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勤讀書
- 三國之我主江山
- 十十
- 2116字
- 2020-01-17 15:19:29
“真是寧靜的一天哪。”
巴蜀益州,成都城,刺殺府一處占地龐大的獨立院落內(nèi),一個青年男子伸了伸懶腰,向著太陽,發(fā)出了慵懶的聲音。
這人并不是別人,正是那個聽到劉備的名字就心驚膽裂,差點跑路的劉循。
但也因此分析了得失,放不下既得利益,要與劉備大戰(zhàn)三百回合的劉循。
可以說,一掃陰晦,再無迷茫。同樣的,一覺醒來,當(dāng)真精神氣爽,身輕如燕,大大不同。
“大公子,今天有什么安排沒有?”
這時,劉循的旁邊出來了一個小侍女,明明是十幾歲的小幼女,但卻偏偏前后雄偉,堪稱巨無霸。
再加上那清麗嬌俏的容顏,柔順的眼眸,真讓人吃不消。
正是新上任的貼身小侍女,王女主是也。
“干什么?”劉循聞言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小小的沉思了一下。很快,他就得出了結(jié)論,大手一揮,下令道:“去書房,咱去讀書。”
“喔。”
小侍女很盡忠職守,喔了一聲,然后與劉循二人一起往書房去了。
“書到用時方恨少,在現(xiàn)代的時候,在學(xué)校里拿到了畢業(yè)證之后,那知識也差不多就放下了。但是這個時代,畢竟是古代。我又要與劉備,不或許還得與曹操,孫權(quán)這些牛貨大戰(zhàn)三百回合,怎么能不讀書呢?”
“地理,治國,禮儀,兵法,我都要學(xué)。”
“知道地理,才能對天下有一個大概的概念,知道治國,才能使得國家富強,知道兵法,才能與群雄大戰(zhàn),知道禮儀,才能禮賢下士。”
“有了這一切,我才能率領(lǐng)巴蜀之兵力,與群雄爭衡天下。”
掃去了迷茫之后的劉循,思慮非常清楚,所謂要動武,先將自己磨礪好。身似鋼鐵,才能上陣搏殺。
淺白易懂也。
不過,想是這么想。但是到達(dá)了書房后,劉循卻傻眼了。只見書房內(nèi),竹簡堆積如山,一卷又一卷,有什么韓非子啊,吳起兵法,孫子兵法,六韜,春秋左傳,其余多如牛毛。
“吳起兵法啊,孫子兵法啊,一看名字就知道是兵法,但是這韓非子,六韜,春秋左傳,又是個什么東西?”
劉循不懂,費解。
摸了摸頭,劉循選了韓非子這卷竹簡,展開觀看。
但是這一看,劉循再次傻眼,竹簡挺重,但還拿得動,但是上邊的字,仔細(xì)一看,有些認(rèn)識,有些不認(rèn)識。
這是繁體字吶。
“可識字?”抓了抓頭,劉循很無奈的放下了竹簡,希冀的看著旁邊的小侍女。
“不懂。”
小侍女干脆果斷的搖了搖頭。
“小侍女果然是軟床兼軟身用的,一旦到了正緊事情,就歇火了。”劉循暗嘆了一聲,不過幸好,他是益州刺史劉璋的兒子,雖然這老子能力不行,也很愚蠢,但是手底下人手多。
“喚刀筆小吏伺候。”劉循大手一揮,喝道。
“諾。”小侍女得令,應(yīng)諾了一聲,轉(zhuǎn)身下去了。
“噠噠噠。”
沒過多久,就聽見一陣腳步聲響起。劉循抬頭看去,只見自家小侍女正領(lǐng)了一個中年男子走了進(jìn)來。
仔細(xì)看看,這男子長相一般,雙目也沒有光澤,但是舉止卻極為端正,刻板,很有老學(xué)究的氣派。
“拜見大公子。”
這中年男子進(jìn)來后,朝著劉循行禮道。
“你姓甚名誰?”
劉循點了點頭,爾后問道。
“回稟大公子,在下姓張名水。”
中年男子聞言恭敬的回答道。
“好,我來問你,若學(xué)治國,禮儀,兵法,地理,應(yīng)當(dāng)讀什么書?”劉循問道。
“這。”張水聞言露出了尷尬之色,遲疑了片刻后,才羞愧道:“回稟公子,臣只粗通文墨,不懂這么深奧的學(xué)問。”
“日。”
劉循想罵娘,沒想到刀筆小吏這么沒用。繼而,劉循苦惱該怎么辦,看來要知道學(xué)什么,讀什么書,該找個好老師才成。
但是在這個時代,我似乎只認(rèn)識三個這樣的人,便宜老爹劉璋,益州別駕張松,主簿黃權(quán)。
老爹劉璋一邦之主,怕是沒什么精力教我。張松那貨腦生反骨,我也不信任。黃權(quán)那人倒是忠臣,能做主簿,很是清貴,學(xué)問應(yīng)該很精深。
但是聰明的人,一定心細(xì)。
我現(xiàn)在連字都不太認(rèn)識,而且談吐,舉止估摸著也不像以前的劉循,若是被發(fā)現(xiàn)異常,那該如何解釋?
劉循甚為苦惱。
“算了,古人有自學(xué)成才,而我好歹也是個現(xiàn)代人,也挺機靈,沒準(zhǔn)來個自學(xué)成才呢?”隨即,劉循又有點盲目自信。
干脆,自己學(xué)了。
只是,這應(yīng)該先學(xué)什么呢?治國,兵法,禮儀,地理,讀什么書才是最正經(jīng)呢?
劉循苦苦思索了一下,許久后,靈光一閃,一拍大腿。
我不知道,但是書中可寫著啊。
上古,春秋,戰(zhàn)國,秦漢,那些個英雄人物用什么治國,怎么禮賢下士,那些個名將,兵法大家誰最有名,我就可以從中挑選了。
是極,是極。
先讀史書,以觀英雄事跡,而后自己依樣畫葫蘆。
越想,劉循越是興奮,于是眼前這個初通文墨的刀筆小吏也分外可愛了起來,不由和顏悅色道:“去,將史書拿過來。”
“這個臣知道,讀史書應(yīng)該讀春秋左傳,上邊詳細(xì)的記載著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間的治國,嫁娶,利益,征伐。讀完春秋左傳后,當(dāng)讀史記。上邊記有名臣,名將,各諸侯的生平傳記,尤其太史公文辭絕奇,讓人如癡如醉。”
這一個問題,張水卻是知道,于是他對答如流,甚至略顯亢奮道。
“好,先拿春秋左傳,讀給我聽。”
劉循聞言大手一揮,喝令道。
“諾。”
張水應(yīng)諾了一聲,取了春秋左傳,讀給劉循聽。
“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儀父盟于蔑。”
“……。”
就在這朗朗的讀書聲中,劉循開始努力做一個有文化,有知識的古人。
其實,劉循盲目自信,卻是歪打正著了。
史書在古人看來,乃是一面鏡子。
上邊記載著英雄成敗,君王成敗,人臣成敗,甚至是游俠成敗。
觀歷史以明英雄成敗。
知成敗,就知道他們?yōu)槭裁闯晒Γ瑸槭裁词 F┤缛绾芜x拔人才,如何治國,如何興兵,如何禮賢下士。
所謂史書,正是包羅萬象,乃帝王之必讀之書也。