號,實則就是為自己清除黨羽,知子莫若父,知徒弟莫若師傅了。
“杼機閣那邊現在有什么動靜?”尋令堂問道。
“最近幾月都沒有收到杼機閣的消息了,我就說盛幼安那小子靠不住,大哥,你的毒不行啊。”趙國公說道。
尋令堂一邊喂魚缸里的魚,一邊說道:”都是人嘛,也別把人往死里逼,大家都有難處,互相體諒。“
”依我看,大哥的寒輝散應該下在盛幼安的妻女身上,這才是他最在意的。“齊國公說道。
”我都說了,別把人逼死了,你要把人逼死了誰以后還替你賣命?惡語傷人六月寒,好言一句三冬暖啊,盛幼安體內的寒輝散是一劑巴掌,就是讓他知道,誰才是他應該效忠的人,往后,也不能少不了甜棗,人啊,都是記吃不記打的,你瞧瞧你們倆,一天到晚就想著怎么去害人,咱們啊,得籠絡人心。“
一只魚不知怎的,竟跳出缸來,打斷了他的話,尋令堂面無表情的又把它放了回去,繼續說道。
“我聽說,此次崇州官銀案那個李牧九表現的并不出色。”
“是啊大哥,我看這李牧九資質平庸的很,你怎么還想中他能有所出息那。”
“他爹,李自道,是天圣二年的榜首,宗寒玨親自受的冊封禮,是個十分有才華的人,只是性子不太會變通,那時左無咎已經來到我的門下,我在他們二人之間取舍了一番,最終選擇了這個沒良心的,著實是我眼瞎。”
“我竭力舉薦左無咎,又拿家世說他,他自尊心強,覺得丟了顏面,主動請官,回了永州,左無咎背叛我之后,我真是沒日沒夜都在懊惱!”越說尋令堂越激動,一巴掌打翻侍弄的魚缸,氣憤道:“如今我就是要扶植李牧九,任他是個庸才,我也要把他扶上去!我絕不能看著左無咎過的快活!”
看到尋令堂氣的發抖,齊國公與趙國公連忙勸說:“大哥你跟那個腌臢之人置什么氣,氣壞了自己,倒便宜了那個小人。”
“我還要看著他向我跪地求饒!”尋令堂說道。
春雨即寒,靈安城下了兩天兩夜的雨了,初春天寒,落雨在地上結了薄薄的一層冰。
文大興被這個倒春寒打的猝不及防,他本就老寒腿,一到陰天下雨就膝蓋疼的厲害,薛玉私下喜歡研習醫書,到了這個時候,文大興就跑到薛玉這里,腿疼的呲牙咧嘴的,面目猙獰的求薛玉給他艾灸一番,然后就是長達數日的在薛玉家中賴著不走。
李牧九從崇州歸來,帶了不少的手信,最多的還是吃的,知道文大興喜好美食,特意帶了崇州那邊有名的臘肉,聽到文大興腿疾犯了,去了薛玉家里,便帶著臘肉到了薛玉那里。
李牧九到的時候,薛玉正在幫文大興艾灸,而文大興倒是十分享受的在一旁手里拿著本當下流行的小說典籍,一邊吃著蜜餞,一邊還不忘喝口茶,倒是十分快哉。
薛兄好手法啊。”李牧九進來說道。
文大興跟薛玉看到李牧九來了,很是高興,薛玉笑道:“你怎么還悄無生息的來了,我那些守門的下人都好像擺設,來貴客了也不知道同傳一聲。”
“薛兄不要怪他們了,許是我登門的次數太多了,他們見到我就知道是來找你的,看到我都煩了。”李牧九打趣道。
“哎呦!我怎么聞到肉香了!”文大興使勁兒的空氣中聞著,說道。
“你鼻子這么靈,上輩子不會是個狗吧,哈哈哈哈哈。”薛玉嘲笑道。
李牧九打開帶來的食盒,說道:”文兄這份天資,入了官場倒是有點可惜了。“說著將食盒里的吃的拿來了出來,繼續說道:”我此次崇州,回來的時候帶了點當地特產的臘肉,聽當地人說,這肉是當年宰殺的,養足了整整一年的年豬,將豬肉切成容易保存的大小,用鹽巴腌漬,腌好后,懸于廚房屋內的梁上,然后升起炭火,等火滅了,就用煙熏,火里最好放上一些山上的松枝,還有一些果皮,這樣熏出的臘肉,味兒香,肉還不膩,我在家叫下人已經都收拾干凈了,就來薛兄這里討上一鍋白米飯,將肉片整齊擺放在米飯上,一塊用火蒸熟,因為這肉里都有了咸淡,所以無需另加調味料了。“
光聽李牧九說的,文大興的口水都要淌到地上了,著急的說:”那可快點安排上吧,我這就已經餓的肚子咕咕叫了。“
”是是是,我的大少爺,這就給您安排上。“薛玉寵溺的說道,然后叫來下人,吩咐廚房按照李牧九說的方法將肉燜上。
屋外細雨洋洋灑灑的下了起來,薛玉起身又烹了壺新茶,給李牧九盛了一碗。
三人圍坐在一起,閑聊起來,說道:”初遇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仿佛如同昨日。“
”如今李兄官拜戶部,又得到了孟國公的賞識,有了更多的機會,真是讓人羨慕。“文大興說道,然后還不忘補上一句:”哎,我也不知道我這靈安城第一貪官的夢想,幾時才能夠實現。“于是可惜的搖了搖頭。
”你啊,你等阿圖死了,你就能實現了。“薛玉打趣道。
”你要這么說,那我豈不是遙遙無望了?你們是不知道,阿圖一頓就能吃五個海碗的大米飯,還能吞下兩只燒雞,他那么能吃,身強力壯的,怎的不得活個幾十年啊,哎呦,那個時候我都成老頭子了。“
”你啊,腦子里一天天想的不是吃啥就是惦記怎么撈油水,做貪官,吃著糧餉,卻沒有半分報效國家之心,你啊,小心河邊失足啊。“薛玉說道。
”哼,人活一世,及時行樂,思慮過多,我怕頭發都掉光,吃吃喝喝才是正事,難道像蕭子柱那樣?“文大興說道。
李牧九知道,他這次回來,一定會被人問的最多就是蕭子柱,一案成名,也不知是幸事,還是不幸,但是這都不會影響蕭子柱的,他心里似乎沒有那么在意他人的看法。
“李兄,你我之間,隨意閑聊,崇州那件事,可是真的?蕭子柱真的閹了那個孩子?”薛玉似乎有些不能相信,問道。
李牧九點點頭,文大興在一邊說道:”我就說是真,你還偏不信,就說是以訛傳訛。“
”要說,按蕭子柱那個脾性,作出這件事,我還真就不意外,只是,沒想到崇州城司一案,他有點略讓我吃驚了。“文大興嘆了口氣說道。
“有什么吃驚,若是我去辦理,我也會想蕭公子這樣,律法就是律法,不能觸及底線,否則就是要承擔后果。”薛玉說道。
“不過就是十萬兩銀子的事,他貪下就是為了百姓的吃喝,雖然犯錯,但是事出有因,就應該從長計議,我是覺得蕭子柱判的太狠了。”文大興詭辯道。
“大人,飯好了。”突然進來的下人,打斷了他們的爭執。
“拿上來吧。”蕭子柱吩咐道。
下人將煲著臘肉飯的砂鍋小心翼翼的端了上來,然后打開了鍋蓋,鍋蓋開啟之時,一陣肉的咸香裹夾著米香,迸發而至,文大興拿起桌上的勺子,沒忍住盛了一大口送到嘴中,一邊嚼著,一邊大贊好吃。
“能得文兄這樣稱贊,我這肉就沒白帶回來。”
如今三人坐在一起還能閑談時政,全然不知日后之路是何模樣,三個人帶著三種目的來到都城,卻在此匯聚,成了交心的知己,而這一切不知是真的
知己難逢,還是另有圖謀。
雨夜的風吹過李牧九的臉頰,他心中說道:“不能慌,不能貪急,遲早有一天,異哥的仇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