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絨花
- 論紅樓丫鬟的職業素養
- 莫簡離
- 3127字
- 2020-11-01 02:01:59
隨后晴雯便將匣子好好的合了起來,放到床頭的錦被下,確定沒人看得出來后,晴雯便撿起被子上的珠花下了床。
說來這兩只宮花從到了晴雯手中后,晴雯還是第一次仔細的欣賞這兩只宮花呢。
這兩朵宮花不同于平日里晴問她們所戴的絹花,是由鐵絲和綢絹粘連而成,雖然逼真,但也容易損壞褪色。
這兩朵宮花是絨花,絨花一般是由黃銅絲和蠶絲所制,不易損壞,不易褪色。
絨花和絹花一樣,外面的鋪子里也有賣,但一朵就要二兩銀子,而且也沒比絹花更好看,所以晴雯便是上一世,也沒買過絨花來戴。但這兩朵絹花不一樣,它的花托是由金絲編制而成,而且也十分漂亮,和外面的那些完全不一樣。
顏色鮮艷而有層次,花形優美不流于俗套,若不是這花還保留著絨花特有的絨絨的觸感,晴雯都要以為這是自己三月時,摘下的兩支桃花,開到了如今。
哪個女子不愛俏,越是漂亮的女子,越想把自己收拾的美美的,晴雯之前那么節儉,一是為了攢錢,而是為了不招王夫人的眼,怕她把自己趕走。
但如今這對絨花,晴雯覺得自己可以放心佩戴的,畢竟這絨花是元妃娘娘送的,自己沒花一文錢,而且王夫人也是知道的,若是自己時時戴著,王夫人不僅不會覺得自己打扮花俏,反而可以借此向她表明,自己是記著元妃的恩典的。
況且這絨花是確實的漂亮,幾乎算得上是晴雯最漂亮的頭飾了,晴雯實在是很難抗拒它的美。
晴雯將它拿在頭上比劃了幾次,發現這絨花還是最適合自己梳雙平髻時,兩邊各戴一支最好看。
元妃果然不愧是做到妃位上的人,便是對自己這樣的小丫鬟的賞賜,也能想的這么細心周到。
晴雯將絨花收到自己妝奩內,想起自己這幾天在王夫人處,因為不是很方便,便一直沒洗過澡。
晴雯平日里,是每隔兩天都要洗一次澡的,若是夏日,更是一天一洗,不過晴雯每次洗澡基本都是自己燒水提水,所以她洗的勤些,也沒人嫌她麻煩。
今日也是一樣,晴雯自己燒了一大桶水后,便舒舒服服的把自己泡在浴桶里,足足泡了一個時辰,直到皮膚已經開始有點兒發白,晴雯才洗完這個澡。
這一個澡洗完,晴雯覺得自己整個人都輕快了一些,待晾干頭發后,晴雯換上了自己日常的丫鬟服飾,本想戴平日里戴的拿些絹花,但晴雯看著自己新得的那兩朵絨花,算了,還是就戴這個吧。
晴雯戴著絨花去了大廚房拿飯,此時已經過了吃飯的時間了,大廚房里只有幾個粗使婆子在洗刷碗碟,見晴雯來了,也只是隨意打一聲招呼。
畢竟她們的身份實在太低了,就算是巴結,也巴結不到晴雯這些大丫鬟們這兒來。
晴雯去了廚房,廚房里還有一些米飯,和幾碟子豆腐青菜,這些是大廚房留著,專門為那些忘記吃飯的下人準備的。
晴雯隨意拿了一碟子杏仁豆腐,和一碟子清炒萵筍片,并上一碗米飯便吃了飯。
用過飯后,晴雯回了怡紅院,一路上也沒遇到什么人,畢竟這個點兒,大家都在睡午覺,就算是看門的小丫頭,也倚在門框上睡著了。
晴雯打算先去和李嬤嬤打了個招呼,畢竟整個院子里是由李嬤嬤在管著,雖然自己是王夫人叫去幫忙的,但也不能太張揚,否者憑著李嬤嬤是這院兒里的管事嬤嬤,自己便要受一些小苦。
這些年,李嬤嬤也是頗有一些家底的,她私下里已經在京城周圍的縣城里,購買了兩處田莊和三個鋪子,雖然還遠遠比不上賴媽媽一家,但也算是小富之家了。
李嬤嬤自從上了年紀以后,除了操心寶玉和自己的銀子以外,便是萬事不放在心上。
今日見晴雯帶了一對新的絨花進來,李嬤嬤也覺得這兩朵花兒怪好看的,但她眼里只有銀子,雖然這絨花好看,但也不能當銀子花不是。
要是晴雯頭上戴著兩個銀元寶,李嬤嬤才會真心覺得好看呢。
晴雯見李嬤嬤對自己頭上的頭花沒有什么反應,想來自己頭上的頭花并沒有什么,二人寒暄了幾句后,晴雯便去了正堂。
李嬤嬤給寶玉搬家,整理冊子呢,忙得不可開交,自然也不會留晴雯了。
晴雯回到正堂后,見小丫鬟們都在搬東西,秋紋襲人麝月則在指揮小丫鬟們搬,這晴雯是知道的。
自元妃回宮后的第二日,皇宮便給賈府播下了流水般的賞賜,除了各種珍貴擺件,絲綢字畫外,還降下了圣旨,封元妃為元貴妃,賈府上下十分高心,寇謝天恩。
晴雯記得上一世元妃省親后雖然皇上也降下了賞賜,但遠沒有這一世這般多,至少上一世便沒有珍貴擺件,而且元妃也沒有進封。
這一世,想必是自己補好了元妃的彩裙,這彩裙一看便可以知道是舞裙,想必是元妃跳舞得了皇上的歡心,所以賈家才有了這般的恩寵吧。
晴雯不知道的是,皇上之所以厚賞元妃賈家,跳舞其實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原因,更多的是因為自皇上登基以來,國庫便不豐盈,而各大世襲諸侯之家,卻是鋪張浪費,奢靡至極,皇上對此,不滿已久。
然而這些都是跟隨圣主皇帝一同打江山的功臣,輕易不能動的,所以皇上雖然不能做什么,但是心里對他們也是早已看不順眼。
這次各宮嬪妃省親,便是皇上借機看清各個公侯之家的機會。
果不其然,各大世家均是鋪張攀比,生怕在別人眼里,自家以及落敗了。
皇上這些日子冷眼看著,先后省親的十幾位嬪妃,除了出身平民之家的李嬪,家中只是打掃出了別院一間,并備上了幾桌酒席外。
其余各家,幾乎都是開土動工,建造省親別院,各家的下人更是在外面大肆采買,說是揮金如土,也不為過了。
其中上至皇后,下至一個小小的貴人,皆是如此。
而且省親陪同的太監當中,有一半都是皇上的眼線,就是替皇上具體去看看各家的奢靡情況,究竟有多重。
本來賈家大肆修建園林,大肆采買,皇上便想著,等元春回來,自己便打算冷落她的,畢竟邊關將士的過冬棉衣尚且沒有,而這些酒囊飯袋卻可以肆意奢靡享受,這實在太不公平了。
可沒想到,回宮的太監們向他稟報的情況,卻是賈家園子內部裝飾并不是一味的奢華,反而趨向于清簡高雅,珍貴的擺件雖然也多有,但看著都是舊物件兒了。
一個人可能會被賈家收買而說謊,但皇上一共派出了十幾個眼線,不可能各個被收買的,更何況其中還有一位太監,是從小陪著皇上長大的人,沒有人能收買得了他。
皇上聽自己眼線回稟后,心里覺得偌大的京城,至少還有一位妃子,一個家族,懂得在自己的心意。
隨后再看元春的舞,自然是有知音相惜之感,便有了后來的進封和賞賜。
而元妃也不是蠢人,皇上下旨賞賜后,她發現雖然偌大的皇宮,省親人數不少,但其中得的賞賜最多且最實惠的就是自己和以前的李嬪現在的麗妃二人了,綜合一分析,自然能夠發現其中的關竅。
隨后便在皇上下旨后的第二天,也就是省親后的第三日清晨,下了一道口諭,說既然府中各主子沒地方住了,那邊將孫子的姑娘們皆挪去大觀園中住吧,寶玉尚且年幼,加上有要照顧姊妹們,便一起搬過去住吧。
賈府雖然有些疑惑,自家屋舍充裕,怎會沒有主子住的地方,但既然是元貴妃下的旨意,那賈府自然是“房窄屋小”,要挪姑娘們去園子里住,賈政今日上朝時,還因此事被同僚笑過,但想著這是自家娘娘的意思,也就沒有反駁。
隨后賈家又接到了元春的意道暗喻,方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這個消息晴雯早上 從王夫人那邊得知了,但沒想到賈家眾人竟然這么快就要搬,晴雯本以為,至少還要過個兩三天才會開始慢慢的籌備搬家事宜。
晴雯回去后,寶玉并不在屋里,而是和眾姐妹一起,去了大觀園,挑選各自所住的院子,李嬤嬤在整理冊子,所以院子里只有一干丫鬟和粗使婆子在搬東西,大家都忙忙碌碌,沒空和晴雯多說,雖然覺得她頭上頭花不俗,但是也沒空多講。
就是小丫鬟扇兒,也只是多看了兩眼,對晴雯甜甜的笑了一下,便繼續幫著搬東西了。
可三個大丫鬟不同,她們雖然忙,但也只是動動嘴的事兒,自然會多加關注晴雯的頭花了。
麝月平日里,只要不耽誤差事,自己下一餐吃什么,對于她而言,就是最重要的事,所以雖然覺得晴雯的頭發好看,但也多么好奇。
可秋紋襲人不同,尤其是秋紋,平日里她和晴雯住在同一個屋里的時候,日日看著晴雯梳洗行動,尚且會被襲人所蠱惑,以為晴雯爬上了寶玉的床。
今日晴雯從王夫人處待了幾天回來,并且聽府里的大小丫鬟說,晴雯那日是和王夫人一道,去恭迎皇妃的,心中怎么能不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