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木材與石料的紛爭
- 望歲余年
- 麋鹿撞南墻
- 2201字
- 2021-01-11 07:16:30
昨天五名關衛經過一場搏殺,
心態需要修整。
同時也該樹立典型,讓剩下的關衛有奮斗的目標,前進的方向。
畢竟偶像的宣傳能滿足人們對力量的想象,從而在集體號召之下,仿佛就有同偶像一樣的能力。
而且梨兒關的城防還剛起步,這批關衛就是日后的骨干,那多花些心思打牢基礎,總歸沒錯。
杜平川放下百余斤的石鎖,又接著復習兩三單刀法選與離析之技,稍稍休息后,天色才剛剛放亮。
照例一桶井水從頭澆下,他感覺自己的思考更為成熟,也更加像一方城池的領袖。
青耿到底還是一樽草木花仙子,她不像常人那樣,還需要很長的睡眠時間。待夜深人靜之時,她就會在梨兒關四處逛逛,查看那些尚在萌芽的草木。
神力感召之下,杜平川果然就在春棚找到她長發飄飄的身影,而她正在給田地澆水。
“仙子也會干這種粗活?”
“怎么,打破你對俏佳人的美好想象了?”栽進魚塘邊的芭蕉樹已在昨日長出嫩葉,又翠又綠,所以民眾很是相信梨兒關在暗中有神明庇佑,由此青耿的實體更加穩定了。
“要是真打破了,那以后我在你面前就表現得斯文一點兒。”
“那倒不用,茄子與冬瓜還能飽腹,而美貌只能解眼饞,可不能當飯吃。”
青耿聽后翻了翻白眼,然后她把頭上的紅繩系緊,指著橫架在春棚半空之中的枯木,最后對杜平川說:
“其他都還好,差不多都已經發芽了。只是這些冬菇很是奇怪,不管我怎么使勁,它們就是不長。你說這些枯木該不會也是雷擊木吧?”
確實。
經過苦泉地熱的加持,以及九伯堆肥,特別是在青耿的悉心照料之下,冬瓜與茄子的長勢不錯。尤其是邊角的韭黃已鉆出尖芽,照這個苗頭,明后天就可以收割炒臘肉了。
可是那些枯木之上的冬菇,卻仍不見動靜,自小寒到如今都過去三四天了,還是一根枯木的樣子。
“蘑菇借草木死氣而生,它根本就不在草木行列之內,縱使你神通廣大,那也沒用啊。”杜平川發現這些枯木只是尋常的榿樹與松柏,便扛著它們湊近苦泉,希望溫度高一點能讓其早日長出冬菇。
青耿一琢磨,
就感覺這大千世界還真是無奇不有。
然而就此她也冒出新的疑問:“蘑菇以汲取草木精華為生,那這么說,它一旦獲得機緣而修成正果,豈不就是草木花仙子的天敵?”
這姑娘頭發很長,見識倒也不淺,杜平川感慨青耿思緒活絡之余,卻被這個問題難住了。
尋常草木成精,這確實在他認知之內,他倒不感覺稀奇,只是蘑菇或者其他寄生植物,比如無根藤之流,他還真沒聽說過有修成草木花仙子的先例。
那萬一這樣的存在,又會不會是草木花仙子的天敵,他更是無從得知。
所以杜平川就試著推測道:“可能吧,畢竟天下五行相克,陰陽并存。說不準真有這種東西天生就與草木花仙子為敵。”
而他剛說完,
心中由此就浮起一絲危機感。
青耿可是梨兒關以后田地園圃的仰仗,那保護好她,糧食與果園的產量絕對就不止翻一倍那么簡單,這也就是在保護自己的飯碗。
而因自己的輕敵與疏忽,岳生被俘在前,那青耿斷不能再重蹈覆轍!
思及于此,杜平川就隨口又補充道:“沒事兒,即使有天敵咱們也不怕,我會守著你的。天天晨練,我那也不是白折騰。”
然而青耿聽后,神色明顯有些不對勁,她撩了撩頭發正要回話,結果卻見新垣庖從遠處跑過來了。
于是她神形一閃,
就去照料響水灘的楸樹了。
此時天色已是大亮,炊煙漸起,而大梨樹籠罩在云霧之中,恍如一只雪白色的火炬。
新垣庖到處都找見杜平川,這下在春棚一發現他的身影,馬上就氣喘連連道:“大人,食堂出事了!那個石瘋子在食堂與顏金棉快打起來了!”
還有這事?
那小子昨天差點凍死在梨兒關寨門之前,現在一醒,就可以鬧事了?也不問問是誰救的他小命?
杜平川回身一望,發現青耿早不見了,便跟著新垣庖一路就跑向食堂。
剛邁進門檻,他便聽見里面吵得不可開交,而面黃肌瘦的權氏流民正圍在場外看樂子。至于那些開墾九畹梯田的民工,也沒有去上工,其中甚至還有幾名關衛,跟著眾人湊熱鬧。
“你懂個錘子!我墨家的營造之術溝通土木,安于地勢,成于人和,你見過什么時候用過石料?就算用,那也是修墳造墓!”一向不擅言辭的顏金棉,此時怒目圓睜,恨不得將眼前的石瘋子一口吃掉。
周圍的飯菜正冒著熱氣,眾人便端著土扒碗倒也不嫌手酸,就看著兩人掐架。
而石瘋子見眾人直勾勾地等自己反駁,他便漲紅臉,硬著頭皮就道:
“石料也是建材,而你之所以不大規模使用,無非就是因為金屬工具落后,不能廣為開采。而你嘴上說是墳墓才用,那外面的曬壩為何又用青石板細細鋪成?真做起來,身體倒很誠實!”
哈哈~
人材啊!
石瘋子這半葷不素的說辭很是有趣,逗得眾人哄堂大笑,而顏金棉更是被急得血氣上涌,他攥緊拳頭就想要干倒這根小豆芽。
其實漢家的大小建筑確立很少用到石料,上至帝王宮殿,下至小民茅屋,差不多都由夯土與木材搭建而成。
所謂——蜀山兀,阿房出。
說的就是蜀地的木材都被砍禿了。
而等到采煤與鼓風技術的精進,鐵質工具大行其道的明清之際,就算樹立貞節牌坊,企圖長時間保存而采用石料,但也都會在頂部雕刻出飛檐與斗拱,盡可能模仿木質建筑的樣子。
至于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長久以來的文化慣性,另一方面未嘗不是建造成本使然。
杜平川聽完兩人爭吵,感覺他們很可能就是以偏蓋全,非要爭出土木與磚石建筑的優越性。
然后他問過旁人,原來才是石瘋子醒后要找回自己冒雪帶回的石子,結果他問到顏金棉之后,兩人無意間聊起梨兒關居住條件。
一個要鑿空石壁住進去,另一個則要砍禿鹿吳山修木房子,然后便像天雷勾動地火,兩人噼里啪啦地就爭起來了。
眼見著眾人不斷起哄,場面也由此逐漸失控,杜平川便趕緊清清嗓子,便從人群讓出的通道之中站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