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元宵節(jié)快樂!
- 三國之縱橫四海
- 無面生
- 3613字
- 2020-09-12 22:00:53
話說得知張角等人分兵撤退之后,劉毅急忙吩咐姚烈?guī)讼律饺ゴ蛱搅艘环?
姚烈得令后帶著手下十幾名毒蝎成員,親自去黃巾大營查看了一番,待其摸清黃巾軍的虛實后,急忙跑回來向劉毅匯報。
“主公,已經(jīng)打探清楚了!”
“哦?快說說,情況怎么樣?”沒等劉毅開口,一旁的張飛已經(jīng)忍不住問了起來。
姚烈見眾人急切的樣子,也不敢再賣關(guān)子,于是將自己在山下打探來的消息一五一十的告訴了眾人,劉毅聽完之后急忙帶著姚烈跑到山下中丘城內(nèi)。
此時同樣得知這個消息的盧植等人也是大驚失色,此時也正在帶著眾人議事。聽聞劉毅等人趕來,盧植急忙將眾人請進(jìn)府內(nèi)。
“拜見盧大人‘玄德兄!”
“劉大人快免禮,來人吶!給劉大人看茶賜座!”
廳內(nèi)的仆人聞言急急忙忙的將木椅和熱茶拿了過來。
劉毅坐定之后,急忙對盧植說道“大人,現(xiàn)在張角、張梁不在營內(nèi),如今黃巾大營守軍不過五六萬。”
劉毅剛說到此,對面坐著的劉備突然站起身,有些激動的打斷道“毅兄說的可屬實?”
因為盧植手下派出去核實消息的士兵還未回來,所以盧植、劉備等人對黃巾守軍的情況沒有劉毅他們了解的多。此時一聽說守軍只剩下五六萬,眾人不禁有些激動起來。
見劉備等人有些不信,劉毅便讓姚烈將其打探回來的消息統(tǒng)統(tǒng)告訴了劉備等人,還沒等姚烈說完,盧植手下的探馬也趕了回來。劉毅見狀給姚烈遞過去一個眼神,示意其停下。
那名探馬進(jìn)到正廳后急忙跪倒在地然后向盧植等人匯報起自己打探來的消息,此人說的內(nèi)容與姚烈說的近乎一樣。至此盧植、劉備等人才相信張角是真的撤離了。
既然已經(jīng)確認(rèn)了張角撤離,黃巾賊人所剩不多。盧植便讓眾人各抒己見,說說有什么退敵良策。
“恩師,既然黃巾主力已經(jīng)撤走,剩下的張寶那些人也已經(jīng)對咱們構(gòu)不成威脅了,小徒建議咱們按兵不動,待其耗不下去的時候豈不是不攻自破?”劉備自信滿滿的對盧植說道。
因為劉備曾師從盧植,與公孫瓚一樣都是盧植曾經(jīng)的門生,所以此時劉備稱呼其為恩師,稱自己為小徒。
坐在主座上的盧植,聞言捋了捋自己的山羊胡,點頭道“恩,玄德說的有道理,之前他十幾萬人尚且攻不下中丘,此時就剩下五六萬人,若是咱們堅守不出,賊人即使在費力也攻不下城池啊!”
劉毅見盧植竟然有同意劉備的建議的意思,不由得心中一沉,急忙站起身來,走到盧植面前對其拜了一拜。
“大人、玄德兄,下官有話要說!”
“哦?毅兄有何高見,還請不吝賜教!”
盧植聞言也有些好奇的沖著劉毅笑道“劉大人不用拘謹(jǐn),都不是外人,暢所欲言即可!”
劉毅聞言,正了正身形,恭敬的對盧植說道“大人,正如大人方才所言,若是咱們堅守不出,張寶最后肯定會耗不下去撤兵的,但是這么淺顯的道理,我相信張角等人之前肯定不會想不到,既然想到了還要去做,那就說明這里面有貓膩!”
盧植、劉備二人聞言相視一眼,眉頭不禁的皺了起來。
“劉大人說的有道理啊!”此時劉備竟也支持起劉毅來。
盧植看了看堂下的劉毅,又向門外張寶等人駐扎的方向望了望。
“看來張寶這賊人留下來的目的并不是要攻下中丘啊!”
“大人英明!”
盧植沒有理會劉毅的恭維,又獨自低頭想了想后,突然想到了什么,猛地抬起頭看向眾人。
“張角那廝撤走了多久了?”盧植瞪大了眼睛問向劉毅。
劉毅見狀不解,但是見盧植如此著急的模樣,也不敢怠慢,急忙向姚烈遞過去一個詢問的眼色。
一旁的姚烈見劉毅詢問,急忙站起身說道“回稟大人,根據(jù)我們抓到的俘虜交代,張角等人已經(jīng)撤軍大約半個月了!”
盧植一聽心中大驚,指著堂下的季末大叫道。
“快、快派人去打聽張角等人的動向!”
劉毅眾人見盧植如此,心中也是大驚。劉毅也急忙示意了姚烈一下,姚烈點了一下頭,然后匆匆跑出了大廳。
“恩師,張角主力已經(jīng)撤退,對咱們來說本是好事,恩師為何如此驚慌?”一旁的劉備站出來不解的問道。劉毅聞言也是一臉狐疑的看向盧植。
盧植此時臉色極其陰沉,聽完劉備的話后,哀嘆了一聲后從案桌上的竹簡中抽出了一卷白色麻布。看樣子應(yīng)該是一封信件。盧植將系在麻布信件上的細(xì)繩解開后,將其抖了抖后舉了起來,示意劉毅等人看。
“今早我剛接到皇甫嵩將軍送來的信件,信上說豫、荊兩地的賊人攻勢兇猛,要求我等一定要在此處牽制住張角的主力大軍!”
盧植說完又拿起一封寫到一半的信件給眾人看。
“我這回信還沒寫完呢就聽到了張角已經(jīng)神不知鬼不覺的撤兵的消息,我分析張角二人肯定是去支援豫、荊兩地的賊人了!”
盧植說完,劉毅等人這才反應(yīng)過來,不由得心中也開始慌亂起來。
“大人,如此說來,咱們要趁早向朝廷、向皇甫嵩將軍那里報信啊!”
“毅兄說的對,恩師,張角等人動向不明,還是通知皇甫老將軍那里早做準(zhǔn)備的好啊!”
盧植聽了劉毅、劉備二人的話,搖了搖頭無奈的嘆道“張角都已經(jīng)走了半個月了,此時恐怕已經(jīng)和皇甫嵩將軍他們接觸上了!”
眾人聞言也不由得為豫、荊兩地的朝廷軍擔(dān)憂,這要是因為他們這里沒拖住張角最后導(dǎo)致賊人攻進(jìn)司隸,恐怕不但盧植要受罰,就是劉毅等人的援軍也逃脫不了干系,想到此眾人的心思都開始活絡(luò)起來。
“沒辦法了,死馬就當(dāng)活馬醫(yī)吧!季末!”
“末將在!”
“待我一會兒書寫兩封信,你安排人一定要快馬加鞭的分別送到朝廷和皇甫將軍手里!”
“諾!”
盧植吩咐完之后,轉(zhuǎn)過頭對劉毅、劉備二人說道“情況緊急,兩位還需回去早做準(zhǔn)備,我這里還有信件要寫就不留二位!”
見盧植下了逐客令,劉毅二人一起向盧植拜了一禮,然后前后腳走出了大廳。
待在前面的劉備走到府院中間時,劉備停下腳步站在了原地,身后的劉毅見狀知道其是在等自己,不由得腦袋就大了。
倒不是說劉毅害怕劉備,只是劉備此人太過于虛偽,劉毅打心眼里不愿意和其接觸,不過此時見人家主動要上來搭話,劉毅也不好駁了其面子,只能硬著頭皮走上前去。
“毅兄!”劉備雙手抱拳,禮貌的對劉毅做了一禮,恭敬的樣子讓人根本沒法回絕。
“玄德兄!”劉毅也禮貌的回了一禮。
“哎?玄德兄,今日怎么沒看見孫將軍?”劉毅怕劉備又跟他整一些虛頭八腦的事,急忙先開口岔開話題。
話說孫飛當(dāng)日也一同隨劉備來了中丘,以往二人都是形影不離,不過不知道為何今日竟然沒有隨劉備一同前來。
劉備見劉毅問其孫飛,有些驕傲的回道“他在訓(xùn)練騎兵,所以我就沒叫他過來!”
劉毅聞言裝出一副稱贊的表情回道“還是玄德兄啊!一有時間就訓(xùn)練手下士卒,不像我等總是偷懶,想著如何清閑!”
劉備聞言大笑了兩聲說道“毅兄切勿妄自菲薄啊!毅兄手下的戰(zhàn)力我可是曾親眼見過的啊!”
二人就這樣有一句沒一句的互相吹捧著走到了府門前。突然劉備一改之前的笑臉,一臉誠懇的對劉毅說道“在下早已置辦好了薄酒,不知毅兄可愿隨在下去寒舍小敘一番?”
劉毅聞言心中叫苦啊,就這么一會兒功夫的時間,劉毅心里已經(jīng)是對其煩的透透的了,見劉備邀請其去喝酒,一下子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就在劉毅左右為難之時,突然不遠(yuǎn)處跑來一個劉毅這邊的士兵,看其模樣應(yīng)該是姚烈手下的人。
此時重新回到劉毅身邊的姚烈看見那人后,大步向那人迎去,那人跑到姚烈身邊,在其耳邊小聲嘀咕了幾句后。
姚烈聽完那人的話,急忙抬起頭看向劉毅,劉毅會意轉(zhuǎn)過頭一臉歉意的對劉備說道“玄德兄真是不巧,今日在下有事,為表歉意,他日玄德兄若有時間到山上去,在下一定盛情款待!”
劉備聞言做出一副極其惋惜的表情。
“既然如此那只能他日再與毅兄暢談了!那毅兄先忙,在下就先行告退了!”
“玄德兄慢走!”
劉備一走,劉毅頓時感覺心情舒暢起來,看著即將要下雪的天空頓時感覺也不那陰暗了。
劉備剛走,姚烈便帶著剛才那人來到了劉毅身邊,劉毅拍了拍那人的肩膀笑道“今天幸虧你小子來的及時,不然我可要慘了!嗯!很好!眼里有活,一會兒回去我要重賞!”
見劉毅以為那人是為了給其解圍才跑來謊稱報信的,姚烈急忙嚴(yán)肅道“主公,確實有事!”
......
辭別劉毅之后,劉備沒做停留徑直的回道了盧植給其安排的住處,剛走進(jìn)院中,就見孫飛從一旁的屋內(nèi)跑了出來。
“大哥怎么樣?劉毅那廝怎么沒來?”
劉備聞言有些狠毒的回道“那廝找了個由頭回去了!”
說完此話,劉備抬頭又問向?qū)O飛“訓(xùn)練的怎么樣?”
一說起訓(xùn)練,孫飛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很有成效!劉毅那廝發(fā)明的馬鐙對騎兵用處非常大!雖然踩起來很咯腳,但是要比沒有時戰(zhàn)斗力要強(qiáng)上好幾倍!”
原來,劉備等人進(jìn)城之后,盧植就將馬鐙的事情告知了他,劉備聽完立刻派孫飛四處搜尋、打造能替代馬鐙的銅環(huán),找到后立馬就讓孫飛分配給士兵去試驗。如今見孫飛如此說,劉備心中頓時生出了高興和醋意結(jié)合在一起的復(fù)雜情緒。
“哼哼~劉毅這廝果然有兩下子!”即使是和劉毅不對付,但此時劉備也不得不稱贊劉毅的厲害。
“不過大哥,劉毅那廝沒來,那我們所要裝備的事?”
劉備聞言看著孫飛,眼神里掠過了一絲狠毒的說道“既然他不給我面子,那也休怪我無情了!你馬上派人回北平將涿縣武庫司的事情告知公孫大人!還有,你馬上安排人去山上給我監(jiān)視住劉毅的動向,這廝身上的秘密恐怕不止武庫司一件!”
“遵命!”
看著跑下去安排的孫飛,劉備一邊往自己的房內(nèi)走一邊自顧自的嘀咕道“哼!我得不到你也別想獨享,匹夫無罪,懷璧有罪!你個小小的縣長,到時候公孫大人親自向你索要裝備,我看你如何應(yīng)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