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史前遺物
- 至暗時代
- 嵐清骨
- 2966字
- 2020-09-13 11:53:25
老宅小院中的茉莉花在夜風中婆娑拂動,可憐的月亮被烏云裹挾,豆粒大小的雨滴從天而降。院子中的桂花樹低著頭用垂掛在樹梢上的枝葉抵擋飄蕩在晚風中的落雨。
我靠在桂樹旁,任由雨水肆無忌憚的打濕我滾燙的身體。
皎潔如梔子花瓣的月亮,從漆黑的烏云中漫步出來,將一片銀色灑在濕漉漉的人間,大地仿佛起了一波波銀白的漣漪。
雨水、月光幻化成一條晶瑩的河流,隨著細碎的晚風,閃耀著寧靜、憂傷的暖光。
經歷九死一生的墓穴探險之后,雨夜中的空氣聞起來不僅香甜,而且帶著一種有助于穩定情緒的清新。
身體冷卻后,我迅速穿過內院,進入叔父的臥室隨便翻出兩件衣褲,也不去管衣物合不合身,便匆忙的套在身上,然后將箱子和夜明珠裹在另一件衣服里,急忙駕車返回FT區的住宅。
墓穴中發生的一切完全顛覆了我的世界觀,我的腦袋里似乎有一道十五英尺的巨浪,威力十足地一波接著一波從遙遠、古老的時空中襲來,不斷擊潰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我感到無比疲憊,就像一根熄滅的火柴般脆弱。 返回住宅之后我泡了一個長長的熱水澡方才感覺重生。
傍晚九點,哥特風格的書房里回蕩著巨大的寧靜,只有掛在黑色橡木護壁板上的赫姆勒機械擺鐘在潮濕的空氣中發出越來越響的嘀噠聲。
窗外暴雨傾盆,雷鳴電閃,呼嘯的夜風在雷雨中不斷重復著它長長的嘆息。
黑格爾在《美學》一書中將“聽覺”稱之為最純粹的享受。一個人的夜晚可以沒有酒,沒有書,沒有心愛的人陪伴,卻不能沒有美妙的音樂。
打開梵尼詩仿古黑膠唱片機,以一曲肖斯塔科維奇的名作《第二圓舞曲》向寂靜的雨夜致敬。
從容、細膩的音符,搭配瀟瀟冷雨輕扣玻璃的噠噠聲,別有一番情調。隨著《第二圓舞曲》的結束,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伴隨著一道驚天動地的雷鳴驟然響起。
在《命運交響曲》強力、冷酷、威嚴的前奏中,我把自墓穴帶回的箱子放在書桌上。箱子被一整張畫滿了詭異符號的獸皮包裹著,給人一種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既視感,撕開獸皮,箱子露出本來面目。
這是一口琥珀箱子,框架用12根成年男子的股骨打造而成。上下相對、左右相對的棱與棱之間被挖開了一條凹槽,凹槽中嵌著六片橙黃色的琥珀。在墨綠色玻璃燈罩、黃銅臺燈發出的淡黃色暖光的映照下,琥珀中凝固的奇異昆蟲在書房的墻面上印出一個巨大、詭異的黑影。
《命運交響曲》進入1分38秒。嘹亮的號角聲,在圓號聲部奏響,音符進入充滿緊張性、嚴峻性和悲愴。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掀開箱蓋,動作緩慢、輕柔,生怕一頭面目猙獰的魔鬼從箱子中竄出來。
箱子里沒有魔鬼,也沒有寶藏。卻有一本畫冊、一座石雕、一柄匕首、一面三眼面具、一面銅鏡和一張獸皮卷軸。
它們整體風格是達芬奇式的,散發著一種莊重、神秘、捉摸不透的美,看起來古老而可怕,但也包含著一些極為獨特的個性,比如當你凝視它們時,會產生步入另一個時空的錯覺,這個時空中彌漫著白色的大霧,你能感受到它,卻無法看清它,總之你可以在它們的身上找到希臘、古羅馬、北歐甚至中國古代的文化風格,但卻必須承認它們身上所散發的文明底蘊已經超出了人類文明所能承載的重量。或許老宅中的地下墓穴和眼前的琥珀箱子以及箱子中的物品,全部都是某個史前文明的遺物。
“史前文明”這四個字并不可笑。
澳大利亞東海岸的派恩小島上有400多個神秘的古冢,考古學家在古冢中發現了兩根并排的水泥圓柱。考古學家用C-14同位素檢驗法測定,圓柱是公元前1095年至1120年間的東西。那么是誰在人類發明水泥之前就已使用水泥呢?
南美發現一個秘密的隧道系統,隧道系統的秘密入口處由印第安人的一個部落把守,隧道內部結構極其復雜,一直通向250米深的地下。隧道內壁光潔平滑,頂部平坦。其中有幾處巨大的大廳。在一處寬153米、長164米的大廳中,放著一些桌子和椅子,桌椅不知用何種材料制成,像石頭又不冰冷、像塑料卻堅硬如鋼。
1921年在非洲贊比亞,人們發現一個古尼德人的頭骨,頭骨左方有一個邊緣平滑的圓孔,這圓孔唯有子彈射擊才能形成。據考證古尼德人生活在舊石器時代中期,距今7萬年前。當時的人類才剛學會使用石斧!
美國學者埃米利奧認為在人類文明出現之前,地球上曾產生過一個或多個高等文明,他們是人類的前輩,是文明的先行者,是探索地球生命史的金鑰匙。或許他們并沒有消失,而是藏進地下,潛入海底,秘密的操控著人類世界……
《命運交響曲》進入3分01秒。猶如魔鬼低吟般充滿震懾力的四聲音符再次響起,仿佛命運在敲門!
烏云密布的夜空中,一陣陣暗紫色的火舌不時地吐向接近地面的空氣層,道道閃電照亮夜空,轟隆隆的雷聲紛至沓來。
凝視著琥珀箱子中精美、神秘的史前古物,我的眼睛仿佛變成了一副放大鏡,貪婪著掠奪著五件古物身上所有的細節。
首先是畫冊,畫冊呈長方形,厚50cm,長寬大概30cm×20cm。畫冊的封套由某種堅硬的黑色金屬打造而成,畫冊正面鑲嵌著一顆鵪鶉蛋大小的紅色寶石,紅色寶石被橄欖型的凹槽包裹在中央,看起來像一只豎直向下的眼睛,眼睛周圍雕刻著密密麻麻的咒文。
畫冊內部由一片片銀白色的長方形金屬片所組成,共四十四頁,每一頁都雕刻著一種只有靠病態的胡思亂想才能勾勒出來的恐怖生物,比如人面螳螂、千手魚龍、器官全部堆砌在尾部的蠕蟲、結滿了牙齦的古樹,每一個神秘生物下方都雕刻著密集的象形符號。
接下來是石雕。
盡管我對古今中外的石雕藝術品了如指掌,但我還是無法在我的記憶海洋中打撈出和這座石雕稍有類似的東西,我只能試著用語言去描述它,盡可能的還原它的本貌。
石雕的大小相當于一瓶250lm的可樂,整體呈現出一個象征物的形象,可能是某個邪教組織所信仰的神明。
它有著人類的身軀,充滿力量的手臂,肌肉線條流暢的雙腿,彎曲修長的脖子,一條粗壯的尾巴,一顆與身體不成比例的碩大頭顱和一身鎧甲般威武的鱗片,巨大的腳掌下堆滿了人類的頭骨,剃刀般鋒利的爪子仿佛暗示著殺戮與死亡。
匕首:一柄只有小臂長度的短刀,刃口閃爍著灼目的光芒,刀身鑄造時天然生成的花紋清晰可見,那是鍛冶時千錘百煉的印記。神秘復雜的花紋與淺藍色的刀身交相呼應,猶如夜空般深邃靜美。那是鍛冶時千錘百煉的印記。
刀柄由未知的紅色金屬打造而成,柄身雕刻著詭異的咒文,末端鑲嵌著一顆指甲大小的紅色寶石。
三眼面具:純金打造,薄如蟬翼,捧在手中輕如細沙,觸之絲滑如水。面具表面雕刻著兩個淺淺的漩渦狀花紋,花紋中央各鑲嵌著一顆眼球大小的紅色寶石,面具背面刻滿了奇形怪狀的咒文。
銅鏡:巴掌大、一個指節厚的圓形銅鏡。
銅鏡雙面拋光,正反兩面都能夠使用。鏡柄末端鑲嵌著一顆乒乓球大小的紅色寶石。
最后是獸皮卷軸。軸桿用象牙制成,兩端各鑲嵌著一顆紅色寶石,展開后卷軸的長寬約為35cm×25cm。
卷軸的內容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繪圖,記錄著銅鏡的使用方法。第二部分則是蝌蚪大小的咒文。
根據卷軸內容第一部分的繪圖所示,將銅鏡的任意一面對準咒文,另一面會顯現出閱讀者使用的文字。
也就是說,琥珀箱子中的銅鏡相當于一個“咒文翻譯機”。通過銅鏡我可以破解咒文中的秘密,甚至了解一個失落已久的遠古文明那不為人知的歷史。
我屏住呼吸,將銅鏡對準獸皮卷軸上的咒文,銅鏡的另一面真的出現了一行簡體漢字:
“向永恒輪回的繼承者致敬。此寶箱為三眼巫族偉大的君主阿爾戈爾王的遺物……”
《命運交響曲》進入尾章。輝煌明亮的音符裹挾著排山倒海的氣勢……
突然!一道穿云裂石的炸雷劃破天空,留下一絲紫紅色的光,像惡鬼獰笑著的嘴。雷電釋放出的電磁波,造成高壓開關跳閘,音樂戛然而止!整個小區陷入了黑暗的陰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