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巨額銀票祝大婚
書名: 大明才子風(fēng)云錄作者名: 尚南山本章字?jǐn)?shù): 2980字更新時間: 2019-11-22 19:45:41
鄭家此次雖然元氣大傷,憑借數(shù)十年積累的底蘊,尚能茍延殘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海盜聯(lián)盟不允許別的勢力插手福州的海上事務(wù),他們可以自相爭奪、殘殺,卻不許別人來分一杯羹。此次君王組織是打擊鄭家的主體,卻也未能上岸殺進(jìn)福州,就是不想打破這種平衡。
朝廷在福州的威權(quán)有限,而且是跟鄭家等八大聯(lián)盟之間有不成文的默契,朝廷不管他們海上走私販運的事,他們也不騷擾朝廷的商船,只是征收一部分過路費。
朝廷對此也只能捏著鼻子承認(rèn)既成事實,不然海上通道就會被截斷,朝廷的財政在很大程度上還要依賴海外的白銀,不然貨幣流通領(lǐng)域就會出現(xiàn)銀荒,而后就是錢荒,接下來米荒、帛荒形成連鎖反應(yīng)。貨幣是一國財經(jīng)之本,一旦流通失衡,米、絹帛這些實物貨幣就會被人囤積居奇,從中牟取暴利,生活用品尤其是糧食的短缺,很快會導(dǎo)致朝廷政局動蕩。
后人往往責(zé)怪明清使用白銀做主要流通貨幣,而中國又很少有銀礦,其實這并不是朝廷的選擇,而是貨幣市場自然形成的,朝廷根本無力扭轉(zhuǎn)這一局面。
秦漢時,主要流通貨幣為銅幣,那時候朝廷開采礦山,然后鑄造銅幣,由于銅的產(chǎn)量不足,也大量鑄造鐵錢,可是還是不夠使用,就不得不大量使用實物貨幣,主要是米、絹帛、布匹、食鹽等,這些在市場上都屬于真金白銀。
直至南北朝、隋唐時期,絹帛依然具有堅挺的貨幣功能,那時候皇上賜予大臣,也往往賜予絹帛,所謂束帛是也。束帛就是織布機(jī)上下機(jī)的完整的絹帛,未經(jīng)剪裁的,猶如一刀紙,如果剪開,就變成人們常說的四開、八開、十六開和三十二開了。
五代以后,禪僧開始使用茶葉來提神,由此茶葉進(jìn)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原本茶葉只是作為中藥材使用的,卻在禪僧的大力倡導(dǎo)下,成為士大夫乃至普通大眾都喜歡的飲料,后來游牧民族因為食肉,需要濃茶助消化,慢慢也成了習(xí)慣,茶葉、鹽、鐵都成為游牧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中原政權(quán)就開始用茶葉、鹽、鐵換取游牧民族的馬匹,茶馬古道因此產(chǎn)生,茶葉進(jìn)而成為實物貨幣之一。
明朝時給鹽商的鹽引就代表著金錢,一引代表多少斤食鹽,鹽商必須向戶部交錢購買鹽引,這實則就是實物貨幣的一種體現(xiàn)。
在民間市場上,鹽也是非常堅挺的貨幣,幾乎可以換到一切物質(zhì),當(dāng)然用時要小心,若是被人安上個販私鹽的帽子,腦袋就得搬家了。
明朝開國,朱元璋想出一個妙計,用紙幣來代替一切貨幣,印制大明寶鈔的紙張總不會缺乏吧,要多少有多少。為此他采用最強(qiáng)硬的推行措施,有敢不接受大明寶鈔或者不使用大明寶鈔的人一律斬首。朝廷官員從一品乃至八品官員大部分也是用大明寶鈔來付薪俸,少部分用米和鹽,這些是維持這些官員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這就是明朝官員薪俸的折色制,這里很復(fù)雜,限于篇幅,不詳細(xì)敘述了。
可惜無論朱元璋怎樣強(qiáng)硬、嚴(yán)厲,依然抵不過貨幣市場的威力,慢慢大家都選擇各種辦法來棄用大明寶鈔,哪怕使用最基本的實物貨幣,甚至最簡單的物物交易,大明寶鈔也就日甚一日的貶值下去,到了仁宗、宣宗年代,大明寶鈔也就跟蔣委員長的金圓券同樣下場。
金圓券要了蔣氏政權(quán)半條命,卻只是讓大明王朝的一種貨幣失效,并不是大明寶鈔比金圓券強(qiáng)多少,不過是大明王朝在洪武、永樂兩朝還是磐石般堅固,既無內(nèi)憂,也無大的外患,雖然永樂七平安南、六掃漠北,打的都是強(qiáng)弱懸殊的仗,對大明王朝只是產(chǎn)生了財政上的一時困難,并沒有漢武帝時期天下疲弊的現(xiàn)象。
明朝仁、宣兩朝以后,白銀流量不斷增多,就是因為朝廷跟奧斯曼帝國、歐洲各國開始大量的貿(mào)易往來,以中國的瓷器、絲綢、茶葉換取歐洲的白銀,當(dāng)然也有黃金鉆石這些更昂貴的稀有物。正是這些大量流入的白銀才支撐起大明帝國的貨幣流通市場,中國也因此得了個瓷器王國的美譽。
中國不僅白銀少,黃金礦也不多。世界上的黃金和鉆石大部分都出自非洲,南非的金礦金含量一般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開采出來有的都不用再提純,直接就可以加工成各種黃金首飾制品,鉆石就更不用說了,非洲的鉆石一直是世界鉆石市場最主要的來源,可惜都被狗日的大英帝國搶先下手霸占了。
好在中國也用自己的優(yōu)勢,用瓷器、茶葉、絲綢換取了歐洲大部分的白銀,鉆石自然也不少,說起來也不算吃虧,在中國比較普通的瓷器和茶葉到了歐洲就成了昂貴品,只有王室、貴族才能買得起,英國王室貴族都喝茶,一般人卻只能喝咖啡,就因為茶葉太昂貴了。他們喝茶喜歡加糖,也是因為當(dāng)時販運到歐洲的茶葉跟賣給塞外游牧民族的一樣,都是茶葉末制成的茶磚,有苦又澀,只能加糖,后來雖然最好的紅茶也販運到了歐洲,這種不良習(xí)慣卻已經(jīng)形成了,他們只能喝苦澀的濃茶,品不到茶葉的各種甘香。
至于俄羅斯人喝茶,那是跟蒙古人學(xué)的,他們原本就是被蒙古人征服的奴隸。金庸的《天龍八部》里天山童姥殘酷制御手下的辦法,就是征服了俄羅斯的金帳汗國對待俄羅斯貴族的辦法,來進(jìn)貢時,被痛打一頓皮鞭,用皮靴踩臉,狠狠羞辱一頓,這些貴族反而高興的歡天喜地,又可以繼續(xù)活下去了,如果不打你不罵你,那就說明對你的貢品不滿意,回去等著整個族群被蒙古鐵騎踏成肉泥吧。
當(dāng)然,那時候還沒有俄羅斯這個整體民族,只是莫斯科公國附近的大小民族,這里只是為了方便這樣稱呼。但后來的俄羅斯民族也就是以莫斯科為基礎(chǔ)慢慢兼并周圍大小民族后形成的,最后形成跟蒙古人一樣殘暴兇狠的沙皇帝國,可惜世界已經(jīng)不是成吉思汗那個年代了,沙皇帝國也就無法重現(xiàn)成吉思汗帝國的榮光。話說俄羅斯民族構(gòu)成中最基本的民族還是羅斯民族,大清時稱之為羅剎,英語則為russia。
歐洲人對待成吉思汗的態(tài)度就是這樣,跟中國人完全相反,中國人對成吉思汗的評價就是一句:只識彎弓射大雕。
那意思是,本領(lǐng)大沒文化。
二戰(zhàn)時的希特勒就是夢想成為歐洲大地上的成吉思汗,日本人則是想做海上的成吉思汗,可惜都只不過是夢想。
扯遠(yuǎn)了,回歸正題。
周鼎成和小君講了他們兩個的歷險經(jīng)過,聽得況且和蕭妮兒目瞪口呆。
這兩個家伙竟然跟著鄭家人一路深入到了福州,最后悄悄潛入鄭家祖宅,把鄭家的倉庫給洗劫了。
“別說我們貪啊,本來不想這么做的,只是我有兩個對頭也跟著鄭家的人進(jìn)入福州,我們只是為了除掉那兩個家伙。”小君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就是,要不是為了那兩個人,我們也不會冒這個風(fēng)險,其實有小君兄在,福州根本就不是什么險地,我們隨便溜達(dá)著進(jìn)去,又隨便溜達(dá)著出來。”周鼎成嘻嘻笑道。
“你們居然把人家倉庫給端了,吞得下那么多東西么?”況且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也沒有,一般的東西我們還真看不上,金條銀錠子的好幾排我們都沒動,你和周大人不是喜歡名畫古董嗎,我們也就沖著這些下手了。”小君笑道。
“那鄭浩渺兄弟呢?怎么樣了?”況且問道。
“當(dāng)然回到老家了,你不是說放過他們嗎,我們也就沒動手。再說他們在你們的人保護(hù)下,我們想動手也不方便。”小君不無埋怨道。
況且明白,小君所謂保護(hù)的人自然就是指那些向他來請示過的海外勢力,他們保護(hù)鄭家兄弟只是為了跟海盜聯(lián)盟的條約能夠執(zhí)行,至于其中的內(nèi)情他也不是很清楚。
“況且兄,你明天就要大婚了,我也無以為敬,這些東西是從鄭浩渺身上弄來的,借花獻(xiàn)佛吧。”小君從懷里拿出一個大荷包,打開后是厚厚一大疊銀票。
“這是什么啊?”況且看著一大疊銀票愣住了。
“銀票啊,你不認(rèn)識?整整一百三十五萬兩,都是乾通、四通錢莊的。”小君笑道。
“這是你得來的,還是你收著吧,我又不缺銀子。”況且推辭不要。
“別啊,這就是為你才下手的,不然我要這些累贅干什么,你不缺銀子,我更不缺,我要是想弄錢,天底下財富任我攫取。”小君嘻嘻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