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爭鋒相對
- 明朝小公爺
- 夏夜無恨
- 2054字
- 2020-11-04 23:26:55
第9章 爭鋒相對
中年漢子兩鬢微白,額骨略突,顎骨略聳,將正張臉拉得極長,幸虧一雙凌厲的眼睛鑲嵌其上,將五官的分布略微拉攏了一些,這才看起來沒有那么怪異。
模樣與徐鵬舉有七分相似,正是徐邦瑞無疑。
“喲,今天吹的哪門子風,大哥居然舍得來國子監?”
徐邦寧走入廳內,大大咧咧的在徐邦瑞身旁坐下,兩人中間隔著一個茶椅,卻也是隔著整個世界。
徐邦瑞聞言,淡淡一笑,凌厲的眼神轉而消失,繼而浮現出深邃。
“你該知道,當年為進國子監,我三次懇求父親,甚至不惜以自殘相威脅。”
“奈何父親不允,死活不讓我進,我現在已經四十歲,卻連監生的身份也沒有,到頭來頂著一個舉人的身份四處給人低眉順眼的賣笑臉。”
“邦寧,我不是舍得來,我是沒機會來。”
徐邦瑞言罷,目光深重的看著徐邦寧。
這種目光里隱隱藏著一股委屈,嘆息以及悲怨。
可卻又帶著些許諷刺與嘲弄,一時間讓徐邦寧好生迷惑。
不過這種迷惑卻并未持續很長時間,因為徐邦寧下意識就看出來了他在演戲,而且演技精湛,不容小覷。
“大哥這話說的.”
“父親不讓你進國子監那是為你好,如若不然你豈能接手與蘇州李氏綢緞莊的生意?”
“明人不說暗話,大哥就直說了吧,今日來,到底所為何事。”
演戲雖是徐邦寧所欲,但在徐邦瑞面前演戲,實在沒什么成就感,因為大家都心知肚明,演起來根本不會產生那種演員之間該有的反應。
而且他還要忙著準備月考,沒那么多閑工夫陪人演戲。
“好!”
“那我就實話實說。”
徐邦瑞深吸一口氣,沉寂片刻,而后看向徐邦寧。
“邦寧,我想讓你跟父親說,你不想嗣爵。”
徐邦瑞的語氣不急不緩,若無其事卻又帶著一股不容置疑。
打開了天窗,那就說亮話。
徐邦瑞并未藏著掖著,因為他也知道,在徐邦寧面前,根本不需要藏著掖著。
而且他今天來勸徐邦寧放棄嗣爵,其實也為了他好。
“為什么?”
徐邦寧問到,為什么要讓他放棄嗣爵?
徐邦瑞聞言一怔,略顯訝異的看了他半晌,這才皺眉出聲。
“這還需要為什么嗎?”
“邦寧,莫不是溺水之事將你嚇壞了?”
他很不解,因為在他的意識里,這件事根本不需要問為什么。
但徐邦寧卻需要一個為什么。
“大哥,為什么。”
徐邦寧加重了語氣,神色也為之變得深沉,廳內氣氛頓時為之一緊。
“你當真不知?”
徐邦瑞還是顯得很不解。
“好吧。”
“第一,這爵位本該就是我的,此乃事實。”
“第二,你雖在國子監研學,但這么多年卻仍舊一無是處,這也是事實。”
“第三,你不問世事,上至國家大事,下至府中瑣碎,你一概不知,你嗣爵后,我們魏國公府該何去何從?又如何能夠繼續得到陛下青睞執掌中軍?”
“若無中軍都督傍身,魏國公便只是一個虛名。”
“我們徐家世代從軍,誰不是軍中豪杰?可你都這般年紀,卻還只知花天酒地,手無縛雞之力,如何能擔得起中軍都督之職?”
“我勸你放棄,實則是為你好,官場兇險非南京安逸可比,你若嗣爵,到時你便是被人生吞了,只怕也不知原因。”
徐邦瑞一條一條的娓娓道來,神色淡然卻又帶著絲絲諷刺。
站在他的立場上,他說的每一句,都句句屬實,而且不容置疑。
畢竟徐邦寧的紈绔乃全國馳名,就連京城里的不少達官顯貴都有所耳聞。
讓他嗣爵,豈非斷送徐府百年基業?
“所以你就請華山派的人假扮官府之人混入畫舫,暗中將我推入秦淮河內?”
這時,徐邦寧忽的反問到。
徐邦瑞聽到這話,驟然一怔,瞳孔急劇收縮,凌厲的目光霎時間迸射!
廳內氣氛頓時冰冷到極致,就連廳外的晨光也似乎感受到這股冰冷,惶恐不安的消失了。
兩人爭鋒相對半晌,直至外面的晨光再度浮現。
“看出來了?”
徐邦瑞并未否認,反而臉上浮現出一縷若有似無的笑意,令人不由汗毛倒豎。
“當年英宗時,一位國丈與華山派相互勾結,最終致使滿門抄斬,江湖人始終潛藏著江湖人的禍心,你與沉寂數十年的華山派走得如此之近,難怪父親不允你嗣爵。”
“你要害我,我能夠理解,但既然已經出手害我,就不必再假惺惺的說勸我是為了我好,如此虛情假意,難免讓人覺得惡心。”
徐邦寧也不廢話,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繼續裝下去實在沒什么意義,況且徐邦瑞已經承認那晚畫舫上的人乃是他派去的。
不過說起來,徐邦寧當真還要感謝他,若不是他動手將這個世界的徐邦寧推入秦淮河,那自己又豈能穿越過來成為這個世界的徐邦寧呢?
“他若下死手,你覺得你能活著被救起來?”
“邦寧啊,我這么做,不過是想讓你知難而退。”
“華山派的人向來冷血,一旦出手定會死人,此次我好不容易才說服他們只是將你推入河中,但下一次,我就不知還能不能說的動了。”
徐邦瑞若無其事的嘆了口氣,顯得自己也很無奈。
但實際上,他卻是給了徐邦寧一個警告,再不知進退,那他下一次出手,徐邦寧就只有死路一條。
“你還記得小時候教授我們劍法的那個胖子師叔么?”
徐邦寧又忽的跳開當前話題。
“嗯?”
徐邦瑞聞聲略顯遲疑。
“父親昨日已經飛鴿傳書,相信過不了幾日他就會到南京。”
“我很想看看江湖人是怎么打架斗毆的,大哥若是不介意,可否將華山派的高手請出來,讓他與胖子師叔比一比?”
徐邦寧說完,當即仰頭大笑起來。
徐鵬舉在某些方面雖然糊涂,但那晚畫舫之上發生的事,就連徐邦寧都看出來不對勁,徐鵬舉豈會不知?
所以第二日就飛鴿傳書,從武當山請來了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