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內宮狹路相逢

  • 帝王無雙
  • 月梧桐
  • 3579字
  • 2020-09-12 16:06:36

瑞王從翠云閣離開后,由左小青、慕容婉兒以及隱藏在暗處的多名死士一直護送到皇城根。剩下的那條路,漫長而又荊棘,則由瑞王自己走下去。

左小青跟慕容婉兒在皇城根下一直看著,直到瑞王的身影消失在高大的灰色城墻下,才按瑞王之前的吩咐開始回府做準備。

瑞王給了左小青一個錦囊,安排她到征天監去見神鬼莫測、可通天機的智叟彥素先生;同時,瑞王又給了慕容婉兒一塊令牌,讓她直奔離禹州最近的西野大營,那里駐扎著衛戍皇城的三千虎賁精銳。

“婉兒姐,王爺的臉色非常不好,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進宮了,你說這一次進宮是福多一些呢還是禍多一些呢……”

剛說到這里,小青似乎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趕緊輕輕打嘴道:“呵呵,當然是福多一些了,不對,是福非常多、非常多!”

慕容婉兒面無表情,看了看掛在馬背上的布兜,里面裝著瑞王這幾個月在翠云閣畫的山水畫,那都是五年間瑞王出游西北時所見的大周江山。瑞王畫的仔細,仔細到每條山脊、每條河流、每座關隘,甚至仔細到連每座軍營駐軍數量都巧妙做了標記……

瑞王認真交代過,命可以不要,但所有的山水畫不許有一絲損壞。慕容婉兒當然知道其中原因,但她不敢問,也不能問。只是,她十分心疼那個滿臉笑意卻獨自一肩扛重擔的男人。

“走吧,小青,你想多了。你可曾記得,先皇太宗在世時,曾經在集英殿上說過一句話,叫做‘唯瑞王有大才,可擔大任’,雖然當時是夸獎咱們王爺的丹青造詣,但誰都不是先皇,誰又能說那不是在夸王爺的治國之能呢?”慕容婉兒扯了下韁繩,帶著小青策馬回府。

瑞王最忌諱宮闈爭斗,可能也是天性使然,自生下來就特別愛好丹青之工,畫人物惟妙惟肖、畫山水氣勢磅礴、畫蟲草則是栩栩如生,連當世大家見了都贊嘆不已。

除此之外,眾所周知的一件事就是瑞王跟當世皇帝一樣,都特別愛好美色,二人都說過類似的話,大抵是:“美色當前,不食,則傷天害理。”

只是,瑞王更喜好江湖,流連于花街柳巷,而當朝高宗皇帝則是坐擁三千后宮,行則美人隨、入則美人寬衣、睡則美人伴左右。

正因為此,諸多首輔大臣及朝廷重臣私下對當今皇上也多有非議。而至于瑞王,對皇權爭斗毫無威脅,別人也就只能嘆其不興,便再無他話。

正因為此,勢單力薄的瑞王也就遠離了權力爭斗的漩渦,才保他活到了現在。

可這一次的形勢,卻與以往大大不同。

當朝皇帝整天纏綿于后宮諸嬪妃,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更別談什么精氣神了。雖然有幾位嬪妃也為其生下過子嗣,但奇怪的是,沒有一個能活下來。私下里有人認為這是皇帝昏庸而遭了天罰。沒有子嗣不說,即便臨死了也沒有任何遺詔指定誰來當下一任皇帝。

高宗皇帝行事之所以不堪,自然是有原因的。

高宗皇帝掌權時已是三十三歲齡,太宗皇帝去世后才輪到這位大齡皇帝執政。十三歲被立為太子,一直被壓抑甚至是壓制了二十年,無論是誰,一旦被釋放,自然是享受夠了再說。

權力在手,天下我有!

于是,高宗皇帝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天下美人納至身邊。

太祖皇帝在位時,后宮嬪妃不到三十人;太宗皇帝在世時,后宮嬪妃不過百人;當高宗皇帝掌權時,一年內,后宮人數過千,兩年后過兩千人,如今五年期,竟然已達三千多人。果然是后宮佳麗三千人,尚有命薄者未得臨幸。

任何一個人,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體格再強,也抵不住精氣干涸、元氣泄漏。說是突發腦疾而崩,明白人都知道真正原因。但誰又敢豁上九族的命去找一個真相?

當朝皇帝一旦昏庸無能了,下面的人就容易沆瀣一氣。什么結黨私營,什么中飽私囊,什么謀害忠良……什么駭人的事沒有發生過?

瑞王的母親韓妃在宮中嬪妃中并無多大地位,而且還是太宗皇帝征戰時救下的民間女子,又哪有什么靠山和家族權勢?也就是韓妃心性善良、善解人意,又懂經、書、禮、易等籍,才得了太宗皇帝的喜愛,不然早不知道受盡多少苦難。

可即便如此,韓妃卻也沒有躲過多舛的命運,年紀輕輕就離奇死亡。

瑞王天資聰慧且甚有靈性,自然看懂了宮中的爾虞我詐。母親離世之后,雖然自己深得太宗皇帝的喜歡,卻也恰恰將他帶入了危險的境地,那些家族權勢滔天的王兄王弟哪個不是將他視為眼中釘?

為了讓自己遠離權力爭斗的漩渦,他才選擇沉迷丹青和酒色,要么與花鳥魚蟲作伴、寫寫畫畫,要么日日夜夜都有美人作陪,要么四處游蕩游山玩水,成了所有人眼中不務正業的一個王爺。

正因為此,他才慢慢的淡出了眾人的視線;正因為此,他才不至于像其他的一些兄弟們莫名其妙的夭折;也正因為此,他才有了大把的時間韜光養晦,去結交江湖俠士,去丈量大周的疆土,去找出那些隱藏至深的朝廷蛀蟲和奸臣。

別的不說,單單為了查明當年母親突然死亡的真相,瑞王也不會讓自己成為一個廢人的!

這一次,天賜良機,他絕對不會放過!

進了皇城之后,瑞王快馬加鞭直奔向宮城,卻恰好在第三道宮門處遇到了最強的對手,也是當年最想置他于死地的人——肅王周云肅。

“十三弟,好久不見,越發神武了!”瑞王喊了一聲,拍馬向前。

肅王似是十分驚訝能在這里遇到這個九哥,不由輕輕勒了下馬韁,很是不情愿的跳下馬。要是放在以前,他恨不能殺了那個在父皇面前出盡風頭的周云瑞,但現在,他卻是極其討厭遇到那個廢人。

等瑞王來到近前時,肅王才不冷不熱的說道:“九哥收到消息的速度倒是不慢,不過這怎么說也是進宮,九哥穿著這么一身衣服入宮,是不是有些失了禮數?”

瑞王一身絲綢錦服,而肅王則是戰甲披身,單單穿著氣勢上相比,看似瑞王已經輸了。但實際上卻沒有那么簡單。明眼人自然看得出,瑞王是來不及換衣服急匆匆趕到宮中,而肅王在得知皇上駕崩時竟然還有時間換上明亮的戰甲。

二王之心,高下立見!

不過,瑞王卻不想點醒肅王,反倒是不以為意的笑道:“云肅應該知道九哥的喜好,美人還沒抱夠、被窩也沒暖夠,就突然被召進宮來,九哥哪還有什么時間去找朝服……”

還沒等瑞王說完,肅王已經不耐煩了,很是利落的一個翻身上馬,拍了拍馬背,隨口一句:“進宮吧,九哥。”

瑞王也不惱怒肅王的無禮,因為他明白一個淺顯的道理:人越膨脹離倒霉就會越近。

所以,看到周云肅要騎馬佩劍過第三道宮門時,他只是笑笑——這年頭竟然還真有人愚蠢到自己為自己挖坑的。

皇宮第三道宮門有大內禁軍守衛,門口兩側有兩塊巨石,各上書一個猩紅大字“下”“解”,是當年太祖皇帝欽定的鐵律。意思很簡單,所有入內宮的人,無論權勢、官職有多大,一律下馬解劍。

但此時的肅王卻只當兩塊石頭便是兩塊石頭,根本沒有將那兩個字放在眼中。

神機衛是云太后派出去的,為了穩固朝局,防止動蕩,她只是讓神機衛傳達皇上有要事與諸位親王及重臣相商,而關于皇上駕崩事情則是秘而不言。

但實際上,進入芝蘭宮的人除了云太后,還有李太妃。既是皇上的生母,也是肅王的生母,她又怎么可能不會把真相告知肅王呢?

所以,此時的肅王敢如此放肆的騎馬佩劍入內宮,自然是在第一時間得知了皇上駕崩之事。

要不然,即便給他十個腦袋,他也沒那個膽子!

守門禁軍看到肅王的舉動后,自然是要去阻攔的,但是從宮內急急趕來的禁軍首領林縱卻在遠處大喊道:“所有人不得無禮,太妃有令,速召肅王入芝蘭宮,任何人不得阻攔!”

既然皇上的生母已經發話了,誰還敢多管閑事?再者,即便怪罪下來,還有首領林縱頂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況且,大家也都心知肚明,禁軍首領林縱的這個差事可是李太妃幫著爭來的,而林縱早年征戰沙場時,正是歸在肅王麾下。

如此一來,肅王進宮,受到高規格待遇,也不足為奇了。

肅王看了一眼林縱,十分得意而又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后策馬前行。

瑞王在后面看著目空一切的肅王,只是嘴角輕輕一笑,將馬交到禁軍侍衛手中,然后快步跟了上去。

經過林縱身邊時,瑞王稍微停留,十分詭異的笑了笑,并低聲說了句:“林將軍,本王曾托嫂子將一件東西寄存在你身上,是不是該還給本王了?”

林縱親切的回笑,眼中竟流露出一種感激之情,趁前面的肅王沒留意,便將藏在腰間的一柄精致折扇遞給了瑞王。同時,林縱后退兩步,伸出右手指向芝蘭宮的方向,恭請瑞王入宮。

守門的禁軍守衛一時看懵了,林縱不是肅王的心腹嗎?怎么還跟瑞王有這么一出?

所有人都知道林縱曾跟隨肅王征戰,也都知道禁軍首領這個職位是肅王的母親李太妃爭來的,但卻沒人知道林縱馳騁沙場為肅王賣命時愛妻差點遭奸人欺凌,出手幫忙解救的恰好是瑞王。

肅王高頭大馬在前,身穿戰甲,手持戰劍,好不威風,自然是看不見林縱與瑞王那一幕,他已經被一時的虛榮心給沖昏了頭腦。

要知道,在太祖、太宗時代,即便是一等國公或爵爺,只要入內宮,都必須下轎、下馬、解劍、躬行。否則,就當作是對大周皇權的挑釁,輕則剝奪一切官職,流放到南越州野鬼島自生自滅,重則殺頭問斬。

到了高宗時代,由于那幾位一等國公及爵爺都是長輩,而且皇帝自己也常不理朝政,為了防止那些老爺們找自己的麻煩,才給了特權以示好意。但,至今為止,還沒有哪位一等國公或爵爺敢做出騎馬佩劍入內宮的事來。

今日肅王所為,可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韙,雖然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但也算是為自己挖了一個很深的坑。

PS:各位小主吉祥,傳送門在這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河县| 仙游县| 廉江市| 镇原县| 溧水县| 古浪县| 绥化市| 城口县| 轮台县| 承德市| 绥化市| 巢湖市| 衡阳市| 那曲县| 天峻县| 寿阳县| 曲沃县| 宁德市| 日照市| 田东县| 沾化县| 万宁市| 湛江市| 龙岩市| 金山区| 治多县| 武宣县| 日照市| 临猗县| 志丹县| 沁阳市| 廊坊市| 襄樊市| 定远县| 墨玉县| 漯河市| 旌德县| 广安市| 塔河县| 琼海市| 栾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