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少爺伴讀,入學讀書
- 大煜權相傳
- 麻木的野草
- 2516字
- 2020-09-13 10:53:43
郗成坐在一旁聽著吳啟揚,這未來的小主人讀書,眼睛打量著吳少爺的房間。一張書案上規正地放著文房四寶、一疊書和一摞寫過字的紙,角落的香案上放著個點著熏香的香爐,地上放著幾個做工考究的坐墊。一張小床上鋪蓋也疊得整整齊齊,看來這吳少爺雖然沒了仆人伺候,自己的屋子還是收拾得井井有條。透過窗外只能看到點綠植和后院的門。這吳主事讓兒子住這樣的屋子,顯然是讓他專心讀書。
聽吳啟揚大聲朗讀的內容,郗成居然大部分都有些印象。
“這也太衰了,人家穿越小說主角在詩會上隨隨便便背幾首古代詩人文豪的大作,在異世立馬得到大佬賞識,分分鐘混成大文學家,我連這條路看來都走不通啊。”郗成越發覺得這穿越實在沒啥味道,只是好容易從前世的早逝穿越到一條新的生命,好死不如賴活著吧。
終于,吳啟揚暫時讀完書,將書卷放入袖中,打量了兩眼郗成。
“你叫郗成?”
“是”
“識字否?我讓孫叔替我找的沒有別的要求,可至少得略通文墨。”
“少爺,我認得字,能寫的不多,不過我腦子活,學東西快。”郗成忙不迭地答道。他對這吳少爺初印象還不錯,看來他要的不只是個貼身仆人,很可能是伴讀,那待遇可比一般仆人好多了。
“即是如此我便考考你。雖然孫叔把你領了回來,可若是過不了我這關,爹爹可不會留下你。”
吳啟揚當真讓郗成寫了幾個字,又問了他幾個問題。
靈騫王朝的文字和郗成前世古代的篆書有點相像。郗成前世讀大學時學的文史不錯,可是要他寫這比篆書還復雜些的文字可難倒他了,再說郗成在瑞晟部做小乞兒時也根本識字不多,這可讓他叫苦不迭。
至于問題,倒不過是讓他說說幾篇詩歌文章的道理,郗成邊問邊答,勉強說出幾分道理。
“你這讀書不求甚解,書寫如此糟糕,別字甚多。于文章倒是略有幾分理解。罷了,我知孫叔這時節也不好找人,你便留下吧。之前侍候我的阿顯與我同齡,卻能以詩文與我唱和,可惜天不佑他,早早去了。我吳家世代書香門第,得功名為官,家中侍女也讀書識字,你可要加油。”
“是”郗成偷偷長吁一口氣。沒想到穿越過來當個仆人,居然還有面試...要不是有前世的學識加郗成的記憶,還真沒法蒙混過關。
“那便坐下讀書吧。我的起居也不需你多伺候,每日早起后幫我點上香薰,早飯午餐幫我端到房間,用完早飯后陪我去書院,快晚上了記得幫我上燈,其他不需了。”吳啟揚年僅十歲卻頗為老成,放到前世想必是個小天才。
當天晚上,孫管家領著郗成拜見了吳家家主,工部主事吳逢。吳主事長得和郗成前世記憶中的書吏也差不多,相貌普通。吳逢聽兒子愿意讓這小仆人留下,便同意了。
第二天早上,郗成侍候吳啟揚用過早飯,背上他的書囊陪他去書院上學。
“哎,沒想到成了接送小學生的陪讀人員了。”郗成心里還頗有些牢騷。
這書院門口掛著“清遠書院”的牌匾,院長兼授業大教師是當朝著名學家宋可為,四十余歲卻已頭發花白。帝都傳言這宋可為當年科舉進士及第,殿試又答得好,本來不是狀元也該授個榜眼探花,只因相貌丑陋讓皇帝看了心生厭煩,只以進士身份授了個閑職中的閑職,而且俸祿極低。宋可為不到一年便辭官離去,在帝都開館授課,也有十余年了,只收官家子弟,學費也極高,但因他教得好,學生中已出了幾個舉人,因此帝都的大小官員紛紛將家中子弟往他書院里送。
這傳言是郗成聽書院門口幾個路人議論,不知真假,不過這宋可為確實長得比較抱歉:鞋拔子臉,朝天鼻,滿臉麻子,三角眼,眉毛粗得不像讀書人。
吳啟揚在課堂里聽夫子授課時,郗成作為仆人是不能進去的,只能在外面候著,等課授完了再陪吳啟揚回家。
起初吳啟揚只是讓郗成看看書,卻見他每天都頗有所得,感到十分驚奇,便每天都把書院里所學的再給郗成教一遍。郗成前世本就是讀文科的腦子,這一世十歲孩童所學,就算吳啟揚是個神通,又能難到哪里去,自是進步神速,讓吳啟揚很是引為知己。
靈騫的孩童除了要讀書寫字、識文解讀外,也要學習靈騫全境的風土人情,畢竟靈騫開國時就有大學家提出“讀書人要胸中有天下”。而對于其他的知識,這個世界和前世古代一樣選擇性忽略,并不鼓勵讀書人去學,這也不是郗成一個人一下子能改變的。
郗成聽吳啟揚傳授學院所學,這才漸漸知道他們所在的這片大陸,中央和南面都是平原,北面他老家百晟部落所在是連綿的丘陵,東部、西部皆為高原,四面環海。整片大陸基本為靈騫王朝統治,不過在這一世還沒有大陸的概念。大陸東部高原上的東仰國自上古便存在,據傳是上古一個叫“仰”的古國亡國后遷往東部高原重新建國,對歷代中土王朝都稱臣納貢,又因東部高原多高峽,易守難攻,因此傳承至今,南部有闕鹿、漆國、南項等十幾個文化各異的小國家,和東仰國一樣都奉靈騫王朝為宗主國,至于西南的上壤部落一向與中土少交往,神神秘秘,前朝多次出兵征討不知為何損兵折將,便只好聽之任之。據說大陸之外還有其他的國家,隔幾年會有奇形怪狀的船只載著外海的人從各地登陸,不過與大陸絕少交往,了解不多。
郗成前世的老家百晟部落是康朝時各地避難的人和發配的罪人與當地土人聚居混雜在一起形成的諸多部落,歷史不久,各部居民也不過聚在一起圖個生存,所謂部落族群并沒有什么歸屬感,靈騫大軍一來自然土崩瓦解任人宰割。
對所在這個大陸有個初步的整體了解后,郗成對于各地的地理地貌、風土人情繼續進行了深入了解,畢竟這一世他也是有想法的人,雖然現在說不好能干什么,但是這些知識儲備還是必要的。
郗成也時不時給吳啟揚傳授一些最基本的化學、生物、物理知識,有時候也會提醒他自己去注意一些生活中的體現理化知識的小細節,又讓他多關注民生,經常借一些古代大學家的詩文引導他去思考。吳啟揚有時起疑,這郗成之前不過是來自化外之地的戰俘,居然懂這么多一般人都不了解的知識,郗成只好解釋是學自往來百晟部落的行商。這些行商走南闖北,不知從哪里學得些中土人不知道的東西也很正常,漸漸吳啟揚也覺得這些頗為有趣,不再懷疑。
郗成這么做是看中吳啟揚本性不是那種飛揚跋扈以自我為中心的二世祖,又是書香門第官宦世家,將來肯定會入仕為官。從小把他培養成全面型人才,不叫他學成書呆子,他發達了將來肯定能提攜自己,這樣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了。
就這樣,一日一日當著吳家的書童,三年過去,郗成年已十五,而吳啟揚也已十三,兩人都考取了秀才。這在清遠書院和吳家相識的官家圈子里傳為佳話,說吳家主仆是一對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