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草頭方
- 九品九道
- 威揚(yáng)
- 2103字
- 2020-11-01 09:22:39
一炷香燒完。
鄰居們唏噓著都散了。
……
王里長一聲長嘆,心想這孩子又是個(gè)苦命的種,也沒了指望,當(dāng)天的午飯便把那根蔥和雞蛋拌入鐵鍋炒成了菜;把那米糠入水浸泡,燒成了糙米粥;把那一撮土撒在了門檻前,把那塊土爛的青石塊摔入了大東溝。
這些事辦完之后,王里長看著屋外,緩緩地舒了口氣,嘆道:“我這瞎字也不識得幾個(gè),總也該給起個(gè)名姓。也罷,也罷,省得我耗費(fèi)心思再去查老歷,解五行,盤輩分,你喜歡石頭塊子,你抱起那塊青石頭,你就叫‘大石頭’吧!”
孩子的隨名便叫“大石頭”。希望長大后的他,能夠人如其名,像石頭一般堅(jiān)韌,堅(jiān)強(qiáng),堅(jiān)毅,不懼外邪。
久而久之,人們在名前加了姓,就叫“王大石頭”,說說傳傳,等長成人后,就叫成“王大石”了。
古安寨村頭上有一位老千歲,已近杖朝之年,算是村上王氏家族老尊長,他聽說了“摸歲”之事,拄著藜杖找來了王里長家,怒氣橫橫,罵道:“此事滑稽,此事滑稽,褻瀆典章禮規(guī)!給他準(zhǔn)備好好的桌四件不摸,卻獨(dú)獨(dú)抱著桌案外的青石頭不放,這成何體統(tǒng),成何體統(tǒng)?且不去摸那狗屁驢糞?” 用藜杖指著王里長的腦門,責(zé)道:“你也是一村的里長,怎么管教的破娃子,這等離譜怪誕之事若是傳揚(yáng)出去,免不得人家用手指戳咱的脊梁,這豈不是把古安寨村子的臉往屎坑里悶!你真是瞎了眼揀了這只狗駒子,你看他賊眉鼠眼,料是抓雞販狗、不成大氣的相!嘿——哼——真不知是哪道上來討你的債!這孩子在成人禮之前要好生修理,若如此等壞了規(guī)矩,雞犬焉可升天!”
王里長被罵得一聲不吭,陪著笑臉?biāo)妥呃锨q。
老千歲踏出門口前,又撂下一句話說:“你雖是里長,卻再也不見里長的樣子,你那股鋪路架橋的勁頭哪里去了,你咋不花費(fèi)些心思把孩子修理修理?——這娃子損你不小,你若修理不好這野娃子,古安寨村絕不為他入村譜,王氏宗廟固也不能容他!”
……
王里長如今是廢柴老草,無能無用,他自己算是徹底地認(rèn)命了,但是他把所有的期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他覺得這孩子長大后可成氣候,不過,通過草蓬老人的測算和“摸歲”才知道也是個(gè)苦命的種根,耕田堆土的料子……
當(dāng)王大石剛滿八歲的時(shí)候,便如草篷老人所說,臉上起了毒瘡……
王里長想想續(xù)弦啞巴媳婦的死,想想王大石臉上的毒疥瘡……他不再懷疑草蓬老人的測算,便一心想再見草蓬老人一面,探問個(gè)究竟,或是尋求個(gè)破解的法子。
恰逢一個(gè)連雨夜的日頭,王里長又在橋頭碰到了草篷老人,這次,他特意沽酒燒菜,請他到家中做客敘閑。當(dāng)提到孩子臉上毒瘡之時(shí),草篷老人說:“這毒瘡是暗記,上世不行好事,造孽傳當(dāng)代。唉——天根天生不好,需現(xiàn)世的積累與造化,否則命道多劫難!唉——天意若是如此……唉,唉——等哪天毒瘡祛除了,孩子的運(yùn)道或許好一些,但是,但是,唉——這命途,一波一折啊……唉——希望毒瘡祛除了,或許命道能有稍許轉(zhuǎn)機(jī)吧!”。
“難道,難道真揀了爛命孩子?”王里長捶胸頓足想著,奪口問道:“人命七品最為毫賤,我孩的命格……”
草篷老人搖頭不語,不聲不響,不等王里長再追問,便杳了蹤影。
自那日之后,王里長時(shí)不時(shí)想起草蓬老人所說的話:孩子臉上毒瘡祛除了,運(yùn)道或許有稍許轉(zhuǎn)機(jī)。
他相信草蓬老人有祛除毒瘡的辦法,沒日沒夜在橋頭蹲守,不久,村中發(fā)了一次大水,沖毀了木橋,自那以后,草篷老人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
王里長后來似乎才醒悟,草篷老人應(yīng)是橋神,橋毀了,橋神也遷走了。
不過,王里長沒有放棄,他要幫著王大石祛除毒瘡,以改命道。
他認(rèn)準(zhǔn)的事情,十頭老牛也拽不回來。他一定要祛除王大石臉上的毒瘡,給他轉(zhuǎn)機(jī),給他改命。
首先,王里長尋了治療毒瘡的“草頭方”,這草頭方,出自村里家檐屋后的說談閑聊中。
草頭方,便是民間傳播的驗(yàn)方,或是道聽途說,不經(jīng)正式場面的土方子。民間有唱:生姜、蘿卜、大蔥白,頭腦傷寒它先來;西瓜、冬瓜、赤小豆,祛毒除濕它來湊……
俗言說的妙:草頭方,治大病,民間驗(yàn)方是圣方!
王里長為王大石找來的第一頭方子便是蒲公英草配雞爪連。
王大石臉上生毒疥瘡,首先有毒,用蒲公英祛毒。雞爪連,名含“雞爪”,寓意可以用雞爪把毒瘡抓走;雞爪連,藥名:黃連,確有祛火之功效。
王里長按照這個(gè)草頭閑方,割了蒲公英草頭,買了雞爪連,煮了藥水,給王大石擦洗,可是依然沒有好轉(zhuǎn)。
后來,王里長又聽村頭說蒲公英和黃連要覆于臉上,便又把蒲公英和黃連搗碎用井泥調(diào)勻覆于王大石的臉上。
王大石還小,覺得疼痛便哭,王里長見他啼哭便生煩厭,氣著沖道:“你再哭,我把你臉給砸腫了!”
王大石被嚇,哭得更兇。
覆臉數(shù)天,仍然不見好轉(zhuǎn),然而,王大石的臉卻成了花腸子,白一塊,醬一塊,紅一塊,黃一塊,紫一塊。
村頭玩伴編起了哥謠,見著王大石便唱:花腸臉,臉花腸,煮一煮,嘗一嘗,又苦又咸又冰涼,嚇得姑娘躲藏藏。
村人們會玩笑說他花腸臉將來娶不著媳婦;玩伴們傳來傳去,便成了笑話和揶揄,都說他娶不到花媳婦。
那時(shí),王大石已有了記事,懂得了榮辱,每聽這唱這說,就羞得悶在當(dāng)?shù)兀痪湓捯膊徽f,幼小的心靈受著創(chuàng)傷。
隔些天,王大石的臉還沒好。
王里長氣不打一處發(fā)來,摸起針頭就順著臉上的毒瘡猛戳,毒瘡冒出膿清血水,疼得王大石哭喊濫叫,引得村人聚在院門口圍觀……
起了疤,消了疼,消了疤,沒過幾天,臉上的毒瘡又長了出來。
沒辦法,王里長只得再給他尋試著第二個(gè)民間驗(yàn)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