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泰安鬼都
- 滄海日生煙
- 十六槊
- 2001字
- 2020-12-01 17:21:37
我們都知道重慶酆都是鬼都,人們借著自己心中對陰曹地府的揣想,在此處修筑了一套如冥府般的建筑,使酆都更成了名符其實的鬼城。其實,中國還有另一座歷史悠久的鬼都-泰安。
泰安是五岳之首泰山所在地。雖然現在從外形上來看,沒有一點“鬼”的樣子,但是,古時確實有“上有西安,下有泰安”之說,即泰安乃“鬼都”。
自先秦以來,泰山神主管生死的說法就見諸經史,而位于泰山南方的蒿里山也隨之被視為“陰曹地府”的象征。蒿里山為古代帝王的禪地之所,《漢書》中多處記載了漢武帝“親禪高里”。約到魏晉時期,出現“蒿里”的稱謂。蒿里山曾建有規模宏大的蒿里山神祠,又名森羅殿。古語有云:“魂歸蒿里”,就是說人死了靈魂都要到蒿里山接受閻王爺的審判,然后才能過奈何橋,輪回投胎。
陰陽兩分的奈何橋、泰山治鬼的東岳大帝、劃分三界的古泰城。古泰城山城一體的空間格局,也正好打造了三重空間,這也是天、人、地三界體系也是相吻合。泰山以東至岱麓也就是為“人間”存在。在“奈何”上面的橋,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奈何橋”,就是這一條河,把完整的泰安城分割為兩半。在泰安長壽橋南面的石坪上,有一條能夠橫跨兩岸河谷的白色巖石帶,在這里就劃分了“陰陽兩界”。在泰安長壽橋的南邊,有一塊白色的巖石,陰陽兩界就是以這一塊白巖石來劃分。整個城市以通天街—岱廟—岱宗坊為一條中軸線,也就是連接人、仙、鬼的主線之一。
弄清楚這些李青也就不慌了,至于裴旻說的三花五氣他都沒有注意,“小子有點意思,這么快就能鎮靜下來。現在能說說你手中紫氣的來歷了吧。”裴旻等李青鎮靜下來說道。于是李青便給他將這一路發生的事還有瞻紫樓上的事,原原本本的告訴了裴旻,大半天的時間,裴旻也了解到現在大唐已經滅亡了,嘆息道“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啊”。
李青問他將手中玉瓶遞給裴旻,裴旻告訴他這是一樁大造化,能使人脫胎換骨,當年老子西出函谷關化胡,紫氣東來三萬里,讓老子直接從頭到腳甚至毛發都重新換了一遍,據傳留下道德經之后就消失了……
“那我也消失了啊……”李青喃喃道。
“那你認為你現在是在哪里?”裴旻問道。
“鬼都泰安啊。不是你剛說的嗎?”李青差異的問道,“難道不是?”
“對,就是鬼都,那你知道我們現在的位置嗎?”裴旻問道。
“我們不是在十八層……不對,這個空間不對,這難道是?”
“沒錯,這里是另一處空間。”裴旻打斷李青的猜測說道。
“據傳遠古時期,天地初開,洪荒初現,各路大神相繼誕生為爭奪權力大戰于洪荒,導致洪荒支離破碎,一直延續到上古封神大戰,之后天地才得以平靜,那時洪荒大川因為長年戰事,毀壞不斷,但因為大川多龍脈靈脈所以能夠自行修復,不斷的修復過程中也不斷的消耗地面上的靈氣,大約一直到中古時期,也就是我們那個時期,天地間的靈氣已經不足以支撐強大的修士了而那些名山大川也相繼隱沒,那些傳說中的飛天遁地的修士也漸漸消失,現在你們所看到的名山大川不足遠古時期的萬分之一,鬼都自古就存在,而這十八層地獄,不僅是鬼魂所在地也是一個磨礪之地,一層一天地,能入十八層層百億之中不存一,而你卻能到這里!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十八層地獄之中關著的都是大奸大惡,十惡不做的人,其實他們哪里知道那是考驗,那些大奸大惡之人怎么能到這十八層地獄,他們到不了第三層就被送往轉世輪回了。”裴旻大體跟李青說了一些密事,這些東西徹底打破了李青的傳統認知。
“那你怎么也在十八層地獄。”李青迷茫的問道。
“這個就不是你要管的地方了,我傳你一篇劍訣,以后有緣再見了,我現在帶你出去。”裴旻說要,劍指虛空一點,一個空間黑洞出現,裴旻一指點向李青,李青身上出現一層青光,而后一起消失在了原地。黑洞緩緩消失,突然一陣黑光沖向快要消失的黑洞,隨著一聲慘叫黑洞徹底消失……
李青走在奈何橋上,突然橋一下子斷了,擺攤的,賣貨的都從橋上掉了下去,李青慌亂中大喊大叫,腿一蹬,“哎吆,疼死我了。”只見李青爬在地上,原來是個夢。李青起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青子,你可醒了。你昏迷了三天了,可嚇死我了。怎么跑床下來了?”楊帆的聲音傳來,“我就知道你小子命硬。我們還沒見到仙人,怎么就去地獄了哈哈哈哈哈,來,起來喝一杯,錯了喝點粥吧。”
李青還沒有反應過來,“這里是哪里?”李青坐在地上道。
“你傻了吧,這里是洛陽啊,你昏迷期間我們都住這里,不過他們幾人都沒大受傷,瞻紫樓倒了,這次地震很奇怪,我們在幾百米外發現的你。我們一起把你送到車上,檢查以后沒事,他們就離開了,杜嘉嘉還給你留了一個小盒子,說等你醒了給你。我幫你看了,是個玉質的小劍,能賣幾百塊,算是個不錯的東西。”說著隨手遞來一個木制的盒子,然后就出去了。
李青拿過木盒,這是一個紅木所做的盒子,上面雕著一只燕子,眼睛特別亮栩栩如生,打開盒子里面躺著一柄小小的玉劍,一寸來長,白色中透著一絲絲紅色絲線,還有一層古怪的氣息,上面有兩個古篆字,以李青對中國古文化的研究連甲骨文都認識更別提這個了,這是秦小篆,上書兩個字是紅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