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菜單
- 從前的北漂記
- 云念雨雪
- 2052字
- 2021-03-04 10:00:00
下面我仔細說說我們家的菜單。
除夕團圓家宴菜單:
1,白灼九節蝦(大展宏圖)
蝦兩盒,蔥,姜,解凍,挑蝦線。
煮。
蘸味汁兒:生抽+砂糖+鹽+蒜蓉+熱油。
用時:10’。
2,刺身拼盤(紅紅火火過大年)
三文魚,北極貝,擺盤兒,解凍,
蘸味汁兒:生抽+芥末。
用時:10’。
3,干炸帶魚(吉慶有余)
帶魚段,蔥,姜,解凍。
腌30分鐘。
煎(沾淀粉)
用時:50’。
4,整只燒雞(大吉大利)
外購溝幫子燒雞,撕雞、擺盤兒。
用時:10’。
5,鹵味拼盤(六六大順?摟錢的手?)
豬蹄,雞爪子,豬肝,雞胗,鵪鶉蛋,素雞豆腐。外購熟食,改刀、擺盤兒。
用時:10’。
6,醬牛肉(扭轉乾坤)
外購熟食,切片、擺盤兒。
蘸味汁兒:生抽+蒜蓉。
用時:10’。
7,糖醋排骨(節節高升)
排骨,姜,蒜
焯水。
高壓鍋燜,然后馬勺收汁
用時:50’。
8,小酥肉(順心舒暢)
里脊肉、姜
腌30分鐘
拌糊兒:面粉+生粉+雞蛋+水。
炸。
用時:50’。
9,炸茄盒(和氣生財)
茄子,豬肉餡兒。
腌制15分鐘
拌糊兒:面粉+生粉+雞蛋+水。
炸。
用時:50’。
10,如意蛋卷(蒸蒸日上)
豬肉餡兒,雞蛋。
腌15分鐘。
平底鍋攤蛋皮兒。
蒸鍋蒸25分鐘。
用時:60’。
11,麻辣香鍋(八方來財)
干豆腐,西蘭花,魚丸,金針菇,藕,鵪鶉蛋,木耳,培根。
焯水。
泡發木耳,冷水3—4小時。
炒。(火鍋底料,芝麻)
用時:50’。
12,蒜蓉秋葵(一帆風順)
秋葵。
焯水。
拌汁兒:生抽+醋+鹽+蒜蓉+小米辣+香油。
用時:10’。
13,西芹百合炒腰果(和和美美)
西芹,百合,腰果,紅辣椒。
泡發干百合,冷水2—3小時。
炒。
用時:10’。
14,拔絲地瓜(甜蜜綿長)
地瓜。
炸熟。
炒糖水,掛糖漿。
用時:30’。
15,菠菜花生米(生生不息)
菠菜,花生米,大蒜,小米辣。
焯水。
炒熟花生米。
拌汁兒:生抽+醋+白糖+鹽+蒜蓉+小米辣。
用時:30’。
16,蘸醬菜(大豐收?十全十美?)
黃瓜,水果蘿卜,生菜,干豆腐,小香蔥,尖椒,圓蔥,香菜,櫻桃蘿卜,刺老芽。
焯水。
改刀、裝盤。
炒雞蛋醬。
用時:20’。
17,海蜇皮拌白菜心兒(百財聚來)
白菜心兒,海蜇皮,香菜,胡蘿卜,臘八蒜。
拌汁兒:醋+白糖+鹽。
用時:15’。
18,小蔥拌豆腐(全家多福?大富大貴?)
內脂豆腐一盒,小蔥。
拌汁兒:生抽。
用時:10’。
有了這張手寫菜譜還不算,我還細心的列出了分項,如解凍,需要在頭一天晚上取出冷凍室的食材,讓它們自然解凍,例如:蝦,三文魚,北極貝,帶魚,排骨,里脊肉,豬肉餡兒,魚丸等。
再把需要腌的單列出來,標上時間,洗凈食材后優先處理,以保證腌的時間夠,能入味兒,還有泡發的時間比較長,進廚房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先泡發上。
另外蘸味汁兒,拌汁兒,拌糊兒也都單列出來,這些后面都跟著菜名。還有焯水的、油炸的各單列了一排,后面當然也有菜名。這些是我這個幫廚應該完成的工作。
還要考慮烹飪的時間,把需要時間長的蒸、燉等食材優先處理,如果時間夠,就食材全部切好后,再讓大廚即我老公,進入廚房大展身手。如果時間緊,也可以他和我同時在廚房進行,他開始蒸燉煮,我繼續切~切~切~。
我自己認為,所有的歸納總結比較詳細,一定要讓主廚動起來的時間時候,所有食材、輔料全部備好就位,伸手可得才算我這個幫廚合格了。
所以我也事先問了趙林,他制作的先后順序,以便我排出自己每道工序的先后順序,有了如此詳細的方案,除夕的家宴制作過程十分順利。
雖然我家的廚房小,僅容兩個人,不過因為我計劃周詳,做的準備工作充分,加之前期妹妹的加入,后期趙林的加入,在下午三點來鐘,十八道大菜全部完成上桌。
餐桌是由兩張折疊桌并列放在一起拼成的長方形大桌,我們把職工宿舍的桌子、椅子拿了一些回來,我還特意買了張防水防油的大桌布,蓋在餐桌上,根本看不出拼湊的痕跡,這張大桌可容十二個人,我們十個人坐上去很是寬敞。
我沒有早早擺桌,客廳也不大,擺上了桌子就更顯局促。看著老公差不多還有半小時就可以結束制作后,我才去擺桌子。
先把茶幾搬到主臥去,擋了半扇陽臺門,去陽臺就得偏身而過。
再打開放在邊上的折疊桌,先把桌布鋪上,鋪好后將另外餐桌上的,已經做好的菜品拿過去,然后把清空的桌子,并排放好,鋪上桌布,在爸爸的指揮下擺放菜品。
爸爸根據計劃好的每個人位置,將這個人最喜歡的,擺在他跟前,又指揮哥哥擺凳子,我則擺碗兒、筷子、酒杯。找酒,找飲料,因為桌子夠大,就都擺到了桌子上。
同時,我也在廚房收拾著,把大廚不用了的碗、碟、鍋,一一刷洗出來,我和趙林這么多年也習慣了,做完飯的同時廚房便一并收拾出來了,該洗的洗,洗凈瀝水,該擦的灶臺,煙機都一并擦拭出來,趁熱好清理。
以前我還用百潔布加洗滌凈,最后抹布收尾,現在多數時候用廚房濕巾+廚房用紙+懶人抹布搞定,后者效果好、省力,但費錢,前者省錢,但費時費力,效果還不好。
生活漸漸好了以后,我們也舍得用這些省時省力的東西了,妹妹和嫂子也一直感慨,覺得真方便,也準備回家弄一套。
常做飯的人都知道,咱們中國人的廚房油煙是很重的,如果不天天清理,幾天下來就有厚厚一層油,特別難弄。
我和趙林收拾好廚房后,爸爸才張羅著大家上桌,一番言語交鋒下來才確定,大家都喝什么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