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疾苦之地
- 蒼云劍神
- 墨云生
- 2078字
- 2020-11-01 07:50:07
廣陵郡東平縣紀南鎮,向西南三十多里的白莽山。
七月的驕陽似火,炙熱地烘烤著大地。干旱天氣持續了半月有余,莊稼地的苞米都沒了精神,一株株彎著腰桿耷拉著腦袋。
晌午時分,炎炎烈日,知了聲聲。
靠山村里的人們躲在自家破舊的茅草屋中乘涼歇息。
“大爺爺,您說這旱季何時才能過去,正值苞米躥歲子結棒子的時候,這大太陽都曬了半個月了,咱農戶靠天吃飯再這樣曬下去地里的莊稼可就全完了!”
只見一位看起來三十來歲,身高有八尺穿著短衫,皮膚黝黑精壯的漢子。正不停地給身前老者搖著扇子,有些焦急問詢著。
躺在搖椅上的老者頭發胡須皆已花白,似乎是因為天氣太過炎熱,又或是人到夏天容易打盹犯困,迷糊著眼睛發出輕微的鼻鼾,老者已然是睡著了。
漢子繼續一邊給老者搖著扇子,一邊抹去自己頭上的汗珠,又隨手拿起桌上盛滿涼水的大碗,牛飲一般咕咚咕咚灌了兩口,舒爽的清涼下肚,發出一陣暢吟:“這天實在是太熱了,就算下點小雨也好啊。”
屋外的晴空,哪怕是一絲微風或片朵遮云皆無影蹤。
樹梢的知了奮力地叫著,惱得人心煩意亂。
“大柱子,趕快回家,你媳婦就要生了!”院子外一個中年婦人焦急的喊著。
漢子忙的一個健步竄了出去,急切的詢問:“三娘您說我媳婦要生了,大夫說下個月才是產期這怎么還提前了?”
“你快回去看看吧,柳娘已經在燒水準備給阿蓮接生了。還不趕快回去!”中年婦人催促著。
有些慌張的漢子,快速朝自己家奔去,百十丈距離的村路跑得是滿頭大汗。
還沒等跑進院子,就大聲喊著:“娘啊,阿蓮咋樣了,這早產打不打緊啊?”
草房門打開,走出一個四十多歲的婦人滿臉喜色朝著漢子說道:“柱兒,阿蓮沒事兒!柳大娘正在給她下胎,不打緊!你快去大爺爺那里取三尺紅布來作為酬謝。”
漢子又趕忙跑回老者所在的草屋。
“大爺爺!紅布,三尺紅布!阿蓮臨盆了!”
老者見漢子著急,打趣地說道:“你也是托柳娘接生的,出生時候一泡尿還呲了柳娘一身,哈哈!這紅布是著實應該給的,我這就給你拿去。”
說罷蹣跚著身軀,走進草屋翻找著紅布去了。
漢子站在草屋外焦急等待著,低著頭來回踱著步子,搓著手很是焦急。
隨意地看了看天,整個人像遭受雷擊似的呆愣不動。
耀眼的太陽光華一點點變黑,如墨,外環像一把彎刀,天色也越來越暗。
草屋外,漢子焦急的大喊:“大爺爺,您快出來看啊!這太陽是咋個回事嘛?”
老者在昏暗的草屋內,抱著一卷紅布正慢悠悠地往外走,低著頭嘴里罵道:“你這傻小子,太陽還能怎么,就知道大驚小怪!”
老者剛邁出草屋門檻的時候也是驚了一下,怎的天色如此灰暗,有些欣喜問著:“柱子,是不是來雨了?”
“大爺爺不是下雨,是太陽,您快來看啊!”漢子揮舞著手臂朝著天空指著。
老者走出草屋,瞇起昏花的眼睛朝著那一絲光亮望去,驚呼:“哎呦不好,是天狗吞日!”
這時村子里也傳來一陣陣驚呼:“太陽被天狗吃了,快來看啊!”
灰暗的天空懸掛著一輪‘黑陽’外圍呈現一圈極細且明亮的星環,日食慢慢地變化著顯得格外怪異。
突然一道赤紅流火劃破天際,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拖著長長的尾焰呼嘯著朝著村子后的白莽山落了下去。
緊接著天空烏云密布,一道道駭人的閃電,咔嚓!轟隆隆的雷鳴不斷響起,大雨點子霹靂啪啦地掉了下來,暴雨傾下。
狂暴的怒雷震醒了正在驚愕中的全村老少,村民紛紛回屋躲避。
“大爺爺,下雨了!”大柱子捧著紅布狂奔著跑回家中。
陣陣疾風吹得老者衣裳,頭發胡須亂飛。
可是老者不為所動,發出陣陣沉吟,思索著:“天狗食日,白晝流星,萬里無云怎會突降怒雷暴雨,這怪異的天象這是在預兆著什么,我大楚這是?”
想起大柱子的孩子就要出生了。
老者取下掛在草屋墻壁上的蓑衣,冒著疾風驟雨緩緩地朝著大柱子家走去。
此時的漢子正在自家草房外雨搭子下,避著雷雨,陣陣轟鳴巨響,人也驚得心肝亂顛。約莫一刻鐘,屋內傳出稚嫩且尖銳的嬰孩啼哭,瞬間沖散了內心的惶恐轉而驚喜。
漢子興奮地朝屋內喊著:“娘啊,男孩女孩?”
屋內傳來,婦人喜悅地回答:“男孩!柱兒,阿蓮給你生了大胖小子喲!快把紅布遞進來,感謝你柳大娘真是讓柳娘受累了。”
大柱子激動地在院子里淋著大雨開心地笑著,蹦著。
說也奇怪,剛才還狂暴無比的疾風驟雨,嬰孩啼哭過后天空的閃電雷鳴逐漸遠去,暴雨隨之減小,烏云也漸漸散去雨水稀稀拉拉地飄灑。
老者抬頭望了望這怪異的天氣,發出一陣沉吟。
進入柱子家的院子,看著柱子高興地跳來跳去。
大柱子在院子里興奮地喊著:“兒子,我有兒子啦!”
老人滿臉皺紋的臉上,也露出了燦爛的微笑。
見老者走來,柱子連忙迎了過去:“大爺爺您怎么來了,沒淋到吧?”
老者擺了擺手說道:“柱子,你媳婦生了個男孩?”
“嗯,是個男孩!”柱子滿臉喜悅地回答著。
在倆人正說話時,草房門吱嘎一聲推開,只見兩名中年婦人走了出來。
“是大爺爺來了啊,快屋里坐。”其中一名婦人連忙見禮說著。
老者關切的問道:“阿蓮沒事吧?”
“阿蓮初胎身子虛有些體力不支已經睡去,其余都好已無大礙。”中年婦人恭敬的回復老者。
“產后身子虛,還是要多休養。真是多虧柳娘來給接生,辛苦你了。”老者朝著柳娘點了點頭,隨即吩咐柱子:“等下到他那里把那株老山參拿來給阿蓮燉個雞湯補補。”隨即又從袖管中掏出了幾兩銀錢交給柳娘,作為答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