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荀彧
書名: 重生三國當暴君作者名: 夜知秋本章字數(shù): 2058字更新時間: 2020-11-05 00:44:04
第三十七章 荀彧
“見過二公子。”
當曹鑠來到神機營前時,可以見到,許多工匠正在忙里忙外,熱火朝天的,將營寨的大致模樣已經(jīng)建造出來了。
不僅如此,這里還有一支身披甲胄,騎乘著高頭大馬的士兵往來巡邏,竟是一支虎豹營的小隊。
看得出來,曹操對此地十分重視,竟還派了重兵把守。
當然,這也正常,許都城內(nèi),可是有著其他不少諸侯的密探,雖說曹操與曹鑠都不懼馬蹬外泄,被其他諸侯仿造,但好歹也不可能讓他們那般容易的便得知。
“無需多禮,對了,德衡呢?”
曹鑠對朝他行禮的一支虎豹營的百人將道,目光則往營寨內(nèi)張望。
“馬統(tǒng)領正在指揮眾人干活呢,要不要在下將他尋來?”
百人將恭敬的答道。
曹鑠擺了擺手:“不用,我自己去找他。”
說著,曹鑠便是步入了營內(nèi)。
“這里建上一支箭樓,另外,這根木頭太細了,換根粗的,司空對神機營十分重視,你們不可怠慢了。”
剛走進營內(nèi),曹鑠便是見到一位身材清瘦,身著灰衫的中年文士正在有條不紊的指揮著眾人干活。
他的聲音聽上去有些古板沙啞,但卻擲地有聲,給人一種無比穩(wěn)重安心的感覺。
曹鑠雖然穿越過來幾個月了,但作為區(qū)區(qū)校尉,還沒資格上朝,而且經(jīng)常就是在屯騎營、夏侯淵府邸以及司空府活動,對于曹操帳下的諸多文臣武將,朝中大臣都并不熟悉,自然也并不認識此人。
就在曹鑠疑惑之時,中年文士目光一動,注意到了他。
“二公子,你來了。”
中年文士朝他走了過來。
而這個時候,曹鑠也才突然反應過來,“荀尚書?”
“正是在下,二公子怎么來了?”
曹鑠不認識荀彧,但荀彧卻認識他。
荀彧作為被曹操引為吾之子房的心腹,雖然終歸不會像夏侯惇夏侯淵等本家兄弟經(jīng)常出入司空府,但之前也去過幾次,所以對曹鑠有些印象。
“真是荀尚書,久仰大名。”
曹鑠連忙行禮,神色中充滿尊敬。
這位,可是被稱之為王佐之才的大才,而且對曹操極為忠心,曹操如今能有這般實力,荀彧絕對稱得上功不可沒。
而且,荀家乃是潁川的名門望族,門生故友極多,荀彧一直不遺余力的選拔推薦他們出仕,諸如戲志才、郭嘉、荀攸等人都是荀彧推薦的。
“二公子客氣了。”
荀彧淡淡一笑,只是一雙隱有精光閃爍的目光,卻是不著痕跡的在曹鑠身上打量。
顯然,曹鑠這段時間所做之事,令得這位尚書令,也對他頗有幾分好奇。
曹鑠看了看身邊忙碌的眾人,笑道:“這等粗活小事,荀尚書盡管交給手下的人辦就好了,怎么還親自來了,若是累壞了,父親大人怪罪下來,我可消受不起。”
荀彧卻不以為意,道:“無妨,而且說起來,我還得感謝二公子。司空昨日將一副馬蹬贈予在下,將此物套在馬上,騎乘起來,果真是舒服得多,倒是不曾想,二公子不僅膽識過人,還有這等天賦。”
荀彧可不是溜須拍馬之人,說起來,昨日曹操與他說起這馬蹬的效用的時候,他一開始是不以為然的,可沒想到,馬蹬竟然真的有那般奇效。
有著敏銳軍事戰(zhàn)略嗅覺的他,立時便是察覺到了此物的出現(xiàn),對于曹軍絕對有著意義非凡的作用,甚至對于整個中原局勢的影響。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親自來到這里,讓神機營盡快成立步入正軌。
“荀尚書過譽了,不過就是微末巧計而已,而且說起來,這主要的功勞,還是德衡的。”
雖然典韋昨日說荀彧經(jīng)常坐鎮(zhèn)后方,不太用得著馬蹬,但以荀彧在曹操心中的地位,有著這樣的好東西,豈能不想到他。
這不,昨日回去第一個就給了荀彧。
荀彧撫須一笑,看著曹鑠的目光,又多了幾分贊賞。
膽識過人,而且不驕不躁,看來司空大人后繼有人了啊。
難怪,前段時間他曾與賈詡交談,在談到曹鑠的時候就連前者,對于這位二公子,都是明顯有著一些不一樣。
“二公子,荀尚書。”
就在這時,馬均手里拿著一幅草圖走了過來,見到二人,急急行禮道。
“德衡兄對我還這么客氣干嘛?現(xiàn)在神機營馬上就要有著營寨以及大批的人馬了,不再是個空殼子了,你這位總領事感覺怎么樣?”
曹鑠打趣道。
馬均臉龐微紅,竟是有些不好意思。
“咦,你手里拿的是什么東西?”
曹鑠注意到馬均手中的草圖,不由好奇的問道。
“哦,這是我這幾日突然想到的,可以用來保護馬掌的一種器具,現(xiàn)在還在構思之中,等繼續(xù)完善一下,再命人打造出來試試效果。”
馬均如實回答。
“哦?拿來我看看。”
曹鑠心中一動,從馬均手中將草圖接了過來。
一旁的荀彧也頗有興趣,目光也看向了馬均所繪的草圖。
只見草圖上所畫之物,呈圓環(huán)形狀,頗為小巧,而且有些奇怪。
“此物,倒是有些奇特。”
荀彧有些不太看得懂,這也正常,他是政治家、戰(zhàn)略家,這方面本就不是他所擅長的領域。
但曹鑠卻是有些吃驚,因為,馬均所畫之物,竟是本不應該出現(xiàn)在這個時代的馬蹄鐵!
是的,正是用來釘在馬掌上的馬蹄鐵!
馬蹄鐵乃是由古羅馬人發(fā)明的,在公元前就出現(xiàn)了,不過,中國古代卻出現(xiàn)的很晚,有人說是隋朝有的,也有人說直到元朝才有,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東漢三國時期,是沒有出現(xiàn)此物的。
曹鑠沒有想到,馬均竟然將馬蹄鐵給發(fā)明了出來。
“粗鄙之物而已,讓荀尚書見笑了。”
馬均摸了摸腦袋憨笑道。
曹鑠卻道:“德衡,你是怎么想到,畫出這個東西的?”
“那日,我見二公子營中一位將士的戰(zhàn)馬,由于常年急行軍馬掌被磨損的十分嚴重,已經(jīng)難以奔行,所以才冒出了這么個想法。”
馬均說道。
“原來如此。”
曹鑠點了點頭,有些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