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字貼
- 大明青玉案
- 椒鹽傻蛋
- 2022字
- 2020-11-05 00:52:52
第一百一十六章 字貼
張四狗說:“大舅與我表親,不得不救!耽誤了學業,特向先生請罪。先生若罰,學生不敢不受。”
馮舜漁道:“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明知他人有冤且自己可以做證而旁觀者,此非孟子之義道也。此事你做的對!但是曠課即是曠課,罰是一定要罰你的,若是你長此以往,必會誤了學業。但不會現在罰你。沈老太爺正等著你呢。”
“阿?”張四狗愣了一下,問道:“沈老太爺還沒走嗎?沈小姐進祠堂里來住了嗎?”
馮舜漁說:“沈小姐已經住進來了,因為房間有限,所以住在了你隔壁。沈老太爺其實之前已經回去了。但后來又過來了,一直等到現在!”
“真是罪過了!他在哪?我即刻去見!”
“就在隔壁!”
張四狗向著馮舜漁拱手問道:“先生是否有話要交待?”
“也沒有別的話,只叫你勞記圣人曾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馮舜漁所說的非禮指的是不要對沈鷺非禮,這一點張四狗還是能聽得出來的。
張四狗連忙再一次施禮回應道:“先生教誨,學生謹記在心。”
正此時隔壁一間房門的門被打開了來,沈廷珍拄著一條拐杖從里面走了出來,看了一眼隔壁。
沈廷珍問道:“可是張十六回來了?”
馮舜漁答道:“是他回來了!”
馮舜漁說完,把房門口的路讓了出來。
張四狗知道是沈廷珍,他連忙走出房間向著沈廷珍行禮。
“不必多禮,不必多禮,早已不是外人矣。”
馮舜漁知道沈廷珍是專門在等張四狗回來,他不好留下來聽,隨便找了一個整理明日課業的借口便走了。
張四狗連忙站到了之前馮舜漁的位置,說道:“沈老太爺屋里坐吧。外面涼得很。”
沈廷珍輕笑著點頭,向張四狗屋里走。
沈廷珍只覺得張四狗這個人太懂人事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說什么不能說,他心里完全是有數的!
張四狗房間里就只有桌邊一條凳子,這條唯一的凳子也被張四狗讓給了沈廷珍去坐,而他自己則謙恭得站在沈廷珍的身邊。
沈廷珍坐定,但手還是扶在了拐杖上面。
沈廷珍一定是有話對張四狗說,但卻一下子好像又不知道如何開口。
張四狗看得出來沈廷珍要說的話可能有一些難為情,于是張四狗便先開口說話。
張四狗先是問道:“沈小姐的病情如何了?”
“剛剛吃了安神之藥睡下了。”
“安康即好。”
“聽說你這一日都在衙門?”
“為大舅解困,所以忙了一天。好在他人沒事。”
沈廷珍輕笑一聲說道:“王家與我沈家姻親,張家亦是與沈家有舊。按這輩份算起來,你當叫老夫一聲姑姥爺才是!”
“嗯?”張四狗有些不解。
沈廷珍笑道:“老夫亡妻是你爹張允齡的姑姑、你的姑奶呀。你不知道么?”
“阿?”張四狗是真的沒有聽家里人說過,他只知道張允齡這一輩的事情,哪里知道爺爺輩的事情去。
“沈、張兩家不來往,非是因王學甫之故,乃有前因!”
“是因何事?”
“這……這等是非不當由老夫說起。如若老夫說,必被他人所誹。事中曲直也非老夫一人能說清。且此事過去已有時年,亦不當再提起。”
張四狗心中腹言:“你都說了不當再提起,那你還提起做甚?”
沈廷珍回憶了一下,釋然得笑了一下,搖著頭說:“韶光荏苒呀,這一愰這么多年就過去了,可惜老夫還是一事無成。”
“沈老太爺書法頗有造詣,坊間相傳,您年輕之時外出經商亦是手不釋卷。”
沈廷珍笑著擺了一下手:“過去的事了,過去的事了,不提也罷。”
張四狗對前事并不了解,一下子不明白這沈廷珍打的是什么啞謎。
沈廷珍好似也看出來張四狗對前面的事情并不了解。
他又說道:“只是可惜了那一卷宋徽宗的字貼。若不是那副字貼,沈張兩家也不至于如此,張允齡能把你送來沈家讀書,可見他也亦有和解之意。反正那也是老夫祖輩上的事情了。”
張四狗正想問那宋徽宗的字貼是怎么回事,沈廷珍卻是馬上又說道:“哦,有一件倒想問問你。”
“你說便是,我是晚輩,當聽您訓言。”
“不是什么訓話。你是知道的,老夫把那張字貼給賣了。可是越想越覺得可惜,現在想要再把他再買回來!你在文人舉子之中頗有一些名氣,可知那字貼為何人所得?”
張四狗這才明白沈廷珍拐彎抹角的目的所在,沈廷珍是想把字帖再弄回來,而且好像這事只有張四狗能辦得成。
張四狗故意吊著沈廷珍,沒有往字帖方面說,而是神色歡喜了起來。
“呀!沈家的財賬通了么?這可是大好事呀!早聚藏銀,可逢兇化吉!對于大家族來說,手上若是銀子不足什么事情都會出現的!”
沈廷珍不好意思得說:“是呀,通了一些,全靠著學甫的那封信。已經與河東都轉運鹽使說上話了。”
“呀!若是如此,想要掙得銀子以解困境,那還需要往里投入更多的錢才是!此時正當關節之所在,如何還要去花銀子,不可不可!當把銀子先掙足了再來贖買,方是道理!”
沈廷珍沒想到張四狗完全不談字貼的事情,而是說起了生意。
張四狗又道:“惜日漢未孫伯符以玉璽相抵,借得三千人馬,遂有東吳六郡八十一州。一張字帖如若可換來沈家數輩家業,何必如此在意呢?”
張四狗引經據典的話完全就是在賣弄自己學識。
沈廷珍笑了一下說道:“已有合伙之人入資,沈家暫不缺銀了。所以就想著找著那個字貼把它再買回來。”
“那……那可不容易呀!”
“此話何講?”
張四狗算是聽明白了,這沈廷珍一定知道那幅宋徽宗的字帖已經落入了胡萬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