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新收義子
- 回到唐末當蜀王
- 王佹一
- 2016字
- 2020-11-04 18:46:02
第17章 新收義子
在乞丐和流民的相互擁擠之下,一婦人忽然倒地,站立在一側的少年仿佛親眼目睹最后一根稻草壓在了自己身上,忍不住哀痛的哭喊起來。
王建聽到動靜,本能的抬起頭望向聲音的方向,隨即又快速的起身,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的走了過去。
他一動,身后兩名扈從也快速的撥開人群,先一步到達那婦人身邊。
王建先是探了一下鼻息,發現只是昏迷,并沒有生命危險,才稍稍放松下來。
“將她扶過去,喂一些熱粥。”
轉頭對著身后的士兵交代完之后,王建又將目光放在小小的少年身上。
“你叫什么?”
少年衣衫襤褸,五指漆黑,眼神帶著一絲畏懼吞吞吐吐的回道:“我……我叫……張衛。”
張衛,王建默念了一遍之后,露出和藹的笑容繼續問道:“這是你的母親?”
少年張衛微微點頭,很先前的局促有些不一樣,看到此時王建的笑容,也跟著放松了一些。
“你無需擔心,她只是有些餓,喝完粥就會舒服一些了。”
張衛略微好奇的抬頭,顯然是搞不懂這位穿著光鮮亮麗的達官貴人為何出手相助一介流民。
王建沒有多說,等婦人醒過來之后,才開口問道:“你可是周氏?”
周氏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但是看向張衛之后,似乎是想明白了一些,微微俯身跪下,感謝王建的救命之恩。
而從始至終,王建的臉上都是掛著淡笑。
張衛這個名字很是熟悉,但是只有他知道,按照史料記載,這張衛往后的勢力分布以及成就可只高不低,連陳敬宣都要忌憚幾分的人。
此時周玉蘭見婦人醒來之后,又隨即問了一些情況,等了解清楚之后,更是心疼這母子二人。
于是便貼近王建的耳邊說道:“將軍,這母子甚是可憐,不如將軍就納妾將這母子帶回府吧。”
前面王建聽的還頻頻點頭,但是最后這一句納妾卻是讓他愣怔了數秒。
“這……”
難道唐末的女人都是如此開放的嗎?
不過這倒是啟發了王建,史料記載中,張衛驍勇善戰,并且有極其強大的統領天賦,似乎也是和他的童年有關。
而此時他不過看著才十六七歲,后生可畏啊。
“夫人所言極是,只是這納妾之事有待商榷,府邸重修之后,正好缺一位管家,若是周氏不嫌棄的話,可以入我們王府做管家。”
周氏頓時感激涕零,放下粥碗之后,拉著張衛匆忙跪拜。
不過,王建卻話鋒一轉,忽然開口說道:“但是我有一個要求。”
周玉蘭和周氏同時轉過臉去看王建,心里帶著一絲疑惑。
“請將軍明說。”
“張衛進府之后,改名為王宗范,對外我會宣稱義子,給足他榮華富貴,日后必為我所用。”
張衛撲通一聲跪下,喊道:“拜見義父!”
王建只是微微擺了擺手,雖說日后不一定能完全控制這個人,但是在現在能力范圍之內,還是得有一些約束的。
“先送她們回府,等我回去之后再商議。”
周氏拉著剛剛改名的王宗范起身之后,又行了一禮,這才上馬離去。
就在這時,負責探子收集密報的副將騎馬趕來,稟告道:“陳敬宣在連連敗仗之后,惱羞成怒四處告狀,并以他的弟弟陳仲則親信韓佐時掛唐廷神策軍之名,揮軍成都!”
王建微微皺了皺眉,雖然一直知道,該來的始終都會來的,但是沒有想到,這陳敬宣既然掛了一個唐廷神策軍之名,要來討伐他。
換做是平時,王建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唐廷神策軍不同別的軍隊,是關乎到更高級的介入,看來陳敬宣也知道,光憑他自己的力量,是無法阻止王建了。
“他們還有多久到成都?”
王建雖然此時沒了對策,但是也要摸清楚對方的時間。
“最晚明日就能到達了,而且……”
王建微微瞇著眼,直截了當的問道:“有屁快放!”
“韓佐時面色不悅,看來陳敬宣的言語已然是奏效了,將軍……”
王建擺了擺手:“先退下吧,按照你們先前的工作,神策軍的動向不用偵測。”
副將有些疑惑,不敢多問,領命而去。
周玉蘭也沒敢開口,只有王建一人看著流民和乞丐喝著熱粥,心里想著韓佐時這個名字。
唐廷衰敗迅速,和這陳仲則脫不了干系,但現在有他和神策軍的庇佑,王建一時間還真不知道應該怎么辦。
更為關鍵的是,對于韓佐時,王建的腦海中只有零星的印象,只知道這人不壞,但畢竟是陳仲則的親信,即使不壞,現在也是來針對他的,到時候矛盾一觸即發,恐怕不會這么好辦。
這么想著想著,時間過的飛快,等花蕊夫人從他面前走過的時候,王建才如同下定決心一般,快速起身。
花蕊有些詫異,但是看到王建臉色并不好看,便開口問道:“將軍,有何事可以為你效勞的?”
王建抬頭一看,又摩挲了一遍自己的臉頰,才搖了搖頭:“無事,傷亡統計出來嗎?”
花蕊夫人拿出一張紙,上面分為兩邊,一邊是戰死士兵的名諱,一邊是受傷士兵的名諱。
這么一看,的確是要比打成都府好許多,可是這些人名可不是冷冰冰的名字,也是當初鮮活的生命。
“還是按照成都府的那一套來,另外,這些安撫士兵的工作,今后就交給你了。”
花蕊微微點頭,轉而快速離去。
王建看向一邊的周玉蘭,忽然笑道:“走,我們四處轉轉,趁麻煩還沒到的時候,把我們內部矛盾解決了。”
茂州在先前陳敬宣的治理之下,百姓水深火熱,苛重賦稅讓茂州僅存的經濟體系接連崩塌,最終只留下竹子和各地方互相流通作為貿易往來。
往年的賬目當中,平常的農戶家里居然都是入不敷出,勉強溫飽。
街上的流民和乞丐,即使沒有戰亂,也是活生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