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煙島黃重焰
- 明朝小公爺
- 夏夜無恨
- 2050字
- 2020-11-04 23:26:55
第18章 煙島黃重焰
船上百花釀準備不多,又遇上唐昭北這等酒鬼,那越發顯得緊俏。
徐邦寧心知肚明,唐昭北肯定是買不起百花釀的,當即掏出一張銀票遞給李知白,讓他去百花樓再買些來。
如此一來,畫舫上便只剩下他們兩人。
“說吧,你小子究竟打算如何。”
唐昭北此來南京,一方面乃是受子木道長指派,身為武當門人,掌門之命,他還是不敢違抗的,就算他的武功已然能夠與子木道長相提并論。
另外一方面,他也是想見識見識這個竟能拒絕天下四大宗師之一授藝的徐家小公爺,到底是何許人也。
經過最近幾日的觀察,他心中多少也有些數,只是他無法肯定的是徐邦寧到底打算做什么,畢竟莫問歸是徐邦瑞請來的,而徐邦瑞是他的大哥。
“你打算喝完百花釀再聊?”
徐邦寧若無其事的問到。
聽得此言,唐昭北眼睛里頓時放出光亮,正要點頭,卻又忽的一怔,而后半信半疑的上下打量著徐邦寧。
“勞煩你這么大年紀還要跑一趟,本公子這心里也著實有些過意不去。”
“今晚便算是本公子為你接風洗塵,你看如何?”
徐邦寧淡淡的笑著,臉上一片云淡風輕。
繞是唐昭北見狀也不由深感詫異,選邦寧而今不過十七八歲,尚未婚娶,傳言之中又甚為紈绔,除了尋歡作樂,便再也不知任何事。
而今看來,傳言始終是傳言,與事實相距頗遠。
但他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竟能如此鎮定,心思也能如此之深遠,也著實令人費解。
不知到底是傳言夸大其詞,還是徐邦寧突然轉了性。
“你想讓老夫幫你調查清楚徐邦瑞與華山派到底有何勾結?”
唐昭北一陣見血的問到。
徐邦寧也未反駁,當即點了點頭。
“華山派這些年在江湖上也算書臭名昭著,一向拿錢辦事。”
“此次甘愿受徐邦瑞調遣,其中貓膩自然不言而喻。”
“但華山派雖然受沉重打擊,可底蘊尚存,不容小覷,所以.”
徐邦寧自是不擔心徐邦瑞再耍什么花招,畢竟在南京城內徐邦瑞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今晚之后也該當消停,翻不起什么大浪來。
所以此時當務之急自然是搞清楚徐邦瑞與華山派暗地里到底有什么勾結。
查清楚這一點,一方面可以制約徐邦瑞,甚至是用來對付徐邦瑞,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為日后進京參加科舉鋪路。
對于徐邦寧而言,現階段他最主要的任務乃是參加科舉,弄一身功名,這樣才能挽回已經失去的大部分人心,廢長立幼之事頗受世人不恥,如果還是個吊兒郎當的模樣,那日后還想嗣爵,豈非癡人說夢?
“代價呢?”
唐昭北看了一眼自己面前的酒杯,那意思再明顯不過了。
“學武是不可能學武的,這輩子都不可能。”
徐邦寧一邊為其倒酒,一邊說著。
“雖然當年子木老頭兒說我天賦異稟,若錯過了最佳練武時機便一輩子都難成大器。”
“可我還是那句話,打打殺殺的事交給你們這些江湖幫派就行,我只是一個紈绔,也只想當個紈绔,頂多進京趕考弄個功名傍身。”
“要想讓我學武,還不如直接讓徐邦瑞嗣爵來的簡單。”
人各有志,就算在某一方面天賦異稟,那也要看這個人到底喜不喜歡這一方面。
強扭的瓜不甜,強上的床不軟,徐邦寧更喜歡愜意自在的生活,而不是整天風里來雨里去,搞得自己渾身是傷還要咬著牙安慰自己“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
這就好比沒有性趣,你放一萬個美女在他眼前,他也保證不會動一下手指。
“那你可知,你爹為何讓你嗣爵?”
唐昭北若無其事的問到。
徐邦寧聞聲一怔,當即盯著他搖頭。
史料記載,徐鵬舉更喜歡徐邦寧,所以才千方百計讓徐邦寧嗣爵。
這件事有多難,自是不用多言。
但徐鵬舉卻千萬難吾亦往矣,甚至不惜賄賂朝中官員。
這里面的原因恐怕不僅僅是喜歡徐邦寧這么簡單。
而且現在唐昭北如此刻意的問到這件事,那就更加證明這件事沒有這么簡單。
“徐邦瑞的母親是誰,你可知曉?”
唐昭北話音落下,徐邦寧想也不想的就搖頭。
“難怪這些年你一直渾渾噩噩不知所謂。”
唐昭北看了他一眼,恨鐵不成鋼的”呵呵”了一聲。
“他母親乃是煙島島主的女兒。”
唐昭北并未告知他真實姓名,可即便如此,他聞言也是當即恍然,一拍自己的腦門,暗罵之前的徐邦寧糊涂。
煙島。
遠離中原武林的海外孤島,島主黃重焰乃是天下四大宗師之一,但因為常年不涉中原武林,所以少為人知。
中原武林公認的三大宗師乃是少林了定大師,武當的子木道長,以及前昆侖派掌門劍神凌蕭雨。
凌蕭雨死后,中原武林便只剩下少林武當兩大宗師。
可誰都清楚,早晚有一日會冒出一個新的宗師,只是時間不知,地點不知而已。
黃重焰對宗師之名也不甚感興趣,更與中原武林少有往來,江湖上唯一流傳著的乃是當年胡宗憲剿滅倭王徐海于沈莊,便有黃重焰的弟子在暗中相助。
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已經無從考較,畢竟胡宗憲現在已經自身難保。
但無論這件事是不是真的,都不難看出黃重焰的煙島對朝廷大事的關切,甚至可以說黃重焰本人對朝廷的敬畏。
也是因為如此,江湖上痛恨倭寇的江湖幫派便傳頌換黃重焰之功,將之與少林了定,武當子木相提并論,列為三大宗師之一。
而煙島這些年的勢力范圍,也漸漸從原本只局限于東海,渤海等地逐漸蔓延到整個東邊海域,甚至包括了臺灣。
黃重焰在東南沿海的名聲也逐漸一日遠勝一日,直至前些年胡宗憲剿滅汪直,與煙島部眾發生巨大摩擦,雙方在定海關激戰數日,最終煙島部眾寡不敵眾,退回海上,煙島與中土往來徹底隔絕,至今無人知曉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